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40657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学生心理 提升教学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学生心理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原因,能否把握好学生的心理也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全部知道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含有规律性。同时,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心理的复杂性、多样性。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的效果,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在教学中合适地加以利用。经过十几年的体育教学,我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的心理,大致有以下几个:一、自尊型心理每一个学生全部期望老师尊重自己,尤其是自己的个性、权利、尊严等。同时她们也要求得到

2、老师的信任和友情,期望能和老师建立一个友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以,我以为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她们的自尊心和独立性,主动地和她们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倾诉的忠实听众,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这么,你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二、逆反型心理初中学生步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显著增强,逆反心理过重且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整,不仅会给初中生带来心理压力,还轻易造成情感失控,和老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性格倔强的学生和我们唱对台戏,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方法疏导,使之

3、逐步和老师的意图一致起来;老师在处理时一定要恰如其分,抓住问题的关键,使之慢慢接收你的教导,切不可采取武断的方法,更不能听之任之,不然,一旦师生间产生矛盾,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三、慕名型心理慕名心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特点,它能够成为一个努力学习的动因,也可能所以表现出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想好好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老师必需认真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上好开始的几节课,用自己的优点、优势和负责任的态度,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和信任感,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发明一个良好的气氛、打下一个较坚实的基础。这也对老师的专业水平、本身素质修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自卑型心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是极少数条件比较差、基础较

4、低或生理有缺点的学生的一个通病。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她们、关心她们,要有区分对待的教学方法,帮助她们克服过低估量自己的认识方法,增强其信心和学习的决心;同时也要教育其它同学不要有歧视想法或行为,要主动地邀请她们参加多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主动帮助她们。老师对学生评价时不要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表现在详细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全部要很郑重地称赞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全部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祥之心爱惜关心学生。五、求趣型心理爱好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只要有爱好,再难再苦的事情也会乐在其中、锲而不舍;假如没有爱好,他人甘之以饴的事情你也会以为苦不堪

5、言、不堪忍受。炎热的夏天,喜爱打篮球的同学在篮球场上拼命地奔跑,拼命地抢球,汗流浃背,有的同学甚至膝盖擦伤了也不下来休息,不喜爱打篮球的同学见了可能会不了解,干嘛那么活受罪呀?而场上的同学却不以为苦,因为她喜爱,因为她以苦为乐。所以我们在组织教课时,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要新奇,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多样,手段的利用要富有发明性并附有多个改变,切忌一个方法用到底。只要多开动脑筋,总能发明出好的教学方法来。六、求胜型心理即好争求胜的心理。人的欲望支配我们求胜,这在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也表露无遗,胜利的喜悦人人全部喜爱。这时老师能够经过教学比赛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不过比赛不是目标,只是个手段而已,是

6、为了提升学生的爱好,复习巩固提升已取得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好胜、要强心理是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一个十分显著和极为突出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就更为直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足应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部分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合适地安排多种教学比赛和其它部分分胜败的活动,以同学生的求胜心理相契合,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技能,加大课的练习强度和运动负荷,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能,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另外,在中学阶段因为性其余差异,男女生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也有所不一样,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她们之间的不一样反应,制订对应的应对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体育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依据这些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么才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以上是本人一点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