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46829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镁合金加工工艺流程cloneany 发表于 2006-1-27 12:42:001. 认识镁合金一 重量轻,强度佳。镁合金的强度是塑胶的二倍,因此以超薄型(厚度在2。54mm以下)笔记本电脑为例,要让外壳达到一定的强度,镁合金的厚只要1mm,但是塑胶壳则必须做成2mm厚。因此以同样强度的机壳而言,镁合金的重量不但不比塑胶重,甚至可能更轻;二 散热佳,防电磁波。镁合金的耐热性,散热性及电磁波遮蔽效果,三者俱佳, 可减少资讯产品因过热而死机的频率。不仅如此,它耐腐蚀的能力也居所有轻金属材料(铝,镁,钛)之首;三 可回收,符合环保趋势。塑胶无法回收,但镁合金是可回收后再后的轻金属。近年来许多先进国家

2、已对资讯产品制定一定的回收率的法规,由此可见,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3C产品采用镁合金材料。当“轻薄短小”变成资讯及3C产品的发展趋势时, 镁合金产业也成了当红原子弹,将来也极有可能取代塑胶原料,成为资讯产品的标准机壳原材料。镁合金应用于3C产品起始于日本。1998年,日本厂商开始在各种可携式产品(如PDA,NB,手机)采用镁合金材质。2. 产品特性一镁合金材料简介:根据美国金属协会(ASM)定义轻金属材料为铝、镁、钛三种金属及其合金。而根据这三种轻金属的材料特性来分析,可发现轻合金材料具有制震性强、机械加工性优,且具回收性、轻量化/省能化、防EMI、耐蚀性佳、工程作业性佳、设计弹性化(一体型零件

3、/快速制造、组装、拆解回收;具多样性之制程及表面处理应用技术)、高质感/时尚感等,而广泛用于运输工具、航天、国防、石化、能源、包装、信息电子与营建业等;特别是镁合金方面,由于比重低(质轻,镁合金比重仅1.8,已经接近工程塑料1.2-1.7)且强度足(质硬),加上加工性优、质感佳与热传导快(散热佳优于铝、钛),不仅已经逐渐取代工程塑料,同时且替代原有铝合金产品,而广泛应用于笔记性计算机、PDA、手机等携带式装置(Hand-Held),据了解2000年已有1/3左右笔记型计算机改用镁合金背板与框架,显示该产品所具有的潜力。虽然目前钛合金应用也逐渐普及,但是在成本、比重与热传导等材料的先天特性限制下

4、,预估镁合金产品将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电子产品方面。二镁合金生产制程简介:目前就镁合金的生产制程而言,由于压铸(Die-Casting)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且无论就生产成本、设备投资与良率上,压铸仍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因此目前是以压铸生产方式为主流,而半固态射出成型(Semi-Solid Forming , SSF)制程目前仍难以威胁压铸制程,且半固态射出成型制程仍有制程专利保护,必须支付相当比重的技术权利金使生产成本更高,但两种生产制程间仍各有优缺点,因此随适用产品的不同,尤其在大型零组件方面,半固态射出成型也仍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1).压铸与半固态制程比较:就压铸(Die-Casting)与半固态(SSF)比较来说,主要差异在于成型时材料的状态,压铸制程材料需加热至液态,而半固态射出则类似固态熔溶状态;由于材料加热至液态后冷却成型,材料在成型中就因为物理状态改变(材料体积会因为物理状态改变而变化),因此成型时内部材料有收缩形成空孔问题,所以半固态射出在这部分成型质量较佳;但相对于半固态制程,由于材料以液态状态射出压铸成型速度快,特别当材料接触模具时,材料温度急冷快速变化,若镁合金成型产品厚度过薄(1.2mm),则以冷室压铸法与触变铸造的半固态射出成型两种方法较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