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49663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疼痛解剖与生理根底“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国际 疼痛研究学会,1994), 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为人类共有而 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它提供躯体受到威胁的警 报信号,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命保护功能。疼痛包含感觉和情 感两个成份。“感觉成份具有其他感觉的共性特点:有特殊 的感受器、感受器激活所需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定位分布和 对刺激强度的鉴别等;疼痛的“情感成份是与逃避的驱动密切 相关,其变异性极大,很易受过去经验的影响,是临床的难题。伴随疼痛有一系列行为反应,如缩回反射、逃避、保持损伤 部位不动以与避免与相似的伤害性刺激接触等,以防止伤

2、害性 刺激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但是将疼痛产生只是囿于损伤的 畴,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组织损伤并不总是伴有疼痛的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损伤兴奋伤害性感受器均最终引起痛 觉,但在有些状态下,损伤并不导致疼痛。相反地,疼痛可在 无组织损伤时产生,或是在损伤已完全修复后仍有疼痛存在。第1节痛觉解剖学一、伤害性感受器和传入纤维一背根节DRG神经元DRG细胞是感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发出单个轴突在节延伸一段长度后分为两 支:一支为周围神经轴突,伸向外周组织,承受感觉信息,另一支为中枢轴突,将外周传入 送至脊髓背角,完成初级感觉信息的传递。DRG细胞依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以大鼠为例,小细胞直径6-2

3、0um,主要发出无髓鞘 的C类轴突纤维,中等细胞直径20-35 um,发出有髓鞘的入6轴突纤维,大细胞直径大于 35um,主要发出有髓鞘的入8轴突纤维。以上三类细胞分别简称为C、Ab和AB神经元。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将伤害性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的C和Ab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 局部,称为“伤害性感受器。它们在形态学上是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分布在皮肤、肌肉、关节和脏器官,行使警报器的功能,使机体避开损伤性刺激防止组织受损伤。“寂静伤害性感受器:在生理状态有相当数量的C纤维对常规的伤害性刺激不反响, 但在组织炎症时,可产生强烈的持续性反响。这类感受器被称之“寂静silent伤害性感 受器或“睡眠sleep

4、ing伤害性感受器。它们在鼠、猫和猴的皮肤、肌肉、关节和脏中普遍存在,占C类传入总数的20 25%。二传入纤维对外周神经传入纤维有两种分类标准,Erlanger和Gasser的Aa、AB、Ab、和C纤维分类,Lloyd和香桐的I、II、III和IV类神经纤维分类。两种分类的对应关系为:I类Aa是肌肉传入神经,直径为12 20m; II类AB主要是皮肤传入神经,直径为6-12um; III类Ab在肌肉和皮肤神经中均有,直径2.5rm; IV类C在肌肉和皮肤神经均有,直径为0.3 3rm。在正常生理条件下,III类Ab和少类9传入纤维传导外周组织的痛觉信息。二、痛觉传导通路痛觉传递系统包括三个主要

5、成分:外周感觉神经、脊髓到脑干和丘脑的神经元网络, 以与丘脑和大脑皮层的相互联系。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在中枢第一站脊髓背角神经元初步整合后,由脊髓白质的 腹外侧索VLF、背外侧索(DLF)和背柱DC,传递到丘脑进展加工,伤害性信息最后到 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在VLF、DLF和DC中,至少有下述的8个传递伤害性信息的神经束。一脊髓丘脑束脊丘束,STT脊髓背角痛敏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在脊髓同一节段穿插至对侧,终止在丘脑。它又分 为传递疼痛的痛感觉成分的“新脊丘束,传入冲动由脊髓到丘脑特异核团腹后外侧核 VPL、腹后侧核VPM、丘脑腹后核群PO,和传递痛觉情感成分的“旧脊丘束脊髓到丘 脑髓板核群。脊

6、丘束由背角非伤害性感受、特异伤害性感受和非特异伤害性感受等三类投 射神经元的轴突组成,主要经对侧腹外侧束投射到丘脑腹后外侧核(VPL)、丘脑腹后复合体 (PO)、髓板核群(如CL、pf)和中线下核(submedius)。三类神经元的胞体分别位于脊髓背角的I层、IVVI层、VIIX层,但动物种系间的分布差异很大。二脊髓网状束脊网束,SRT脊髓伤害性传入在脊髓穿插至对侧,至延脑网状结构转换神经元,传至丘脑非特异核 群。脊网束主要由脊髓背角的V、VII、VIII、X和少量I层的神经元轴突组成,投射到延脑 和桥脑网状结构延脑中央核、延脑巨细胞核、网状大细胞核、外侧网状核、脑桥核的头端 和尾部、旁巨细胞

7、核和蓝斑下核等。在VII和X层的SRT细胞含有脑啡肽。脊网束神经元承受广泛的外周传入会聚,包括皮肤、肌肉、关节、骨膜和脏传入。三脊髓中脑束脊中脑束,SMT脊髓伤害性神经元传入在脊髓穿插至对侧,至中脑网状结构许多核团转换神经元,传 至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核群。SMT神经元的分布动物种系差异较大,在大鼠其胞体位于I、V、 VII、X层和背外侧束核,在猫位于I、I V和V层,猴的在I和IVVIII层。SMT投射到中 脑的楔状核、旁鳃核、导水管周围灰质、丘间核、Darkschewitz核、上丘深层、顶盖前核 的前部和后部、红核、EdinegerWestphal核和Cajal间隙核等。SMT的细胞包括非伤害

8、性、非特异性伤害和特异性伤害神经元三类。以往也将SMT归在SRT中。四脊髓颈核束脊颈束,SCT脊髓伤害性传入至外侧颈核转换神经元,穿插到对侧上升至丘脑特异核群。脊颈束是 指背角神经元一外侧颈核神经元一丘脑VPL和P0的传导束,少量投射到中脑。SCT 神经元主要源于IV层60%,其次也位于III层25%和V层 10%,轴突传导速 度为15100米/秒,在皮肤感觉快速传导中起主要作用。所有SCT神经元承受Ab和Ad传人,5070%承受C传入。双侧切断猫的SCT,导致动物痛觉的严重丧失。五背柱突触后纤维束PSDC脊髓伤害性神经元轴突经背柱传至延脑薄束和楔束核转换神经元,穿插到对侧后,上 传到丘脑特异

9、核团。背柱突触后纤维束是发现较晚的一个传导束,是指在背柱的突触后纤维, 投射到延脑的薄、楔束核,换神经元后投射到丘脑PSDC的胞体主要集中在III和VI层, 也见于I、VI和VII。第III、VI层神经元的轴突延伸到第II层,因此C传入末梢可能与 其形成单突触联系。在猫的背柱中PSDC纤维占背柱总传入纤维的9.3%,大局部PSDC神经 元(77%)对轻触、压、伤害性机械和热刺激产生反响,属于非特异性伤害感受单位。仅有6.7%属于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六脊髓下丘脑束SHT脊髓伤害性神经元传入直接投射到同侧下丘脑,并穿插至对侧下丘脑。与边缘系统有 密切的联系,在痛觉情感成分的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10、近来的研究说明,在鼠和猴的脊髓 有大量的背角神经元直接投射到对侧下丘脑,被称为脊髓下丘脑束(spinohypothalamic tract)。它参与介导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自主、神经分泌和情绪反响。1949年香桐和Ruch在 损伤松鼠猴的脊髓白质纤维变性的实验中,首先发现脊髓神经元轴突可直接投射到下丘脑。 八十年代末,Giesler实验室系列的形态和生理研究,不仅证明了脊髓一下丘脑直接通路 的存在,而且根本明确了其传递伤害性信息的功能作用,并命名为“脊髓下丘脑束 SHT 的神经元主要起源于背角I层、背角的外侧网状区(IV, V层)和X层,胞体分布从颈段到荐 段整个脊髓。荧光金注射到大鼠下丘脑腹侧核

11、(VMH),在脊髓有9000个神经元被逆行标记。 SHT神经元轴突上行至同侧下丘脑视上穿插SOD),穿过中线,分布在下丘脑的许多部位, 包括外侧下丘脑、下丘脑后区和背区、背侧核、旁室核、室周核、视上穿插核以与外侧视前 区等。90%的SHT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反响,脊髓荐尾段的SHT神经元传递脏的伤害性信息。 基于下丘脑在神经分泌中的特殊作用,以与是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因此,SHT神经元可能在应激状态的疼痛感受和痛觉的情感成份的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七脊髓旁臂杏仁束(SPAT)是九十年代才被逐渐了解的一个新传导束。脊髓伤害性传入主要由对侧DLF终止在旁 臂核,换神经元后再投射到杏仁核。神经

12、元主要起源于背角I层,少量在II层,其轴突经 对侧背外侧束(DLF)一外侧束(LF)投射到中脑旁臂核,突触后二级神经元轴突再上行终止 在杏仁核。SPAT神经元承受来自皮肤、脏、肌肉和关节的伤害性传入,参与介导疼痛的情 感反响。八脊髓旁臂下丘脑束(SPHT)脊髓伤害性传入主要由对侧DLF终止在旁臂核,换神经元后再投射到下丘脑。SPHT 与SPAT同源,功能也相似。主要区别是,在旁臂核的突触后二级神经元轴突终止在下丘脑腹侧核(VMH)。三、疼痛整合中枢脊髓背角由初级感觉传入末梢、脊髓中间神经元、脊髓投射神经元和脊髓上结构的下 行纤维组成,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是感觉信息传入的门户和整合的初级中枢。一

13、脊髓背角瑞典解剖学家Rexed1952根据神经的形状、大小、走向和密度,按罗马字母I-X 将猫的脊髓灰质分为10层,后来的研究证明这种分类也适用其它动物,因此被广泛承受。与感觉传入有关的主要的I-VII层和X层。背根的有髓鞘和无髓鞘纤维进入脊髓时完全分开,有髓鞘大直径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背 角走向中间,在背柱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由此再分支进入背角。小直径有髓鞘入6和无髓 鞘C纤维在脊髓背外侧进入背角,也分上下支,跨越1-2个脊髓节段,这些纤维的大多数 构成位于脊髓灰质背外侧边缘的骚氏束(Lissauers tract)oA6和C伤害性感受器细胞 的传入轴突纤维由背根经骚氏束进入背角,Ab传入纤维终

14、止在脊髓背角的I、V、X层,C 传入纤维终止在背角II层的背部110,而有些仅对非伤害性刺激反响的低阈值机械感受 器的C纤维终止在II层的腹部IIi。传递非伤害性信息的AB传入纤维终止在III-V 层。脏传入纤维主要投射到脊髓I、IIo、V和X层,肌肉传入主要在I和V层的外侧部。众所周知,感觉传入由背根传导。近来的研究说明在腹根中有30%是无髓鞘纤维,其 多数是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传入轴突,这违背了经典的感觉传入由背根进入脊髓的概念。有证 据说明伤害性信息也可通过腹根C纤维传入,终止在背角的浅层。在切断背根的动物上,刺 激坐骨神经引起血压轻微升高,动脉注射缓激肽增加屈肌运动神经元和背角神经元的发放

15、。 切断腹根后刺激其向心端,不影响运动神经元和背角神经元的活动,但刺激远心端引起这些 神经元兴奋,说明腹根传入并非经腹根直接进入脊髓,可能在腹根中延伸一段又返回到背根。1. I层:是覆盖在脊髓背角外表最薄的一层细胞,通常大约是一个细胞的厚度,在背 角的最外表将背柱和背角胶质区分割开来,并且向外侧扩展,呈弧形从腹面卷曲在背角II 层的腹面,贯穿脊髓全长,荐骶和腰段最明显。神经元主要是边缘细胞,胞体为梭形或锥形, 直径20-60微米,其树突很长而少分支,很少有小棘,以外走向扩展,与II层平行,偶尔 进入II层。边缘细胞的轴突很细,常源于树突,轴突进入附近白质后分升、降支,局部以 脊髓前连合投射到脑干和丘脑,局部进入脊髓的其他区域,形成节间联系。边缘细胞的传入 来自骚氏束和附近白质的轴突细支,以与来自其紧邻的第II层细胞的轴突传入,在大鼠I 层神经元承受的传入中,50%以上来自外周初级传入,主要是传导高阈值机械感受器冲动的A6纤维。2. II层:贯穿脊髓全长,荐骶、腰和第一颈髓等节段最为兴旺。由排列严密的小细胞 和纤维末梢组成的网状组织,在显微镜下呈透明状,是背角最明显的一层,类似一对浓密的 双眉,也叫罗氏胶质层SG。细胞有多种类型,以位于背部II。的柄细胞和腹部IIi 的岛细胞两类细胞为主。柄细胞是因其树突上具有短柄状小脊而得名。柄细胞的轴突投射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