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34445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彩那天 教学设计宝鸡市凤县平木镇中心小学 薛丹 一、教材分析: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当我兴高采烈地跑向汽车里的父亲时,父亲却把我赶下车满脸严肃看不出一点中彩的喜悦,我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母亲告诉我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原来抽中奖的彩票是父亲帮同事库伯代买的。最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父亲拨通电话通知库伯,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二、设计理念: 1、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创造,前提就是疑问。通过学生自读

2、,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积累疑问质疑疑问解决疑问等过程的情感体验。 2、合作学习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的强烈渴求和形成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中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促进的效果。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文中的疑问,再反馈给教师,教师起一个指导者的角色。 3、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感受到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参与。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抓重点词句和段落”理解文章,感受人物内在品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围绕“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

3、一条主线,选取我和父亲两个不同的视角,从两个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以读、思、议、说为主,体会文章中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金钱、物质,认识到诚实和守信是人的道德的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分析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感悟人物品质。教学难点:理解母亲常安慰家人的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五、教法和学法:教法:为能帮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到父亲这种诚实守信的内在品质的高尚,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一个人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一条主线,选取我和父亲两个不同的视角,从两个对比入手引出人物内心尖锐

4、的矛盾冲突,体会文章中心。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即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想、议”的学习方法,质疑、研读、探索、解疑,升华领悟人物品质。六、教学过程:课前,组织“抽奖”的游戏,介绍奔驰轿车,让学生体验奖品的昂贵,中奖的兴奋和旁观者的羡慕,为下文做好情感铺垫。(一)揭示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二)找出文中1处对比,引发质疑,知道道德难题是什么。师引读第3自然段出示图片,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并从文中找出分别描写父亲和我的句子,通过对比,引发质疑,父亲为什么中了奖也不高兴?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中奖后的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那这个难题是什么?读课文7、8自然段,懂得道德难题是留车?还是还车? 设计意

5、图:由矛盾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下面将引导学生通过对两个尖锐矛盾冲突的分析,体会人物高尚的品质。(三)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尖锐的矛盾冲突、体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教师出示以下两句话,对比阅读,谈感受。1、“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谈感受:父亲用那张05102号彩票领取奔驰车,从领取奔驰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辆车已经属于我们了,在场的人见证了这一时刻。小结:因此从旁人的角度看,奔驰车归父亲所有。这是无可厚非的。2、“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

6、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谈感受:这几句话中可以让人感受到,父亲在买彩票已经有意区分了两人的彩票,并用K字做了标记,在他内心已经将05103号彩票留给自己,后来中奖的05102号是要给库伯先生的。只是后来两人都将这件事淡忘了。试想,如果这件事没有被淡忘,那么中将的当然是库伯先生,这一点,父亲心里很清楚。小结:因此从父亲的角度看,奔驰车应该是库伯先生的。母亲的话浮现在了父亲心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读并体会父亲内心的挣扎。别人越羡慕,父亲的心里越不安,此时的父亲会想什

7、么?即使我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留下车,也不会有人知道的,那就留下车吧!可是,那个淡淡的K字总是不断的浮现在父亲的脑子里,它时刻提想着父亲,刺痛着他的心,父亲还是还是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谴责。、体会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师引导抓住“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这句话。问学生你从“擦”字体会到了什么?父亲想消灭证据,留下车。是啊,他为什么想留下车?引导学生找出以下句子,体会父亲对车的渴望。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生活拮据,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抓住词语六口、一人、全靠、维持理解“拮据”的意思。 读出生活的拮据。师补充资料,二战前德国的民生状况。 读生活拮据的的无奈

8、和无法改变的现状。联系生活经历想像那是怎样拮据的生活。 读出一个贫穷的人对轿车的渴望。)2、“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他的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创设情景理解梦寐以求:在许多个夜晚,父亲无数次做着同一个梦,他正正开着汽车-。以此体会亲父亲的内心深处确实渴望拥有这样一辆汽车。 他连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汽车啊!可是,贫穷的家境让那只能是梦,不可能实现,现在居然抽到了汽车,该是多么兴奋的事情啊。可是在真的拥有了汽车,在美梦成真时 “他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这说明什么?出示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9、读并体会父亲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自己做人的原则之间的冲突,怎么能不挣扎。他的良心不断的谴责者自己,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依旧过不了自己的良心这一关。设计意图:要让学生体会父亲诚实守信这种精神,感受这种品质,必须讲清两点:第一、他生活“拮据”,非常贫困;第二,他“梦寐以求”,需要汽车。他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出这种思想境界的,就更显难能可贵。此时归纳父亲矛盾冲突的根源:留车,他就选择了(金钱、物质);还车,他就选择了(诚实、守信)。这两个都是父亲想拥有的,这确实是个难题,而且牵扯到了人的道德问题。如果你是父亲将如何选择?让生以己之口说父亲之心声,设身处地的感受父亲决定还车时刹那间的内心世界,体会

10、人物崇高的品质。 父亲最终选择了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是什么让他决定这样做的,是母亲的那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这是最终驱使父亲做出将中奖的汽车还给库伯先生的根本所在 。(四)理解母亲的话,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你就是父亲,终于还车了,心情怎么样?(生)读第9自然段,读出父亲的高兴,轻松。 2、创设情境,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随机提问:(1)你就是库伯,父亲把车还给你时,你会说什么?例:(生: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师:父亲得到了你的友情。)(2)你就是旁观者,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什么?(3)你就是库伯的老板,此时

11、你怎么想? (4)你就是父亲的孩子,你会怎么评价父亲? 生回答时,教师及时总结提练:父亲虽然失去了( ),但是却得到了( 友情,尊重,信任,重用,内心的安宁 )。3、此时,你还觉得他们家贫穷吗? 答案是否定的,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所以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4、再次出示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围绕:诚实+守信=财富,思考财富指什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突破难点。(自悟,组内交流启发,全班交流,老师总结提升。)5、根据板书体会对比父亲中奖时的严肃和还车后的轻松,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当我们做的事情违反道德时,终究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只有

12、遵守道德,遵守做人讲诚信的原则,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快乐。6、师小结。再读母亲的这句话,记在心中。(五)、扩展延伸1、出示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生读,内化体会。2、出示陕西省评选的道德模范的图片及事迹,激励学生争当道德模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六)、板书设计 得 还 (神情严肃) (特别高兴) 车 (诚实守信)七、教学反思:中彩那天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这一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仅从文本上理解,还是容易的。但要教育孩子们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我想并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此,于是在阅读过程中创设问题

13、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再通过搜集与处理相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课文中,围绕解决一个个难题,进行探究解决的方法。(例如,道德难题是一个什么难题?学生基本都说:“获奖汽车是父亲自己留着呢,还是给库伯?”)就此,我让他们展开讨论,这样课文中有关“我”家经济状况与妈妈对我们的告诫全引出来了。如有同学说,我同意留下,毕竟库伯已经忘记了这件事。而且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里穷;又有同学说,再穷也不应该留下,妈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呢,你忘了?中奖的那张彩票是给库伯买的,怎么能占为己有?诚实、信用是一笔看不见的人生巨大财富。学生进行了充分争论,才能有共鸣,才能有收获。但此文学完后,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课堂上,有些同学不能参与讨论,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意见,他们就站着不开口,对说话的练习不知所措。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应该加强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锤炼,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