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515389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及厂商的投入与产出在经济学中,利益最大化是各企业及厂商的唯一目的,而要达到利益最大化 那也就是意味着其企业的产出要实现最大化和最合理化。当然,并不是说你投入 的越多产出也就会跟着正比增长,这其中存在着一个资源浪费问题,既不浪费资 源同时使得产出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 大化,而在这之中如何合理的确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呢?这就需要建立一个 合理的数学模型了,而这,也是今天我所要讲到的。一,企业的产出1. 企业产出的含义企业产出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企业组织下,投入和利用企业各项资源, 生产的全部直接有效成果。2. 企业产出的特征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

2、动中,由企业控制的人力资本作用下取得 的劳动成果。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有效成果。企业产出一定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直接成果。3企业产出的分类(1)按照企业产出的实物形态来划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产 品。企业物质产品是企业在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原料、燃料、设备和人力以后,生 产出来的新的有形产品。又称货物或者有形产品。企业服务产品是企业在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原料、燃料、设备和人力以后,生 产出来的新的无形产品。又称劳务或者服务。(2)按照企业产出的完工程度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产成品、半成品和在制 品。产成品,是指在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已经结束,并检验合格,办理完入

3、库手 续,随时可以供应市场或已经供应市场的产品。半成品,是指在企业内部完成了一定的工序,但仍需今后进一步加工,并验 收合格,办理相关手续送交半成品库的全部产品。在产品,是指正在企业各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中加工的产品。一般未经检 验和办理入库手续的半成品和所谓已完成加工的产品均属于在产品。(3).按照企业产品的计量单位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企业产出的实物量和企 业产出的价值量。企业产出的实物量就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企业产出。实物单位是能够反映产 品的自然和物理属性,体现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实物单位有物理单位、 自然单位和若干单位的复合单位之分。企业产出的价值量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企业产出。所谓货

4、币单位主要是货币 来度量的企业产出量。(4).按照企业产出的使用去向分,企业产出可以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又用于自身生产的产品。最终产品,是指不再需要在本企业进一步加工和生产的产品。二,企业的投入企业的投入包括三方面:企业劳动力投入,企业原材料能源动力投入,企业 固定资产投入。一,企业劳动力投入(一)企业活劳动投入量的含义企业劳动力投入量是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与企业生产相关联并和一定生 产成果相对应的全部人力投入总量。企业劳动力投入量包括企业劳动时间投入量、工资总额投入量两个方面。(二)劳动时间投入量1. 实耗工时,是指实际消耗工时的简称,包括产品实耗工时和作业者实

5、耗工 时。(1)产品实耗工时,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 数。(2)作业者实耗工时,是指作业者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产品的生产或完成某些 作业任务实际消耗的时间(单位:工时)总量。2. 完成定额工时作业者个人完成定额工时数=工单位产品定额工时x产量)(三)工资总额投入量1. 计时工资,是指企业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劳动力个人的劳动 报酬。2. 计件工资,是指企业按照计件单价、劳动定额或工作量实际支付给劳动力 个人的劳动报酬。3. 奖金,是指企业支付给劳动力个人超额劳动的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4.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补偿劳动力个人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 原因

6、支付给劳动力个人的津贴,以及为保证其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而实 际支付的物价补贴等。5.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劳动力个人在制度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从事本职工 作的劳动报酬。6. 其他工资,是指列入工资总额,但又不属于以上项目的工资。二,企业原材料、能源动力投入量中间投入,是指企业在当期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原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和其 他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投入的材料和服务的总量。(一)原材料投入1. 产品消耗定额的统计分析(1)一种产品只消耗一种原料消耗定额完成情况=nmx 100%(2)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3)种产品销耗用多种原材料消耗定额宀成程度镉材实际消耗量x该原材料的计划或基期价格)、消耗

7、定额完成程度=晁材料的定额消耗量:该原料的计划或基期价格)x I00%(4)多种产品消耗多种原料消耗定额完成程度_工工卜品对原料实际单耗X工品对原料定额单耗x该原料价格)X该原料价格)X该产品产量= 该产品产量一x 100%(二)原材料利用率统计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实际利用量X100% 原材料利用量工品中包含的原材料量卓X100%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耗用总量三,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一)企业固定资产总量企业固定资产消耗量就是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退化、正常 淘汰或正常事故损坏,导致企业拥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存量的现期价值降低。也 就是说,企业固定资产消耗应该包括固定资产的自然退化、生产过程

8、的磨损,以 及正常淘汰造成的固定资产价值下降。企业固定资产消耗量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永续盘存法和固定资产折旧法等。目前, 企业固定资产消耗量核算通常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法,即利用财务上的固定资产折 旧代替企业固定资产消耗量。(二)企业固定资产变动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除了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外,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 还占用着大量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的占用,实际上也对企业也构成了一种 投入。企业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占用的企业固定 资产净值的平均量。它反映了企业占用固定资产的一般水平。同样,通常有企业固定资产_年初企业固定资产占用量+年末企业固定资产占用量 平均占用量(

9、三)设备投入统计企业生产经营设备,是指劳动资料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 形态或化学成分,使之转化为一定的产品的固定资产。1、企业生产经营设备数量年末设备 年初设备 年内增加设备 年内减少设备= + 数量数量数量数量年平均设备_年末设备数量+年初设备数量数量22、企业生产经营利用情况(1)生产设备时间利用情况企业生产设备时间利用情况,是指在报告期内,以生产设备的实际作业时间与 生产设备可能利用时间进行对比,计算时间利用指标,来反映企业生产设备在时 间上利用的程度生产设备_报告期内生产设备实际作业时间时间利用率=报告期内生产设备可能利用时间(2)生产设备的实际能力企业生产设备的实际

10、能力,是指单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实际产量。生产设备_产品产量实际能力=设备实际作业时间(3)生产设备的可能能力企业生产设备的可能能力,是指生产设备在设计规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效能, 即设计能力或称铭牌能力。生产设备在经过技术改造或长期使用后,其可能能力 会高于或低于其原有的设计能力,这时,设备的可能能力应按查定能力计算。3、企业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程度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是其生产设备在生产时间利用和生产能力利用 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程度,是指分别从时间方面和能力方 面反映设备利用情况的综合指标。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程度设备实际产量设备可能产量x 100%设备能力设备时间x利用指

11、标利用指标企业投入统计在计算上述各项生产要素投入指标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本企业的 具体情况进一步查明各个要素在数量、时间、能力等方面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 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水平。四,企业投入产出综合分析一、企业投入产出能力分析(一)投入产出能力含义投入产出能力,是指投入单位企业资源,为企业带来的生产成果的数量,有人 也称之为“投入产出效益”按通常的做法,按照投入指标不同,将企业投入产出能力,分为以活劳动投入 为基础的投入产出能力、以劳动手段投入为基础的投入产出能力、以劳动对象投 入为基础的投入产出能力和以成本费用投入为基础的投入产出能力。(二)企业投入产出能力统计的指

12、标体系按照以上思路,参考有关部门指标体系,企业投入产出能力核算指标体系主要 包括如下指标。以活劳动投入为基础的统计指标:1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企业职工工资产 值率。以劳动手段投入为基础的统计指标:1生产设备综合利用率;2固定资产企业 营业盈余率。以劳动对象投入为基础的统计指标:1.单位原材料、燃料消耗的总产出;2. 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以成本费用投入为基础的统计指标:1.成本利税率;2.资金利税率。(三)企业投入产出能力综合评价指数针对指标体系,需要我们对不同指标赋予相应权数进行综合,即计算企业投入 产出能力综合评价指数。另k 9i ik 二另9ii = 1其中,为个指标的单项指数;为权重

13、。二、企业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评价分析DEA模型(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即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是美 国学者Charnes等人创立的用于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投入和产出的若干生产或者 非生产决策单元(即企业)相对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将若干决策单元构成一个生产可能集,然后利用线性规划,在 定义生产可能集的范围内,或固定某一决策单元的投入量,尽可能地扩大其产出 量,或固定某一决策单元的产出量,尽可能地缩小其投入量。五,企业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评价分析在生产可能集(左)边界上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决策单元,则说明某一决 策单元是相对无效的;若在生产可能集(左)边界不存

14、在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决策单元,则说明某一决策单元是相对有效的。前者称之为产出型DEA模型,而后 者称之为投入型DEA模型。在产出型DEA模型中,将产出扩大的比例的倒数,或者在投入型DEA模型中, 将投入缩小的比例被定义为该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按照在评价企业相对有效性中的作用分,DEA模型可分为C2R模型和C2GS2 模型。(一) C2R模型及相对效率指数对于一个DMU,其投入与产出资料可用向量表示,即生产可能集是指一些可能生产活动的集合。在此,由这个DMU的投入与产出 及其相应组合所构成生产活动的集合,我们称之为生产可能集。min基于产出不变,投入尽可能缩小的思想建构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投入型

15、C2R 模型。即s.t.九 0 , j = 1,2,nS- 0,S + 0为决策变量;s+和S-均为松松弓弛变量;为无穷小量;入为新决策单元组合系数。最优值即为被评价决策单元投入产出最优效率评价指数;或者在产出型模型中的产出扩大比例,其倒数也称为最优效率评价指数。即一般当相对效率评价指数越大,对应的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越优。参考松 弛变量的取值,可得出所有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排序。(二) C2GS2模型及其相对效率与C2R模型一样,C2GS2模型也是建构在生产可能集之上。它主要用于分析 决策单元(企业)技术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有用的方法。C2GS2模型主要用来评价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的一种评价方法。当产出保持不减的条件下,尽可能将投入量按照同一比例减小;或者在生产可 能集内,当投入保持不增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按同一比例扩大产出量,这也形成所谓投入型和产出型C2GS2模型。 投入型C2GS2模型为min-s EtS-+ EtS +L vD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