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激惹综合征解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40906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激惹综合征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肠激惹综合征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肠激惹综合征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肠激惹综合征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肠激惹综合征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激惹综合征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激惹综合征解释*导读:肠易激综合征(IBS )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 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 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 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 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 状复发或加重。肠激惹综合征解释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 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 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 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 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

2、、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 或加重。肠激惹综合征解释是什么?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致有两种类型便秘型: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经 常有白色黏液,疼痛呈绞榨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 便后可缓解。进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恶心、消化 不良和烧心等症状。腹泻型:特别是在进食刚开始,或结束时出现突发性腹泻。夜间腹泻很少,常有疼痛、腹胀和直肠紧迫感,也可出现大便失禁等情况。病因病因尚不明确,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情绪因素、饮食、 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有些患者 有焦虑症;尤其是恐惧症,成年抑郁症和躯体症状化障碍。然而, 应激和情绪困扰并不总

3、是伴有症状的发作和反复。有些 IBS 患者 表现有一种有获得性的异常病理行为,比如,他们倾向于将精神 上的困扰表达为消化道的主诉,通常是腹痛,内科医生在评估 IBS,尤其是有顽固性症状的患者时,应了解其有否无法解决的 心理问题,包括性虐待和躯体恶习。症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1、腹痛 几乎所有 IBS 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 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2、腹泻 一般每日 35 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 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黏液, 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排便不干扰睡眠。 部分患者腹泻与便

4、秘交替发生。3、便秘 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 表面可附黏液。4、其他消化道症状 多伴腹胀或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尽感、 排便窘迫感。5、全身症状 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 头痛等精神症状。6、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分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 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到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 痛。7、分型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 替型以及胀气型。临床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1986 年我国制定的 IBS 临床诊断 参考标准为:1、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 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 3 个月)2、一般情况良好,

5、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 3次)均阴性,粪隐血试验阴 性4、X 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5、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 检查基本正常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注: 指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符合上述标准者,一般可作出临床诊断。但要注意与一些表 现隐匿或症状不典型的其它疾病鉴别,对诊断有怀疑者可选择有 关的进一步检查。鉴别诊断腹痛为主者应与引起腹痛的疾病鉴别。腹泻为主者应与引起 腹泻的疾病鉴别,其中乳糖不耐受症常见且鉴别困难。以便秘为 主者应与引起便秘的疾病鉴别,其中习惯性便秘及药物不良反应 引起的便秘常见。预防保健肠易激综合征除了需辨证遣方用药恰当外,还应注意调护。 饮食上宜少食多餐,腹胀者避免食用豆类食品;腹泻时进食少渣、 少纤维且容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食物;便秘时应增加纤维含量 高的食物。避免过食生冷油腻、冷寒、辛辣的食物。精神因素与 本病关系密切,应避免过度紧张、恐惧、愤怒或抑郁等不良刺激,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加强体育活动与身体锻炼,增强 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