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36161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仿古建筑施工常用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石料表面加工粗糙()现象石料表面剁斧后,斧印不直顺,不均匀,不细密。规定磨光的石料表面仍有明显不平之处。(2)因素分析1)剁斧用的工具未常常修理打磨。2)剁斧的遍数少,未达到二遍斧以上的规定。3)剁斧不认真,盲目追求进度,致使斧印间距过大。4)表面规定磨光的石料,对用机械锯石料时留下的锯痕未做解决。或局部锯痕过深,无法解决。()避免措施1)斧刃应随时磨平磨尖,必要时应重新淬火。)除设计有规定外,剁斧的遍数应为三遍,每“遍”均应剁两次。3)与经济利益挂钩,对只追求速度不注意质量的作法予以经济惩罚。4)采用机械锯开的石料,应加强验收工作。锯痕过深,无法补救的石

2、料应予退货。(4)治理措施1)表面剁斧的石料可重新剁斧。)表面规定磨光的石料应重新磨平磨光,无法磨平的,应重新更换。2.台阶侧表面不平齐(1)现象阶条石、角柱石突出于砖砌台明或陡板石的表面。(2)因素分析1)不懂得如何才干搞平,而突出在外的作法可使小的误差不易看出,因而索性将其突出在外。)明知故犯图省事。3)不懂得平齐的作法才符合老式规矩(唐、宋建筑除外),看到别人这样做,误觉得应当突出在外。(3)防治措施1)安装角柱石、阶条石时,其外皮线应以砖砌台明或陡板石外皮为准。)安装中如发现角柱石、阶条石的棱线不能与砖砌台明或陡板石表面完全重叠时,不应以墙面或陡板石表面不平的凸出部分为准。同步应注意石

3、活不能有凹进墙面的部分。待其牢固后,用石匠工具“扁子”沿角柱石、阶条石、陡板石的边棱将凸出的部分打平。如为砖砌台明作法,还要用瓦匠工具“磨头”将交接处高出的砖表面磨平。3.包灰尺寸超过原则(1)现象砌干摆、丝缝墙所用的砖,在砍磨加工时,包灰尺寸被砍得过大。成砖内灰浆厚度过大,从而使砌体强度减少,甚至引起墙面开裂。(2)因素分析1)多因以轮锯替代手工操作所致。轮锯切出的锯口较大,因此误差就会很大。)不理解包灰的大小与砌体的强度密切有关,因此未加以控制。(3)防治措施1)改用手工操作。)用轮锯切割时,应尽量选择薄型锯片,同步应注意控制误差。4.“五出五进”作法级砌不对的(1)现象“出”与“进”交错

4、处形成通缝,与老式规矩不符。()因素分析1)“出”组第一层的最后一块夸用了工砖。2)墙的转角两侧,同一层“出”组砖的块数相似,则必然有一侧的摆法不对的。()防治措施)注意将墙转角第一块砖(此砖即为“出”组的第一块砖)的方向摆放对的。此砖的方向应由这一层的最后一块砖决定,而最后一块砖应摆成条砖,以此决定第一块砖的方向,即摆成条砖或是丁砖。)转角的两侧同一层砖的长度应相差半块砖的长度。如,一侧若摆成两块条砖加一块工砖,另一侧就应摆成两块条砖或三块条砖。5.槛墙砖组砌不对的(1)现象)两端不对称。如,一端为条砖另一端为丁砖。或一端为七分头另一端为丁砖等等。2)两端浮现“砖找”(宽度不不小于丁砖的砖)

5、。(2)因素分析1)未经“样活”(即试摆),从一端开始砌起。2)从中间开始砌起,两端浮现“砖找”未做调节。(3)防治措施)先“样活”后砌砖。“样活”时从中间开始摆起,两端自然对称。2)两端浮现“砖找”时,应做相应调节。如将“砖找”改为七分头或丁砖加七分头等等。.石活与砖墙表面不平齐(1)现象压面石、腰线石、角柱石、挑檐石等突出于砖墙表面。(2)因素分析1)不懂得如何才干搞平,而突出在外的作法可以使小的误差不易看出,因而索性将其突出在外。2)明知故犯图省事。)不懂得平齐的作法才符合老式规矩,看到别人这样做,误觉得应当突出在外。()防治措施1)安装压面石、腰线石、角柱石、挑檐石时,其外皮线应以墙外

6、皮为准。)安装中如发现石活棱线不能与砖墙表面完全重叠时,不应以墙面不平的凸出的部分打平。继而用“磨头”将交接处高出的砖表面磨平。.带角柱石的墙下碱或台明,砖的摆法不对的(1)现象)墙的中间浮现“破活”即,未使用条砖或丁砖。2)两端砖的摆法不对称。如一端为丁头,另一端为七分头等。()因素分析1)从两端的角柱石处开始摆砌,导致中间浮现破活。2)从一端角柱石处开始摆砌,赶至另一端时,浮现了不对称现象。(3)防治措施从中间开始向两端摆砌,至角柱石时,可以浮现“破活”甚至“砖找”。8.墙的两端砖不对称(1)现象1)两端墀头,同一层的摆法不“搭对”。如,左侧墀头第一层里为丁砖,右侧墀头第一层里侧为条砖等等

7、。2)山墙两端不一致(设计为两端摆法不同者除外)。如,同一层中前檐为丁砖,后檐为七分头等等。()因素分析)两人同步砌筑,互相之间未协调。)未经“样活”,从一端向另一端赶砌。(3)避免措施1)两人以上同步砌筑时,由工长或班长统一拟定摆法。)先“样活”试摆合适后再砌筑。9.硬山墀头腮帮排砖错误(1)现象1)未排成十字缝。2)未用整砖摆出十字缝。)柁头与柁头下面的砖形成了“齐缝”(通缝)。4)两层盘头的里侧做成了直棱,因此与戗檐砖里棱的斜线无法形成同一条斜线。(2)因素分析)误觉得必须与墀头上身排砖措施相似,即必须与墀头上身的砖缝对齐。2)误觉得与一般砖墙转角处的排砖措施相似,即必须用丁砖和条砖起手

8、摆十字缝。3)在摆放腮帮第一层第一块砖之前,未该算至柁头底时与否会浮现通缝,以及如何摆放才干避免浮现通缝。4)把两层盘头用砖当做了一般砖解决。(3)防治措施1)从枭砖以上(不含枭砖)单独排砖。排砖时从柁头外皮线处开始核算,用丁砖与条砖摆出十字缝。柁头外皮线至柱外皮的一段,与丁砖相应的一层,应随之加长,(此砖称为“整”)。与条砖相应的一层,应以“砖找”补齐,(此砖称为“破”)。)在摆放第一层第一块砖之前应先核算一下,至柁头底共有几层?如为单层数(如五层),第一块砖必须用“整”。如为双层数(如,六层),第一块砖必须用“破”。如赶不上整层数(如,五层半),半层应按一层算(如,五层半即按六层算)。3)

9、两层盘头的里棱线按戗檐砖里的棱斜线拟定,使这块砖里棱在同一条斜线上。按此规定在两层盘头的里侧划出斜线,将多余的部分打掉、磨齐后再安装。1.砖墙下碱透风砖位置不对(1)现象1)透风位置太高。使柱根部位无法形成空气流通,因而导致了柱根糟朽。2)透风位置太低,台明上的雨水容易浸入墙体,(2)因素分析操作人只懂得透风砖可使空气进入墙内因而对避免柱根糟朽有好处,但不懂得避免效果与位置高下有很大的关系。(3)防治措施一般砖墙的透风应放在第二层砖之上。城砖墙的透风应放在第一层砖之上。11.干摆、丝缝墙墙面不洁(1)现象)未露出“真砖实缝”。2)对砖表面的砂眼、残缺处的打点(补平)痕迹明显,不自然。(2)因素

10、分析1)未用清水清洗。或同一桶水反复使用后,水已变得混浊不清。2)墙面砖缝不严,缺棱掉角处较多,操作者就用刷浆的措施进行遮盖。3)配制打点用“药”时,“药”的颜色未与砖色对比,或是用未干的“药”与砖色对比。4)打点后的砖“药”,未予打磨,或未与墙表面磨平,因而略高于墙面。5)打点砖“药”在漫水活工序之后才进行,因此无法通过漫水活与墙面融为一体。()防治措施1)刷洗墙面的清水必须反复更换,使水保持清洁。)反复刷洗,直至墙面露出“真砖实缝”。)严禁在墙表面刷浆。4)砖“药”要由技术较高的工人统一配制,砖“药”的颜色要待其干后再与砖色对比。)打点砖“药”应在温水活之迈进行。且应反复打磨,直至与墙表面

11、完全平为止。12.淌白墙或糙砖墙勾缝作法错误()现象勾缝措施与现代清水墙勾缝措施相似。(2)因素分析不理解老式砖缝的材料作法。(3)防治措施1)糙砖墙的砖缝用木棍直接划缝,并扫净即可。而不要用现代勾缝工具“铁溜子”勾缝。2)淌白墙要有老式白灰或老浆灰勾缝。勾缝时要用老式工具“鸭嘴”,并应将灰与表面打点平。而不得用“铁溜子”勾成凹缝。13仿古面砖镶贴不牢(1)现象墙面空鼓,甚至局部脱落。(2)因素分析1)面砖在镶贴前浸水时间太短。2)灰浆不饱满。)发现墙面不平整后,对已贴好的前几层砖复又敲击,导致浮摆。4)贴完后未反复浇水养护,墙面在短时间内干燥,致使水泥砂浆的强度无法提高。(3)防治措施)镶贴

12、前,面砖的浸泡时间不少于分钟。2)砂浆中可掺入胶类外加剂,以增强砂浆和易性及粘接力。)砂浆的饱满度应不不不小于95。4)粘贴后不得为追求墙面平整而对已贴好的前几层砖又进行敲击。5)竣工后墙面应反复浇水,使其能持续保持湿润。浇水养护的日期不少于57天。14.干摆作法的仿古面砖墙面外观不佳(1)现象1)砖缝不严。2)相邻砖之间表面不平。(2)因素分析1)由于砖的生产工艺因素,砖的里口略高于外口。因此安装时,外口合缝不易严密。2)镶贴时留在砖棱处的砂粒导致合缝不严。3)面砖有曲翘现象,导致接缝处不平。(3)防治措施)在镶贴前,先用砂轮将在砖的里棱稍磨去某些。2)每贴好一层砖后,用干布将砖棱处的砂浆擦

13、3)墙面贴好后,先用砂纸将砖的接缝处高出的部分磨平,再将墙面所有打磨一遍。4)仿古建筑宜将仿干摆作法改为仿丝缝作法。15.地面与柱顶盘不平齐(1)现象室内(或廊内)砖墁地面高出或低于柱顶盘,即高出或低于柱顶石的鼓径下棱(无鼓径作法的即为柱顶石上棱)。(2)因素分析)墁地时未按柱顶盘拟定标高。2)柱顶盘的标高互相之间有误差,墁地时其标高按较低的柱顶盘拟定,高出的部分未予剔除。3)柱顶盘的标高互相之间有误差,墁地时其标高按较高的柱顶盘拟定,致使柱顶盘凹入地面而无法补救。(3)防治措施)墁地的标高应按柱顶盘拟定。)若柱顶盘的标高互相之间有误差,应以其中最低处为室内地面的标高。3)地面做完后,对高出地

14、面的柱顶盘进行剁斧,直至与地面找平为止。16方砖地面排砖错误(1)现象)与现代地面排砖措施相似,即排成了横、竖缝均为通缝的形式。2)未从明间正中向两边排砖。或入口正中处未放置整砖。3)甬路的趟数浮现双数。4)甬路转角、交叉处的摆法不符合老式规矩,或大、小式作法混淆。(2)因素分析设计人或操作人对老式作法不理解。(3)防治措施)请懂得古建规矩作法的人进行指引,或参照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的有关内容进行设计和施工。)审图时注意甬路宽度与否符合老式方砖单趟数所需的尺寸,如不符合,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17室外老式抹灰的强度达不到规定(1)现象室外抹青灰、红灰、黄灰等的强度较低,有时通过12个冬季就浮现灰皮

15、酥碱、脱落现象。(2)因素分析变化了老式材料作法。老式作法是,室外抹灰所用材料必须用泼灰。如果用灰膏或质量不好的灰粉,就会大大地减少灰的强度。(3)防治措施必须使用泼灰。泼灰的寄存时间不超过6个月且应未经雨淋。18.北方官式建筑室外抹灰的颜色不对的(1)现象抹灰的颜色不符合老式作法规定。如,外墙采用抹白灰作法,又如,庙宇的外墙采用抹黄灰作法等等。()因素分析设计人或操作人不理解老式规矩。(3)防治措施老式建筑室外抹灰的颜色应按下列原则拟定:1)红灰用于宫殿、庙宇的外墙。有特殊规定期,也可用于内墙。2)黄灰用于宫殿、庙宇的内侧。如,室内墙、廊心墙、宫门券洞等。)青灰用于庙宇、大式建筑及民居的外墙。4)月白灰(一般为深月白灰)用于民居的外墙。下碱如需抹灰,一般应抹青灰。5)白灰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