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410056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社会教育考试复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角色扮演法: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使儿童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3、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4、价值表决法:指教师事先拟定一系列学前儿童关心的价值问题,让全体儿童一起来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法。5、价值排队法:指让儿童以三四种事物为对象,按自己认为重要与否为它们排名次并说明理由的一种方法。6、澄清应答法:指教师通过与儿童的交谈引起儿童的思考,在相互交

2、流中不知不觉地让儿童进行内省与价值评价。7、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指使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发生认知上的冲突,通过情景表演、谈话、讨论等活动,让儿童寻找正确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并付诸实践。8、情境测验法:有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预先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诱发学前儿童表现出社会性行为并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二、判断题 三、 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的基本要求。答:体现学前儿童再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鼓励学前儿童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动;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生产的途径。2、简述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答: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有助于

3、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3、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答: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从笼统不分化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自我评价;从外部行为的自我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自我评价;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自我评价。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答:目标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答:在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中开展正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幼儿园其它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教育;在幼儿

4、园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中补充和延伸社会性教育;在节日文化教育活动中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中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成效。6、简述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措施。答: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帮助儿童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技能和策略;引导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方法;及时表扬和奖励儿童亲社会行为。7、简述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答:在环境布置中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在节日庆祝中感受多元文化;在学习和娱乐活动中体验多元文化;在社会教育活动日中挖掘和利用多元文化资源。8、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答:以学前儿童社会

5、性发展水平为依据;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9、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指标。答: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个性表现;社会交往能力10、简述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注意的问题。答:应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社会角色活动情景,尽量让儿童扮演他们喜爱、了解的社会角色;教师不能分配和导演角色,要给儿童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创造角色的权利和机会,还要鼓励儿童主动、创造性的表演;尽量以扮演正面角色为主,角色扮演不应“脸谱化”,更不能为了处罚某个儿童而故意让他担任特定的角色;教师要个别指导儿童的角色扮演,特别需要给予那些个性内向、不善于或羞于扮演

6、的儿童充分的启发和鼓励,角色扮演活动后的总结或讨论应避免扮演好坏的评价,着重评价社会活动情境的处理和情境的了解力;角色扮演有相当大的团体互动作用,教师应平行参加和协同儿童共同扮演角色。四、论述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答:(1)幼儿园物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物理环境包括幼儿园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运用的方方面面,幼儿园物理环境的优劣,如活动空间的布置、活动场地的美化装饰,都会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如活动空间密度过高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消极的社会性行为。此外,活动材料的种类、样式、数量配置关系及陈列方式等也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活动面积较

7、大和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下,儿童表现出来的侵犯性和破坏性行为都低于活动空间小、活动材料贫乏情况下的类似行为。(2)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1)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有利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2)幼儿与幼儿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有助于学前儿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3)教师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教师之间的

8、交往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和发出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教师间的交往涉及幼儿园、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教师间如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就会带来一种温情的气氛,容易激发出更多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同时也能让幼儿学会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4)社会文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社区;大众传媒。2、试论述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答:(1)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家庭生活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家庭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夫妻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亲子依恋;亲子关系;3)家庭其它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家庭中祖孙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家庭中的同胞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4)家长教养观念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五、发挥题1、请根据所学内容,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以六一节日庆祝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要求: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2、根据所学内容,请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以认识自己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要求: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