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51014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妇产科护理知识点归纳(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阴道: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短79cm,后壁长1012cm。2子宫:盆腔中央,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 5ml3卵巢:扁椭圆形腺体,性腺器官。4cm3cm1cm,重56g,灰白色子宫峡部:非孕期长1cm,上端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妊娠末期长7-10 cm1圆韧带:起于两侧子宫角前面。2阔韧带:将骨盆分前后两部分,动静脉输尿管从此基底部穿过。3主韧带:横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4宫骶韧带:从宫颈后上侧,达第2.3骶椎前。子宫动脉来自 髂内动脉右侧卵巢动脉来自 腹主动脉左侧卵巢动脉来自 肾动脉供应外阴:阴部外动脉 股动脉发出的分支神经:外生

2、殖器:由阴部神经支配。来自:骶丛分支自主神经内生殖器神经: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卵巢神经丛-卵巢,骶前神经丛-子宫、膀胱、输卵管1)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前缘。1)入口前后径: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平均11cm,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13cm。3)入口斜径:左骶髂关节至右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反之右斜径。12.75cm。2)中骨盆平面:为最小平面,呈前后径长椭圆形。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

3、棘间径。平均10cm。3)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11.5cm。2)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平均9cm。3)出口前矢状径:平均6cm。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8.5cm。若出口横径稍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19:女型占5258.9、20骨盆底:外层:浅层筋膜与肌肉。中层:泌尿生殖隔,内层:即盆隔为最坚韧层。会阴: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会阴体厚3-4 cm,呈楔状。加强盆底托力的肌肉:肛提肌。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幼儿期:从出生4周到

4、12岁左右。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性成熟期: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30年,性成熟期。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我国妇女绝经平均年龄为49.5岁。10-30%女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老年期:60岁后,进入老年期。月经初潮:11-16岁,多数13-14。月经周期:21-35天,提前延后3天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8日,经量30-50.每月失血量超过80ml即为病理状态1) 增生期:第5-14天,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增生期末排卵。2) 分泌期:第15-28天,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24-28

5、是分泌晚期。3) 月经期:第1-4天,孕激素、雌激素降低。24卵泡:400-500个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排卵时间: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黄体: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达最高峰。排卵后9l0日开始退化。平均寿命14天。雌激素: 排卵前形成第一高峰,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高峰,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作用:促使子宫发育使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大;子宫内膜增生;提高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促进输卵管发育,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正负反馈调节,促

6、进钠与水的潴留,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增加,酸度增加。孕激素: 在排卵后7-8日达最高峰。到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作用:使子宫肌纤维松弛,降低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抑制输卵管蠕动,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负反馈作用,使体温升高0.3-0.5摄氏度,促进水钠排泄,28雄激素:卵巢门细胞分泌。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为雌激素拮抗物作用:促进蛋白合成,基础代谢增加,刺激骨髓中红细胞增生。促使骨骼肌肉发育,性成熟后骨垢关闭,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分泌FSH(卵泡雌激素)和LH(黄体生成素),黄

7、体分泌孕激素与雌激素。卵巢分泌:雌、孕雄激素。胎盘合成(HCG和胎盘生乳素HPL、雌孕激素怀孕8-10周合成)。HCG:合体滋养细胞合成,10天可从母体血清中测出,8-10周达高峰,产后2周消失胎盘:由底蜕膜(构成母体)、叶状绒毛膜(胎盘主要成分)和羊膜(最内层)构成。在妊娠12周末形成,重450-650克,占足月新生儿体重的1/6,直径16-20厘米,2.5厚,中央厚四周薄,子面光滑灰白色,母面粗糙,暗红色。18-20个胎盘小叶。胎膜: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内层)组成。脐带:3070cm,平均长50cm。1条静脉,2条动脉。静脉管腔大壁薄,动脉壁厚腔小。羊水:足月1000毫升.大于2000为

8、羊水过多,小于300羊水过少。比重:1.007-1.025,PH:7.2不透明。5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卵圆孔:左右心房之间,多在生后68周完全闭锁。 红细胞生成:早期来自卵黄囊。10周后来自骨髓.早产儿及足月儿红细胞数增多,约为6.01012L. 血红蛋白:分原始血红蛋白、胎儿血红蛋白、成人血红蛋白 白细胞:妊娠8周,出现粒细胞形成第一道防线。妊娠12周胸腺、脾产生淋巴细胞,成为第二道防线。足月时白细胞计数达(1520)109/L。甲状腺于受精后第4周开始合成激素,是第一个内分泌腺。妊娠12周已能合成甲状腺激素。胎儿肾上腺发育最突出。 1) 子宫:变化最大。妊

9、娠足月时35cm22cm25cm。宫腔容积由非孕时5ml增加到5000ml,子宫重量50克增加到足月妊娠1000克。子宫峡部足月妊娠时形成子宫下段长约710cm。细胞数目不变,肌细胞增生肥大。2) 怀孕14周起,子宫不规则收缩,子宫腔压力小于15,称Braston-Hicks收缩妊娠黄体10周由胎盘替代卵巢分泌激素。3) 血容量:心排出量妊娠10周起开始增加,3234周达高峰,循环血容量妊娠6周开始增加,32-34最高峰。约增加30-45%,平均增加约1500ml。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生理性贫血。 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心率增加10-15次,可听见-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回心血

10、量减少引起仰卧位低血压。血液高凝状态,RBCWBCHB比容孕妇易患肾盂肾炎,右侧多见。体重一般从妊娠第5个月开始增加,到足月时共增加约12.5Kg。妊娠3月开始补充钙及维生素D。7孕妇心理变化:惊讶震惊、矛盾、接受、情绪不稳定、内省。8妊娠诊断:妊娠12周之前为早期妊娠;1327周末中期妊娠;28周以后为晚期妊娠。停经:是早期妊娠最重要的症状。黑加征:最主要体征。早孕反应:停经6周左右出现,在12周左右消失。黑加征阳性: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峡部极软,双合诊时,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确诊早孕:B超。妊娠周数与宫底高度:3联3,4脐耻,5下6上各一指,7上3三9突二,8.10均在脐耻间胎动:妊娠18

11、20周孕妇自觉胎动,每小时35次。12小时不少于10次。胎心音:妊娠18-20周后,每分钟120160次。胎体:妊娠24周后,在腹壁可触到胎体。10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有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有头先露、臀先露、肩先露。胎方位:胎先露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正常胎位:枕前位(LOA、ROA)11产前检查:时间从确诊早孕开始,分别于妊娠20、24、28、32、36、37、38、39、40周共检查9次。 推算预产期EDC:末次月经(LMP)月份加9或减3,日期加7,即为

12、预产期。如为阴历,日期加15 孕妇血压:不应超过140/90mmHg,或与基础压相比不应超过30/15mmHg,体重增长每周不应超过500克,12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头是否衔接。第一步:了解宫底高度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第二步:分辨胎背与胎肢在母体位置。第三步(单手):断定先露是头还是臀,是否衔接。第四步(面向孕妇足端):确定先露入盆的程度。听诊:靠近胎儿背侧最清楚。枕先露,胎心音在脐下,骶先露脐上最清楚。13骨盆测量:分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2326cm髂嵴间径:2528cm骶耻外径: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1820cm可

13、间接了解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8.59.5cm。若小于8,应测出口横矢状径,之和大于15为正常。骨盆内测量:24-26周,阴道松软时骶耻内径(对角径):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间的距离 12.513cm,此值减去1.5-2为真结合径。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容纳3横指。骨盆倾斜度:60,耻骨弓角度:90肛诊:了解先露部、骶骨弯曲度、坐骨棘、坐骨切迹、骶骨关节活动度。妊娠图: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主要曲线:宫高。14 妊娠期热量:糖60-65%、脂肪20-25%、蛋白质15%。维生素D400IU,蛋白质:妊娠中期每日增加10克

14、为宜晚期15克。胎动:35次/小时,12小时胎动次数不少于10次以上。15围生期:产前、产时、产后。妊娠28周-生后7天。围生儿:死因缺氧、早产、畸形、感染、产伤。分娩期护理五防一加强:防滞产、感染、窒息、产伤、出血加强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三分娩期护理1分娩先兆:见红后2448小时。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母体产道全部娩出的过程。 早产:妊娠满28-37足周间分娩。足月产:妊娠满37-42足周间分娩。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2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膈肌及肛提肌收缩力。主力:子宫收缩力子宫收缩力特点:

15、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复作用。腹压:腹肌、膈肌帮助胎儿内旋转仰伸的力量:肛提肌收缩力。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假象平面中点的曲线。向下向后向下向下向前。确定胎位的标记:矢状缝、前囟、后囟。胎头径线:枕下前囟经:平均9.5cm;小斜径,通过产道枕额经:平均11.3cm衔接径线枕颏经:平均12.5cm大斜径;双顶经:平均9.3cm胎头最大径线,判断胎儿大小。3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枕先露:占95.5597.55%。1衔接2下降3俯屈(使枕额径转为枕下前囟径4内旋转:使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在第一产程末完成)5仰伸6复位及外旋转(左旋45前旋45左旋45)7胎儿娩出胎头仰伸:双肩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临产的诊断:规律性子宫收缩、子宫颈口开大、胎先露下降。产程分期: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从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初1112小时,经68小时。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12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