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43928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课时:1课时主备人:李琦(枣庄市第五中学)【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2.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 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1. 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2.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

2、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2. 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3. 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光的折射规律。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激

3、光灯 自制光屏 平面镜 玻璃板 方格纸 光具盘 半圆玻璃块 蜡烛 打火机 讲义【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 光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精美图片,回顾光现象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二、专题复习 总结方法【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专题一 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 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 光源和 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水母属于天然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月亮_(是或不是

4、)光源。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来表示光的 和 _的直线叫做光线。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_的事例。 3.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c m/s,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真空v气v液v固。例如: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年是_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通过的_.答案: 1. 发光 天然 人造 不是 2. 同种均匀 径迹 方向 光沿直线传播 3. 3108 大于 距离 距离设计意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记忆,打牢知识基础为

5、后续复习奠定基础。设疑:你能识别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吗?典例探究 提炼方法: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学生思考并研讨:解析 答案A人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倒映在江中的“桥”是由于水面的反射形成的;看见海面下的冰山是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方法:你能总结出辨别光现象种类的技巧吗?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利用课件投影:【解法要诀】1、熟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一般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等;光的反射现象一般有水面中的倒影、平面镜中的像等;光的折射现象一般有水中的物体变形、透过玻璃或透镜观察到的变形物体、在空气中看见水中的物体等。2、明确各

6、种光现象的成因。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若方向不改变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若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不同介质中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再试身手:1、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A光的反射;a区B光的折射;b区C光的直线传播;a区D光的直线传播;b区答案 C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 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m。答案 3.9108学生练习后展示答案,如有错误小组内交流改正,教师巡查指导。设计意图:

7、例题让学生在讨论中,从识别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拓展到各种光现象的识别方法,通过讨论,概括出解法要诀,后续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增强复习的信心。【专题二】光的反射专题二 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 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 侧;反射角 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_.光的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例如黑板“反光”是 反射现象,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大小 ;物、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像的连线与镜面 ;平面镜成 像。例如:某同学距离镜子5 m,则他的像距镜子5 m

8、,当他向镜子靠近2 m时,像同时靠近2 m,并且像的大小不变。3凸面镜和凹面镜:用球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叫做面镜;用球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叫做面镜。例如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都是 面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都是面镜。参考答案: 1、平面 两 等于 可逆 镜面 漫 镜面 漫2、相等 相等 垂直 虚 3、凸 凹 凸 凹理解提高:(一)光的反射出示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演示光的反射实验。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回忆反射定律,在学生积极参与中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形象直观地突破复习重点。典例探究 提炼方法:例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

9、度数。(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解析 将纸板B前后折,观察反射光线能否在B纸板上呈现,从而确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如果让入射光线沿反射光线方向逆向射入,观察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是否重合,探究光路是否可逆。答案 (1)如图所示(2)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设疑:在实验中,可折转的光屏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拓展】在实验中,可折转的光屏

10、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 B2C3 D42、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3、要把一束光线,用平面镜反射到井底,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答案1、 B 2、 B 3、如图所示学生练习后展示答案,如有错误小组内交流改正,教师巡查指导。引导学生针对上述习题,总结归纳光的反射解题技巧。交流展示:【解法要诀】入射角或反射角不是光线与镜面的夹

11、角而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法线与镜面垂直,且法线还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识别反射的类型:反射面平整光滑;当光平行入射时,会被平行反射,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只能从这一个方向看见物体。反射面粗糙,凸凹不平;当光平行入射时,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使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物体。过渡:光的反射形成了很多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其中一种。你是否还记得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二)平面镜成像出示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演示平面镜成像实验。设疑: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典例探究 提炼方法:例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

12、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

13、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 (1)较黑暗B蜡烛 (2)相等垂直相等 (3)B(4)虚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回忆平面镜成像的重点知识,在学生积极参与中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形象直观地突破复习重点。【知识拓展】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个蜡烛的像,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时要以玻璃板前表面的位置为准。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垂直。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并且要适当降

14、低背景的明亮程度,便于寻找蜡烛的像点。设疑:你能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吗?【精讲点拨】启发:人眼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生: 物体上的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明确:物体表面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启发:人眼又是怎样看到平面镜中的像呢?【课件展示】引导回忆: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眼里,由于眼睛的视觉习惯,人们总认为进入眼睛的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看起来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来的,跟S处真有一“光源”一样。(强调明确)因此,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设计意图:多措并举,有效突破难点。及时巩固:1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