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33117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生物名词解释简答整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地理学部分名词解释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的分布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P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各种因素。P5生态因子:环境是由许多因子组成,在环境因子中给予生物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P6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某一地段上各种生物有机体的有规律组合。P54优势种: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一般处于每一层中个体数量最多,并且有最大的盖度的种类。P60建群种:建群种是指群落主要层中的优势种类,它在个体数量上不一定最多,但有最大的盖度和最大的生物量。P60垂直结构:垂直

2、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垂直分化或称成层现象。P64原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生长过植物的地段,或者原来生长过植物,但被彻底地消灭了,没有保留下原有植物的传播体以及原有植物被影响下的土壤。P76次生裸地:次生裸地是指原来有植物生长的地段,后来原有的植物已被破坏而不存在,但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条件仍基本存在,甚至还残留原有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P76演替:演替是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它是生物动态中最重要的特征。P80生物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沿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的生物群的分布,称生物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P142生物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生物群的因水分差异而大体上按经度方向成带状依次

3、更替的现象称生物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P142种的分布区:种的分布区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充分地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P199间断分布区:分布区中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的气候障碍隔开成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各部分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而形成一种间断的分布区。P205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总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P239简答第一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通常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行为上的适应、形态上适应、生理机能上的适应P10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势分别为趋同进化、趋异进化P11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适应程度的不同可将植物

4、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P16根据植物开花对光照时间长短的不同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P17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状况将陆生植物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P23根据沉没在水中的程度,将水生植物分成哪三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P34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综合作用、主导因子的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第二章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群落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群落环境、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分类范围P54目前我国学者根据植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分成三种群落成员型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P60

5、库加金根据动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成三种群落成员型优势种、普通种、稀有种P60在裸地上,群落的形成要经过哪三个步骤侵移、定居、竞争P76群落的变化基本形式有三种季节性变化、年际变化、演替P77按裸地性质划分的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P80按基质性质划分的演替水生基质演替、旱生基质演替简述我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与依据原则: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把植物群落本身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又注意群落的生态关系。依据:1植物种类组成2外貌和结构3生态地理特征4动态特征P84植物群落分类系统有三个主要的单位即群丛、群系、植被型P85第三章简述热带雨林生物群基本特征1种类组成复杂: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成分最丰富多样

6、的生物群,很难找到优势种,科的优势现象代替了种的优势现象2外貌: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季相变化不明显。3结构复杂:除了乔木、灌木、草本三层外有寄生、附生等层间植物4雨林乔木的一些特征:具有高大而整齐的树干、树木力图伸高,树冠通常不大,树皮发育微弱、具有茎花现象,发育有板状根。5、雨林动物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P91简述温带草原生物群的基本特征1以丛生禾草和根茎禾草为植物优势种2植物生物量主要部分在地下3植物一般具有旱生结构4大多数动物是善于奔跑或穴居的类型5 聚集成群是草原动物的特征6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由于草原区水热条件的差异,根据草原植物生态外貌特点将草原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

7、原、荒漠草原陆地地带性生物群主要有哪些类型1、热带:热带雨林生物群、热带季雨林生物群、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热带荒漠生物群2、亚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灌丛生物群、亚热带荒漠生物群3、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温带草原生物群、温带荒漠生物群、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4、寒带:寒带苔原生物群试述欧亚大陆陆地生物群的水平分布规律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纬地地带系列:1、大陆东岸太平洋沿岸系列:苔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2、大陆西岸的大西洋系列:苔原-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荒漠-热带疏林-稀树草原-雨林3、大陆内部的西西伯利亚-中亚-阿拉伯系列:

8、苔原-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热带荒漠试述中国陆地生物群分布规律1、以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为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东南部为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生物群,西北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森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生物群。2、东南部森林区纬度地带性特别明显,从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夏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生物群3、西北部内陆地区,由于南部为青藏高原所占据,生物群的纬度地带性表现不完整,仅在新疆的温带荒漠地区有南北分异,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为温带荒漠生物群,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荒漠生物群。4、除上述生

9、物群的纬向变化外,由于受夏季东南季风的作用,生物群出现近似经度方向的更替。例如,大致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暖温带地区,从东到西,即从沿海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到内陆的干旱区,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生物群5、在我国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森林区域,生物群的经向差异远不如北方的显著,但在同一生物群类型范围内,仍有所不同。在东部亚热带,降水较多,旱季不明显,具有偏湿性的常绿阔叶林生物群;西部亚热带降水较少,干湿季分明,具有偏干性的常绿阔叶林生物群。热带东部以半常绿季雨林生物群为主,局部湿润生境有湿润雨林生物群;热带西部则为偏干性的半常绿季雨林生物群第四章水域生物群一般分为哪四种生态类群漂浮生物、浮游生物、自

10、游生物、底栖生物举例说明间断分布的成因1自然条件变化 2生物的分散迁移及在原来分布区内死亡 3陆地下沉 4大陆漂移5跳跃式传播 6人为影响第七章简述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1使用价值(作为生物资源的生物的使用价值)包括比较容易察觉和衡量的直接价值和难以直接用货币形式表现的间接价值。2选择价值(使未来对使用生物的选择成为可能)有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后代人就再没有机会利用或在各种可能性中加以选择因此必须注意保护。简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1、物种高度丰富2、特有属、种繁多,其中不少还是古老的孑遗物种3、生物区系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

11、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5、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多彩6、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复杂多样土壤地理学部分名词解释土体构型:土壤剖面中的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统称为土壤剖面构造或土体构型。P4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的能力。P9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指的是只发生物理变化,未发生化学变化的造石矿物。P23(老师整理)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称为土壤次生矿物,它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P29土壤质地:自然土壤的矿物质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P40 土壤中各

12、粒级等配合比例叫土壤质地(老师整理)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土壤动植物残体及土壤腐殖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简单有机化合物,以至最终被彻底分解成无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矿质化过程。P48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他们经常是互相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方式称为土壤结构。P57土水势:土水势是指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系统移动到与它温度相同而处于参比状态的水池时所作的功。P83灰化过程:土壤形成中的灰化作用,是指在土体表层(特别是亚表层)SiO2的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与沉积的过程。P164黏化过程:土壤形成过程中的黏化过程,是指土体中黏土

13、矿物、次生层状硅酸盐的生成和聚积过程。P165富铁铝化过程:土壤形成中的富铁铝化过程,是指土体中脱硅、富铁铝氧化物过程。钙化过程:土壤形成过程中的钙化过程,是指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碱化过程:碱化过程是指由于土壤中强碱弱酸盐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相对富集,导致土壤溶液中的Na+进入土壤胶体交换出一定量钙离子、镁离子和铵离子等的过程。土壤分类:土壤分类是在深入研究土壤发生、土壤个体发育、土壤系统发育与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土壤不同发育阶段所形成的物质组成和特征,对土壤圈中各异的土壤个体所做的科学区分。简答粘土矿物包括哪三种类型高岭石类、蒙脱石类、水云母类土壤腐殖质类型胡敏酸、富里酸有机质的

14、CN为什么会影响矿质化作用微生物的C/N比是5/1,而微生物吸收一份C消耗20份C。最适宜的有机质C/N比是25/1,假如有大于25/1这种有机残体进入土壤由于C比较多,供微生物消耗的碳多,微生物繁殖快,消耗和吸收C的同时,也吸收N以造自身,而且比例一定是5/1但是N又少,只好从土壤中吸收氮,因而和作物争氮。简述土壤质地对肥力的影响砂土由于砂粒占优势,土壤中大的孔隙多,毛管孔隙少,因此砂土的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旱的威胁,对于农业生产,砂土由于通气透水性好,有机质分解迅速彻底,不易积累,所以保肥力弱,漏水漏肥,但春季升温快,发苗早,易耕作,适耕期长,供肥快

15、。粘土由于孔径细小,毛管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强,保肥性能也强,因通气性差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有利于积累,养分会计师丰富,粘土的热容量大,温度变化迟缓,特别是春季温度上升慢,影响幼苗生长,不易耕作,适耕期短。壤土砂、粉、粘粒含量适中,因此不仅通气透水性能好,而且蓄水、保肥、供肥性能强,温度稳定耕作性能好。简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1、 形成条件:要有胶结物和促使胶结的力2、形成过程:第一阶段,原生或次生矿物经范德华引力、库伦引力或植物根压相互粘结、凝聚成原生微团聚体;第二阶段,微团聚体再经过有机或无机胶结物质的凝聚或复合,才能聚合为在水中不易分散破坏的微团聚体;第三阶段,这种微团聚体之间,再添添充胶结物质而成为团聚体。简述土壤结构类型,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1、结构类型:单粒状结构、团粒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大块结构2、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的总孔隙度可高达55%,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比例适中且在土壤中分布均匀。3、解决了土壤透水性与蓄水性的矛盾。在土壤团粒之间为非毛管孔隙,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而在团粒内部的为毛管孔隙,使土壤具有良好的吸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