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31850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倒悬推拿疗法基础知识、治疗原理及治疗范围倒悬推拿疗法是在人体的逆向体位下,施以推拿的各种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自重牵引下进行手法治疗,能尽可能放松肌肉、关节,缓解疼痛,松解神经根周围组织粘连,改变神经的感觉及运动功能,调整人体脊柱平衡,还能调理人体内分泌,协调内脏功能。我们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倒悬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及内脏下垂均具有较好疗效。治疗范围:、颈椎小关节紊乱、胸椎后关节错缝、腰椎后关节错缝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耻骨联合错缝、扁胛提肌损伤、肩关节周围炎1、颈椎病23、环枢关节错缝45、腰椎间盘突出症67、腰椎滑脱症89、骶髂关节错缝1011、落枕1213、胸胁迸伤14

2、15、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16、肩胛间综合症18 、腰骶关节扭伤20 、腰肌劳损22 、胃下垂、肾下垂17、急性腰扭伤19、骶髂关节损伤21、梨状肌综合症23、脱肛2425、子宫脱垂二、临床禁忌症1、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使用手法有可能加重脊髓损伤的程度。2、结核菌、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运动器官疾病,如颈椎结核,腰椎结核等。3、关节与骨月中瘤患者4、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有出血及血栓倾向的患者,如脑出血、血友病等。5、严重心、脑、肺等器官疾病。6、高血压病患者。7、冠心病患者。8、心律失常患者。9、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0、妇女在妊娠期、月经期。11、严重哮喘患者。12、严

3、重甲亢患者。三、倒悬器具的要求1、倒悬牵引器具要求是正规厂家制造出厂的。如湖北健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KQ-IV型多功能倒悬牵引床。2、各种操作功能正常。3、足部捆扎系带要牢固、舒适、使患者在倒悬体位下能坚持一段时间。四、注意事项1、诊断要明确:倒悬牵引推拿治疗前一定要诊断明确,一定要排除本法治疗的禁忌症,不可盲目施术。2、治疗时要精力集中:本法治疗中,术者要精力集中,避免谈笑,不可漫不经心,不负责任。3、医、患体位要适当:患者的体位要求肌肉放松,能坚持一定治疗时间,便于医者手法操作;医者的体位要求有利于手法操作,做到意到,身到、手法到,即“手随心转,法从手出”。4、手法运用要准确:根据不

4、同病症选择合理手法,操作运动关节类手法,要在被操作关节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5、手法力量要适当:手法操作时力量不可过大,否则容易引起副作用,但力量也不可过小,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而决定力量大小。6、推拿的时间要灵活掌握: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体质,年龄和部位,要掌握好妥当的时间。7、医者保持操作卫生:医者要保持个人卫生,勤剪指甲,操作时不可配带戒指或其他装饰品。8、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初次做倒悬牵引推拿时,患者有顾虑及恐惧心理,应做好思想工作,打消患者顾虑,取得患者配合。9、初诊患者测量血压:首次预备进行倒悬牵引推拿的患者在治疗前一定要测血压,血压偏高者,不宜作此项治疗。10、系带松紧要适度:捆扎的

5、系带要扎紧,防止滑脱,但也不能捆扎太紧,以免引起疼痛等情况的发生。11、密切观察患者:在倒悬牵引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如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虚汗出,心慌等不适应及时停止治疗,施行救治。五、异常情况倒悬推拿疗法应是一种安全,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但若出现对适应症掌握不足、误诊、手法操作不当、病人体位不适或精神过于紧张时,可发生一些异常情况。其中较为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H薪1、晕厥症状:病人在接受倒悬推拿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眼花,胸闷不舒,恶心,甚者可发生四肢厥冷,出冷汗,惊厥等症状。发生原因:1、病人精神过度紧张。2 、病人体质过度虚弱。3 、治疗时病人体位不合适

6、。4 、医者倒悬推拿时手法操作过重,过强。5 、病人治疗时间过长或正值饥饿状态。处理:1 、立即停止治疗,将患者从倒悬位平放回头稍低位。2 、轻者静卧倒片刻,给病人喂服糖水(糖尿病患者除外)或温开水。3 、病情严重者可掐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以醒神开窍。4 、必要时应配合其他综合急救措施。预防:1 、对初次接受倒悬推拿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应事先做好解释工作,打消病人的思想顾虑。2 、捆扎之处不宜太紧,以免局部疼痛影响患者情绪。3 、医者手法刺激不宜过强,治疗时间不宜过长。4 、医者掌握好适应症。5 、对饥饿患者,应待进食后,再进行推拿治疗。6、保持治疗室内的空气流通。2、疼痛症状:病人经过倒

7、悬旋转推拿后,特别是初次接受该治疗方法的病人,局部皮肤出现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产生原因:1 、医者治疗操作技术不熟练。2 、悬吊捆结之处太紧,时间又较长。3 、局部施术时间长,手法刺激过量。处理:1 、症状较轻者,不需要作特别处理,短时间内症状即可自行消失。2 、若疼痛较为剧烈者,可在局部施行轻柔的按法,揉法,摩法,或进行湿热敷。预防:1 、初次接受此种治疗方法的病者,应在治疗手法上选取刺激较轻的手法,刺激时间不宜过长。2 、悬吊时捆扎不宜过紧。3 、局部施治时间不宜过长。3、骨折症状:在施行手法时,特别在做运动关节类手法或较强烈的刺激手法时,突然出现局部剧痛,运动障碍等症状,发生骨折现象

8、。发生原因:1 、诊断有误,患者已有恶性骨质病复,如结核、肿瘤。2 、已有骨折的假性愈治。3 、老年骨质疏松症。4 、手法操作时,体位选择不当。5 、手法使用力量过大或用力过猛,生硬粗暴,运动幅度过大。处理:1 、立即停止手法操作。2 、制动,临时包扎,固定。3 、作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4 、根据X线所示作针对性整复和固定。预防:1 、手法治疗前,明确诊断,必要时先X线检查,排除骨折,结核,肿瘤及骨质疏松等骨质病变。2 、作被动性运动必须在关节生理范围内进行,幅度由小到大,不可粗暴。3 、老年病者,手法操作时压力不可过大。4 、体位选择必顺适当,有利于手法操作。本文摘抄自严金林教授倒悬推拿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