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39248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专题一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兴县惠能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历史测试题(考试范围:必修3专题一、二、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据报道,日本皇太子的独生女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之,人恒敬之”。说“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2“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王守仁3. 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

2、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4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5.李贽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文

3、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A反对封建礼教 B提倡人人平等C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A.自由平等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经世致用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

4、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8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9南宋时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为之制定了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等,这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

5、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10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11. 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夫使县令得私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自令言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上矣”。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

6、制政体 “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的统治 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A. B. C. D.12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13.明清时期的思想具有新的特征,其新的核心表现为( )A.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B.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期C.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D.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14.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与繁荣 B

7、.魏晋书法的形成与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1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6.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纸币的流通 火器的使用 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雕版印刷术的

8、发明A B C D17.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的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观念淡化18.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19.“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

9、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劫的代表作。”据此下列说法最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是A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根据,减少变法阻力C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D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20.“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

10、克思主义21.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 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 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 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ABCD22.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

11、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是(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C. 提倡马克思主义以指导革命D.指出西方思想宣传过程的缺陷2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体,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24.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

12、现说明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25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非选择题(请用历史作业簿)26材料 文学艺术既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文学对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

13、发展、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变化都有重要价值,简述先秦文学繁荣的原因。(6分)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齐总因而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战国至秦汉时期思想发生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3)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封建社会末期我国的科技长期落后于世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我国为什么没有产生与1618世纪欧洲相近的近代科学?(6分)(4)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并分析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只需分析中国方面);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单元测试题(考试范围:必修3专题一、二、三)1-10:CBCDB CACAC AACBA ABABB CDBAC(1)原因: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士阶层的勃兴;私学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答出其中3点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