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46829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临床表现:1埋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1病人和无病症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病症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顶峰主要出如今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预防措施: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

2、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颖等。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亲密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亲密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颖等。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

3、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展报告。手足口病的预防:春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种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手掌、足底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早期伴有发烧和上呼吸道感染病症,病程一般5-7天,预后良好。出现了手足口病之后,首先,对患儿及时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过的被褥、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给予彻底消毒,如:食具、被褥等进展消毒-清洁-再消毒。对患儿所在的班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入医学观察期10天,浴室等和其他班级分开。老师每天检查幼儿手心、脚心有无出疹,医生每天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其次,增加教室的空气消毒,对水杯、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各班活动都互相独立,决不并班。另外,给每位学生口服抗病毒的中草药板兰根预防,使用滴露肥皂。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