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34107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风俗的作文锦集九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确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二风俗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1我们这里的民间风俗有许多,不过我想说的是过年贴福字这个风俗。每逢过年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都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说明是“华蜜”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予了人们对华蜜的憧憬,也是对美妙将来的祝愿。许多人为了更充分的

2、体现这种憧憬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帖,表示福倒(到)了。当然,我们家过年也要贴福字。而且每次贴福字都少不了我,只要爷爷贴福字,我就会停下手中的事,去和他一起贴。今年也不例外,除夕一大早,爷爷手里拿了一堆福字,招呼我和他一起贴。我抓紧跑过去,爷爷把福字一一摊开,打算挑一张最大、最美丽的福字贴在我们家的大门上面。看着大大小小的福字,突然,一张大大的带着鲤鱼的大福字映入我的眼帘,这应当是最大的福字了吧?我对爷爷说:“爷爷,我们把这个大福字贴在大门上吧。”爷爷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打算贴了,要知道这贴在大门上的福字走过路过的邻居都能看到,因此肯定要贴得端端正正的才好。爷爷在前面帖,让我在后边帮他看着

3、,这可马虎不得,要是贴歪了可不行!我在后面指挥着爷爷:“爷爷,向右一点”“奥,好”“不对不对,再向左一点点,好,停。”就这样,我们把最大、最美丽的福字都贴在了我们的大门上了。爷爷走得远一些,又端详了一下,对我的指挥表示很满足。随后,我们把其余的福字一一贴在了门、窗、柜的上面。整座房子装饰得喜气洋洋,充溢了过年的气息。这就是我们这里过年最重要的风俗,当然,我也喜爱这个风俗。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2我的家乡在山西,在这里有许很多多的风俗习惯,非常好玩。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吃粽子,喝雄黄酒,戴花绳。而这些习俗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时候一次戴花绳的好玩经验了。那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

4、端午节,妈妈从街上买回很多五彩缤纷的花绳。花绳,又叫五彩丝,也叫五色丝,是由五种颜色的细绳编成的,很美丽。妈妈在我的手腕与脚腕上戴上花绳。许久后,我心生疑问,便对妈妈说:“妈妈,在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带这种花绳呢?”妈妈对我说:“古时候,这种绳子是由五种颜色的细绳编成的,并不像现在这么多颜色。而这五种颜色也代表着五行,据说可以避邪。”那时我不懂,又问:“妈妈,邪代表什么呀?”妈妈又说:“就是不好、不正义的东西,你长大就明白了呀!”“哦,原来是这样”端午节后的一天,下雨了,妈妈便把我的花绳丢在水泊之中了。我又不懂了:“那么美丽的花绳为什么要丢在脏水里呀!”妈妈说:“顺着水流走,代表着苦恼与忧愁都漂

5、走了。”“那我肯定会很快乐了。”“哈哈那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啊?好吧!”后来我们还吃了粽子,粽子里放着江米和红枣,还有花生米。吃的时候放点儿糖,甜丝丝的,可美味了。那种味道令人留恋,让人怀念。后来我才得知端午节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华民族风俗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许很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特别的意义,我们肯定要把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3“咚咚锵,咚咚锵,财神爷来咯”两只桨在“海浪”里翻腾,两条腿快速的前后翻飞这,就是我漂亮家乡的习俗划旱船。划旱船,顾名思义,就是在陆地上划船,“旱船”是依照船的轮廓而制成的木架子,然后在木架的

6、四周围上蓝色布帘,画上白白的波浪,仿佛小船在大海里披荆斩棘。通常是一位姑娘,从旱船底下的洞钻进去,手扶着船迈着碎步往前走。当然,每条“旱船”旁边都有一位右手摇蒲扇,左手扶桨的“艄公”,他一手比画着蒲扇,一手摇着桨,同时两人高声的唱着戏,一艘欢乐的“旱船”就动身啦!新年喜庆的“划旱船”活动起先了,整条街上挤满了围观的乡亲,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不喧闹!突然,乡亲们都不谋而合朝着一个方向张望“旱船”划过来啦!一个身穿红袍、面容姣好的姑娘站在“旱船”中,迈着欢快的碎步往前走,跟在她身后的艄公,一边用劲地舞着蒲扇往旱船帘子上扇风,一面划动着桨,旱船摇摇摆摆,如同在大海上航行,惟妙惟肖!这时,只见那艄公

7、扯开嗓子高声唱戏:“今年风调雨顺,哟哟”看喧闹的乡亲们和着艄公身后的乐团一起应声:“哟哟”同时锣鼓恰到好处地敲了起来:“咚咚锵!咚咚锵!”全部的声音交融在一起,非但不会让人感到杂乱,反而是那么和谐。那么铿锵有力!别有一番韵味。突然,艄公将蒲扇别在腰间,一手扶船,一手加大力度划桨,原来这是遇上“惊涛骇浪”了!“财神爷来咯,哟!哟!”艄公又一次响亮地唱了起来,乡亲们高亢的声音一唱一和:“哟哟”这不仅是家乡传统的习俗,更是人们在祈福,盼望着今年大丰收,风调雨顺。“财神爷来哟”随着旱船摇摇摆晃的远去,声音也慢慢散去,夕阳西下,小镇渐渐复原安静,但方才那高亢、激扬的歌声始终萦绕在乡亲们心中,陪伴他们起先

8、新的一年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4在刚刚过完的新年中,我的家乡有许多风俗,如:穿红衣服,贴春联,包饺子不过我最喜爱放鞭炮,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究竟是如何放鞭炮的吧!小年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在家乡的大街上买了很多鞭炮,如:转碟、大地红、飞车但我觉得最好玩的是大地红、魔术弹和飞天火箭。始终到除夕前一天,我都会间或出去放鞭炮。等到除夕晚上只剩了大地红、魔术弹和飞天火箭了。下面我来讲讲除夕晚上我放鞭炮的故事吧!那天晚上,月亮被云彩拦住了,风也很小,正是放鞭炮的好时机。我和爸爸拿着鞭炮走到了广场,打算起先放鞭炮。我们第一个放的是飞天火箭,爸爸把它插入雪堆,然后拿打火机把它的引火线点燃,只见它不停地向地面喷火花,突

9、然猛的一喷,“嗖”地一声飞得足有10米高,还喷出一大串火花,好看极了!放完飞天火箭后,我们又放了魔术弹。放它的方法和飞天火箭一样,只见它“砰”的一声向上喷出一串火花,足有15米高!而且一次喷的是绿色的火花,一次是红色的火花,我数了数,尽然一共喷了30下!爸爸一边看放鞭炮,一边讲道:“其实放鞭炮的由来有一个传闻。从前有一只怪物叫年,它每年的除夕都来吃人!有一年一个老人在除夕的晚上等年来了以后,那个老人放鞭炮把年吓跑了,从今年便不敢来了。”我算了算,这是我第7次听别人说这个传闻了!听完以后我改放了大地红,因为它的引火线很短,所以差一点炸到我!后来我发觉可以先用打火机点燃一根小树枝的尾端,再点燃引火

10、线。所以,做任何事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和好的技巧,才能把事情做好。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放鞭炮是它的风俗,可以烘托节日氛围,但是随着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应当削减放鞭炮,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家乡每天都拥有蓝天!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5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在福建周宁,在那个地方,我留下了许多的回忆,我最喜爱的就是正月十五。这里的正月十五不一般,这儿过得格外喧闹。你听说过“搬铁枝”吗?这可是我的家乡独特的风俗呢!先来介绍一下吧。搬铁枝又称台阁,是福建省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至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搬铁枝是将钢管或铁条焊接成

11、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每架铁枝高2至3米,上面可容纳5至7人表演。演员多为少儿,或坐或站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一些简洁情节和动作。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正月初七左右,各社居就忙起来了,制做铁架、选择服装、找演员、排练队形,整个社居都为正月十五做出了足够的打算,就盼着这天抓紧到来,好让整个周宁都活跃起来。到了正月十五,全县人民早早就吃过晚饭,打算观看游行表演,整个街上的霓虹灯都亮了,也点燃了全县人民的心。游行表演起先了,警车在前方开道,铁枝的两边有两条五米长的绳子,不让观众往前挤。台上的演员舞动着身躯,精致的妆容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迷人。铁枝花样许多,有“八仙过海”、“鲤鱼仙子”、“

12、郑和下西洋”这次搬铁枝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非鲤鱼仙子莫属啦!花苞缓缓上升,花瓣缓缓绽开,可以说这个荷花座是此次搬铁枝中最高科技的部分了。大家能看到“仙气十足”的童子可不单单是靠升降机,荷花座下也是玄机巧藏,设有烟雾和彩灯,这才使得荷花上升时间彩耀人、云烟氤氲。搬铁枝让人民感受到了热忱,也使正月十五过得更加喧闹。我也很想参与这样喧闹的活动,但年年开学都在正月十五前,只能看奶奶发来的图片艳羡别人了。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6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很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

13、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旺盛的朝气。这朝气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叹不已,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闻,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特别的吸人眼球,活灵活现,好像一条真龙悠闲地回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超群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闻的尊敬与憧憬。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

14、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夫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现在人人宠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非常探究,近其欣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历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非常稀有的宝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观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烈的心,对它恋恋不舍。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初二风俗的作文 篇7做事情做的疲惫的中年人,喜爱吃优雅的下午茶的中年人,工作一天回来的中年人,一提起

15、安吉的白茶,谁不是立即想到一杯碧绿、澄澈的白茶水,还有那淡淡的白茶香。每年的3月25日至清明节左右,是最喧闹的时候。这几天,远在外地的亲人都会赶回安吉采茶叶。凌晨五点,天还蒙蒙亮,正是人们睡觉的时候,但在这儿,家家户户都已经起床了。清幽的小路上时时常会闪过很多人影。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要去茶山上采茶的。我们这里的茶山,特殊多。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块“领地”。那些茶叶,全市淡绿色的。一些嫩绿的小芽在茶树的脚边生长,仿佛在寻求茶树的庇护。全部人都眼疾手快的采摘着,只剩下我们在旁边玩耍了。烘制茶叶可费时间和力气了,要打算上一个大的工具(茶扁),再把大家辛苦摘来的茶叶撒在上面,晾干后才能送上机器烘炒。炒好的茶叶要先挑渣,就是挑出那些有残缺的茶叶。刚刚炒好,大人们就如火如荼的干起来了。硕大的茶扁里的茶叶被分成了好几堆,大家的两只手是一刻也不得闲,总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抓,两只眼睛更是不会停下,抓来多少检查多少。茶叶就像一败涂地般往下掉。这边好的那边坏的尽然不会走错门。我把包装袋打开,弟弟塞入防潮剂,小姨和叔叔往袋子里装挑好的茶叶,妈妈给茶叶称重,外婆用工具把包装的口子封上大功告成了。然后包装好的茶叶就会有三个命运:一个是被我们卖掉,一个是拿出去送人,最终一个是自己喝了。咦,爷爷呢?原来是被我们遗忘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