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5100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委会绿色社区争创总结 今年*社区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全力展开创建省级绿色社区活动,滨湖区环保局也多次来我村检查,指导,验收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半年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带领社区全体居民,积极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下面就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山水城(雪浪街道)*村(社区)位于太湖风景区内,中视aa三国水浒景区就坐落在我社区.全社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300亩,园地面积000亩,绿地12万平方米,绿化率达1%,人口260人,9个自然村.村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名党员.20X年全村完成工商纳税营销494亿元,国,地税收770万元,社区集体收入13万元,连续四年位列全区前茅,村居民

2、人均年纯收入1645元.*村先后被X市委,市政府授予“XX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X市一村一品特色村”,XX市“绿色家园”示范村,“农业特色旅游村”,滨湖区“财力十强村”和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辖区内有淡水渔业,南洋学院企业事业等驻区单位3家,有宝界山庄高档别墅区四个.自02年9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在山水城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X市,区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党建工作,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一齐抓,生态保护,太湖治理,示范社区,绿色社区等创建热点同建设202年1月启动“创建绿色社区,建设旅游家园”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太湖新县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实现了持续发展,和谐

3、幸福,生态文明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建设*一方山水营造氛围. 一,狠抓组织领导,规范管理,为绿色社区建设夯实基础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社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幸福*”的需要,是环境管理深入社区生活的深动实践.自成立社区以来,社区就确立了“生产与生活并重,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把环境改善工作列入了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力开展环保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成效,使环境保护工作和社区工作走上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轨道 (1)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组织机构健全 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顾家明同志为组长,

4、居委会主任朱建华同志为副组长,社区干部,共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55人的护绿志愿队,25人的清扫保洁队,人的文化宣传队.山水绿色自愿者35人.共计23人的“绿色志愿者”服务队,为“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确保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围绕创建工作,社区制定了针对居民和单位实行的门前“四包”责任制:一包环境卫生;二包市容市貌;三包绿化美化;四包公共秩序即每个单位,每栋楼房,每个摊点,每个门面,每家住户必须实行门前四包.制定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安置小区装修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生活噪声管理制度,居民

5、文明公约等,建立了环境卫生检查记录,从而保证了绿色社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同时,严格按照创建绿色社区实施方案的时间要求,把任务细化,量化责任到人,由社区书记总负责,居委会主任牵头,聘请辖区12名老党员老干部做义务环境监督员他们发挥各自力量,为创建工作尽心竭力辖区内无论哪有脏乱现象,他们都能够及时反映.无论哪里有破坏树木,践踏绿地,噪音污染的,也都有有人能站出来制止或向社区反映同时落实2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创建台账上报等工作. 二,立足活动,注重培训,有序展开 创建绿色社区不单单是栽花种树,而最本质的工作是教育发动居民积极参与.为此,我们立足活动,注重培训,广泛开展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6、一年来,发放环保宣传资料135余份,举办居民环保知识培训(讲座)1次,受教育人数325人次.每逢元旦节,五一节,“六五”世界环境日,中秋节,国庆节等,社区都要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队伍和部分居民参加的“全民动员,美丽*,建设旅游家园”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绿色消费意识,让居民过上一个舒适的,干净的节日.每年3月12日,社区还要利用“植树节”这个特殊的节日,组织居民和单位种草植树,打造我们的“绿色”天地发放“创建绿色社区,建设旅游家园”专题宣传资料0余份,专门制作了创绿工作宣传栏,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让居民人人皆知,共同遵守.今年5月,社区与山水城环保办在山水广场上共同举办了健康

7、环保公益活动,大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内容和环保生活常识,普及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调动社区居民创建绿色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社区组建舞蹈队和太极拳队,吸纳了许多退休职农民和老年人 接着社区加大投入,先后投入资金850万元用于环境美化,绿化等活动.一是对三国水浒景区停车场进行改造,新增绿化面积1.0万.二是重点对谢古和董坞里两个创建亮点进行美化,种植花草,大大提升该地区的整体面貌.三是结合果品种植业发展,对空地荒地鼓励居民种植杨梅醉李等果树,即美化了环境又增加居民的收入.四是加强山水西路景观路段的绿化,进一步完善节点改建,完成羊岐路段的美

8、化工作.五是结合漆塘安置小区的综合改造,新建五块绿化园地,提升小区的绿化率. 其次在社区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向居民宣传绿色社区的概念,创建绿色社区的好处,鼓励居民爱护花草,树木,不要践踏花草,培养居民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不吃野生动物,不吃被污染的食物,培养居民绿色消费和环境价值观念使广大居民珍惜*今天的优美环境,认识到好山好水对*每个人甚至子孙后代是多么重要,起到了共同关心爱护*旅游家园的效果.同时在居民中我们还大力倡导“做*文明人,创绿色社区”的思想理念.通过会议中心户学习,专题讲座,村民代表会议等机会组织居民群众学习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绿色社区居民基本要求,居民公约等,倡导居民家中都

9、要自觉使用清洁能源,增强节水,节电的意识.在社区教育和带动下,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从而使广大居民由被动的转到主动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的良好氛围,绿色社区,绿色消费的观念逐渐在我社区形成.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实施绿色家园工程. 近年来,社区围绕着山水城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一流的旅游度假区,生态休闲区,富裕和谐宜居区的目标,以打造美丽*优美人居环境为宗旨,以营造绿色文化为手段,在进一步加强*社区整洁的基础上,力争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 我们首先开展了资源再生工作.在全社区内,垃圾点分别设立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居民将废弃物按类投放,并统一组织回收

10、;为充分利用水资源,特别倡导一楼的住户将水综合利用,浇水养花,提高水的综合利用;减少噪声污染,让社区远离噪声.商业网点的噪声和社区车辆的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公害,为使广大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居住休息环境,噪声污染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分类排队,登记造册,对社区景区,学校,景点等周边商业网点的噪声污染源和停放在小区内的所有车辆逐一登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各饭店在营业期间,机器设备必须达到环保局所规定分贝以下,并且运行的设备必须是环保产品,车辆通行不准鸣喇叭.着力做好*地区污水接管工作,先后完成饭店,企业,自然村,驻地单位的接管工作,完成董坞里点源式污水处理工程,投入5万元对漆

11、塘浜清淤,同时大力开展山水西路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要求所有居民群众遵守社区工作站敢字当头,严格管理,把环保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现在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发动辖区居民群众和绿色志愿者队伍,以创建洁美家园为契机,清理好自然村,楼道内,辖区外的小广告,乱涂,乱贴小广告85余处,组织党员团员开展卫生大扫除,重点开展保护母亲湖活动,在暑假中组织中小学生捡拾白色垃圾3余次,发动环保志愿者做好爱护花草保护树木,植树活动;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责任到人,做到天天有检查,时时有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了处处有人清扫,处处有人监督的局面.辖区内如果有脏乱现象发生,社区最

12、先知道情况,进行登记,社区能解决的尽快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报有关部门;通过开展“绿色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居民创绿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创绿工作的良好局面.社区逐步树立了良好的文明形象,群众对社区环境和工作态度满意率达9,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我们社区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创建活动加快了我们向社区转型转轨的进程我们将以今天的考评验收为新的起点,相信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的绿色社区创建一定会成功,今后我们社区一班人更要勤奋工作,抢抓太湖新X县区发展建设的新机遇,把社区建设的步子迈得更大,步伐走得更快,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继续实施绿化美化,绿色社区,文明形象等系列民生工程,把创建绿色社区工作引向深入,让*一方山水更蓝更清,让*的人民更幸福更快乐. 内容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