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405580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之所向,所向披靡2013年6月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题型及分值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24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6 分)三、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四、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五、综合计算题(本题 20分)一、识记1。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是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3. 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按其前一天的人数算.4。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范围最广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能力.5。当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划完成情况指标小于100,但工作量计划完成指标大于1

2、00%,可以说明企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按用工期限分类,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7、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重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105-5999日。8、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劳动生产率。9。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不包括定性化。10. 属于工作时间的有工间操时间.11。劳动者可以利用的工作时间的最大自然极限是日历工日数。12. 劳动保护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13。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当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47倍.14. 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产量定额。15。劳动报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货币和实物。16。职业技

3、能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17。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就是人工成本。18。平均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人工成本总额三产品产量.19。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每千职工劳动争议件数.20。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社会保险。21。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资料的来源是原始记录。22。职工调动通知单、职工考勤表、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职工简历表等都是 劳动管理的原始记录23。一般调查问卷应有四个要素组成,即题目、问卷具体内容、编号与说明信或 指导语。24。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是专题分析法。25。实际数与计划任务书的对比是对比分析。26

4、。如果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关系数值却是不固定时, 可采用相关分析。2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28。为了准确统计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各企业应该执行的原则是谁发工资谁 统计。29。月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30。在企业人力资源增加变动统计中,期初人数(1),本期增加人数(2),本期减少人数(3),期末人数(4),四者的关系(4)=(1)+(2)-(3)。31. 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是智力水平。3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个体性原则.33。一个工日是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轮班的时间。34。考核企业劳

5、动者时间利用程度的标准是制度工日数.35。按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死亡2人的属于重大伤亡事故。36。计算期内某人发生3次工伤事故,则工伤人数为1,工伤人次数为3。37。生产单位合格产品规定的劳动时间消耗量标准,称为工时定额。38。为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需将学员按学习程度分组。39. 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增加,职工平均人数不变,则平均人工成本增加.40. 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是4995元,基期人工成本总额是1440元,则人工成本增减率为4995/14401。41. 反映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件数)。42。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高目标是社会福利。43. 根据企业人

6、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定的一种登记和积累原始材料的表册是统计台账.44、按照工伤事故工作日损失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1-104日。45、反映劳动争议严惩程度的指标是平均每件劳动争议涉及人数。46. 考勤卡记录个人的出勤、缺勤情况,它是专用的原始记录。47。企业整理和积累人力资源数据的主要工具是统计台账。48. 专题分析是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49。不论是何种指标,在对比分析时,一定要保持指标的可比性。50。相关系数r的变化范围是-lWrWl.51。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数量及构成的统计;数量的增 减变动统计; 劳动

7、潜力分析。52.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是: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定 量化原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化原则.53。构成劳动环境的因素有:生产过程因素;劳动过程因素;生产环境因素.54。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现场抢救费用属于直接经济 损失。55. 按现行标准,劳动保护措施费用的内容主要指:实施劳动保护措施项目支付 的费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费用;保健食品费用;安全宣传教育费用。56。计算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指标时,应遵循可比性原则,包括:时间范围 可比;空间范围可比;计算口径与范围可比.57。人工成本一般包括:保险福利费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企业支付 给职

8、工的工资总额;退休的退职人员的费用;住房费用。58. 原始记录的特点是:记录时间的经常性;记录项目的具体性;记录内容的广 泛性;记录工作的群众性。59、劳动关系包含了一切与雇佣行为相关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为:工资报酬的 集体谈判;劳资纠纷;实施执行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劳动仲裁。60、因素分析法具体分为:差额因素分析法;连乘因素分析法;总和因素分析 法。61、因素分析法具体分为:差额因素分析法;连乘因素分析法;总和因素分析 法.62。在本企业工作的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缺勤人员、在企业中工作并由企业支 付工资的外方人员属于企业人力资源。63。常用的定期和年度统计报表制度中期末人数指标有:季末人数;月

9、末人数; 年末人数。64. 按工伤人员被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65. 企业职业病发生程度的指标有:发病率;患病率;受检人患病率。66。企业职业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有:治愈率;病残率;痊愈者平均患病天数。67。不同人员范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一般包括:基本生产工人;生产工人; 全员。68. 人工成本与总成本交叉的部分有:直接人工的工资与福利费;制造费用中的 工资与福利费;管理费中的工资与福利费;销售费用中的工资与福利.69. 对比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的对比;实际数与历史资 料的对比;实际数与先进单位的对比;实际利用数与可能利用数的对比。二、应用70、试论述工作时间(工日)

10、构成关系图与工作时间利用基本分析指标. T作时间构成关系图(H FI或T时FI历T作工Ft IT时)公休丁日工时)制度工作工日工时)A/(出勤工日(工时缺 S/JT.HCT时)加班TFt加点工时)制度内实 际工作T 日(T.时)停 T.TH .T 时)非生产T.H (.T. 时停工被 利用工 H (T时)损失工日工全部实际T作TFI时)71。试论述企业工资总额的构成。(1)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4肄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资72。试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1)企业人力密源数量和索质统计(1分1数暈力術包括静态和动态力而,索质方而包括个 休索质和整体索质方而;2)

11、企业人力口语昂的生活FI分配統订(1,丄活H主耍分为Tfl-ll和井丁作两部分;誤忻动环境利忖动保护统计(I井卞要包插为幼环境统计,另动保护措施统计,伤审故统计利职业病统计:B劳动丄产率与劳动效益的统计(1分厂 劳动生产率和券动效益指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统计的核心指标;3)劳动定额统计(1分),劳动定颔完成情况指标,产韜T吋消耗统计和劳动定飆统计构成 上业加动定额统计的基本内容;6)劳动报酬统计1分,企业支何给阳动着的劳动报酬,无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蜜物形 式文付,蔑实质都是H资;7)企业人刀资源开发统计1分:),在市场克争澈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 颌昇调i应用新技术与新T艺,

12、歼农新产抽,提高产韶质最和档次:8)企业人匚成本统计(1 5?),企5人H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巫耍纽成部分研究人 工威本水平,分析影响歼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索,为企业釆取得力措施,不断降低人力费 用提供依据,促进企业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9)劳动黄系的统计1分),劳动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冇利益就行矛盾,劳动关系 的统计研究劳动者参与情况和结果.分析评价劳动仲裁的伫用10)企业社会保险时统计1丄分八 企业社会保险是保障忖动者及其宜聚亲属件遇到各种凤 险时能获得物质帝助,维持甚本生活的一科社会保障制度-73、如何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1)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是为了适应人

13、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科学运用经济计量、数学模型、统计等方面,对企业中作为经济要素的人力资源整 体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有:数量化、模糊性、动态性。(2)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设计的构成因素有: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等。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定量化原 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化原则.(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综合评价的程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评价方法。74. 某企业2011年4月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 人,其他情况如下:计量单位:工日项目合计缺勤工日300停工工日200非生产工日50加

14、班工日280停工被利用工日150求:该企业的1)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F历 I: FF=门饬:期企业好功者平均.人数亲以FT丙兀教-HDO 乘以:w 2 10002公假工曰叛+箕期血业劳埶者平均人藪乘以芾f废公休犬報=800 乘些8=6LQO3制度T曰数=口府丁 n 制度公休口 =24000-6400=176004出勤T 数=制度T作H -缺勤I H= 17600-300-17300s制度内实际r杵丁一 数=口历T_r-制度公休丁r-缺勤=口-停rr-r.n卜停r被利用I 丨一 II匚产.TI 1=2400

15、0 6400-300-200+150-50=172006全部实际丨】作工|-|数=制歴内实际I】作I H-F|l_r. H= 17200+0=174807 f I :埶率二计算朋汨勤T 口 /冋期制度H哲:T. 0=17300/17600=98?&出勤时问利用率二计算期制度內实际工作工曰/同期出勤H曰-17200/17300-99%制度 r.作时间利川率=汁算期烈度内实阿r. r. H /同期制反作r. H= 17200/17000=98%E力II班加山强度二力II斑.H/制度内实陽作I H =280/1700 2%75. (定额)某企业计算期内生产工人工时消耗与产量等资料如下:合格品9千件,非因工人过失造成的废品量170件;工时定额为:基本定额2工时/件,追加定额0。5工时/件;工时消耗:实耗总工时为18700工时,停工1124工时,非生产470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