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300565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学习记忆口诀01在初中物理中,有些知识,学生只知道它们的结果而不知道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例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靠机械记忆,还有一些规律,尽管学生可以推导出它们,但推导这些规律常常比较烦琐,容易出错,实践表明,把一些物理知识中枯燥、复杂的难点考点编成生动活泼的口诀,并在解题时灵活地运用它们,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个口诀及其意义。口诀一:筷子和树同长高;空中角度总是大。意义:研究光在界面的折射规律时,无论是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筷子),还是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树),折射所成的虚像都在物体的上方;无论光是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还是光从

2、其他介质中斜射人空气中,光在空气中的角度(无论是人射角还是折射角)都比在其他介质中的角度(无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大。口诀二:平等放大都正虚,照小幻大皆倒实。意义:平面镜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像,放大镜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照相机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口诀三: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意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当物体放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外成像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距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反之,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像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注:此口诀在解答有关照相机和幻灯机的物、像调整等问题时非常有效)口诀四:(l)P点分放大缩小,F点分虚实倒正。(2)远照相,中幻

3、灯,焦点以内放大镜。意义:研究凸透镜成像时,把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位置分为三个区域:远(2倍的焦距之外即p点以外)、中间(l倍的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即p点和F点之间)和焦点以内(即F点以内)。(l)当物体在P点以内成像都是放大的,在p点以外都是缩小的,P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但在P点成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当物体在F点以内成像都是正立的虚像,在F点以外成像都是倒立的实像,F点是成像虚实、倒正像的分界点,但在F点不能成像。(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大于2倍的焦距即尸点以外)时,成像的规律就像照相机一样,即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像在1倍的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处于中间(

4、在1倍的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即p点和F点之间)时,成像的规律就像幻灯机一样,即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像在2倍的焦距以外);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即F点以内)时,成像的规律就像放大镜一样,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口诀五:熔汽升华都吸热;双凝液化皆放热。意义:熔化、汽化、升华都要吸热;凝固、凝华、液化都是放热。口诀六:(1)加长重,减短重;(2)外长轻,内短轻。意义:当不等臂杠杆两端悬挂有重物且平衡时: (l)如果在它的两重物上再各加上等重的物体(或加上等大的力),那么杠杆就变得不平衡了,力臂长的那一端将下垂;反之,如果在它的两重物上各减去等重的物体(或减去等大的力),那么杠杆也变得不平衡了

5、,力臂短的那一端将下垂。(2)如果将两端的重物都向支点外移动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就变得不平衡了,力臂长的那一端将上翘;反之,如果将两端的重物都向支点内移动相同的距离,那么杠杆也变得不平衡了,力臂短的那一端将上翘。口诀七:奇动偶定。意义:在研究有关滑轮组的绳子绕法问题时,如果重物和动滑轮由奇数段绳子承担,那么环绕滑轮的绳子的内端点就连在动滑轮上;如果重物和动滑轮由偶数段绳子承担,那么环绕滑轮组的绳子的内端点就连在定滑轮上。口诀八:上面重下面压,柱形重压恰相等,液压只依密和深。意义:在讨论三种容器(上表面大于下底面的容器即上粗下细的容器、上表面等于下底面的容器即柱形容器、上表面小于下底面的容器即上

6、细下粗的容器)中的所盛液体重力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时,所盛液体重力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大小关系就像上表面和下底面的大小关系(上表面相对应于所盛液体重力、下底面相对应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如果上表面大于下底面,那么所盛液体重力就大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如果上表面等于下底面,那么所盛液体重力就等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如果上表面小于下底面,则所盛液体重力就小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压只依密和深”意味着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所盛液体的多少无关,仅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口诀九:轮船江海游,浮力排水量不变,船上浮。意义:当轮船从江河开到海里时,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质

7、量也不变,轮船上浮一些;反之,当轮船从大海开到江河里时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质量也不变,轮船下沉一些。口诀十:容大吸热升温慢;容小升温吸热少。意义:比热容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速度较慢,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升高速度较快;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少。初中物理学习记忆口诀02声现象1声音的传播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通常声速340m/s,声速固中比液快。2声音的特性声音特性三种,音调、响度、音色。物体振动快慢,对应音调高低。每秒振动(次数)频率,频率单位赫兹(H

8、z)。人耳听见范围,20到20000Hz。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响度。不同声音区分,声波不同音色。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工作声音,干扰听音声音,都是常见噪声。声音等级分贝(dB),刚听弱声为0。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超70(dB)。保证休息睡眠,声音不超50(dB)。减弱噪声三阶段,声源、传播和人耳。声的利用有两类,传递信息和能量。光现象1光的传播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C=3105km/s=3108km/s。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2光的反射法线通过入射点,虚

9、线垂直反射面。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物像到镜距相等,它们连线垂镜面。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4光的折射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5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色散七色光。色光三原红绿蓝,颜料三原红蓝黄。红色物体反红光,其它色光都吸收。没有反射光进眼,看到一片是黑色。所有色光

10、都反射,呈现白色该物体。所有色光全吸收,呈现黑色是物体。所有色光能透过,无色透明此物体。6看不见的光红光外面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利用红外夜视仪,常用还有遥控器。紫光外面紫外线,有助人体合成D(维生素)。紫外线杀微生物,还使荧光物发光。透镜及其应用1透镜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凹透镜。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示)。2生活中的透镜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

11、焦)距间成像。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物移近,像移远,同时像还要变大。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焦距外成像。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物体位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见像。透过透镜看物体,正立放大一虚像。物体与像处同侧,此例用在放大镜。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讲解: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在一倍焦距内“uf”。 成虚像,物休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2fuf时,成放大的实像。没有缩小的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没有倒立的虚像。4眼睛和眼镜近视眼晶状体厚,看清近处看不清远。远光成像视网膜前,戴凹透镜恢复正常。远视眼

12、晶状体薄,看清远处看不清近。近光成像视网膜厚,戴凸透镜调清光。眼睛近点10cm,明视距离25cm。物态变化1温度计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2温度计的使用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读数:仰读偏小俯偏大。3熔化和凝固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4汽化和液化汽化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13、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液化气态变液称液化,液化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能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液化现象要放热,雾、露、白气是液化。5升华和凝华固态变气是升华,气态变固是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樟脑变小因升华。紫碘微热便升华,凝华雪霜和雾淞。电流和电路1电荷摩擦起电分电荷,电荷电性分两种。毛皮橡胶橡带负,丝绸玻璃玻带正。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看到排斥的现象,电荷电性肯定同。元电荷:带的电荷16,乘以10的-19方。2电流方向形成电流有规定,电荷定向之移动。正电移动的方向,规定电流的方向。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电子方向电流反。3串联和并联串联电

14、路首尾相连为串联,串联电路一条路。一个开关控全部,位置不同控相同。所有电器互(相)影响,一个停止都停止。并联电路头头连,尾尾连,并列两点为并联。电器独立能工作,互不影响是特点。并联电路几条路,总关控全支控支。4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寻找接线多线柱,串并关系要分清。一画支路二并联,再画干路和电源。元件符号要标清,画完对应要检查。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按图连接要注意,一连支路二并联。三连干路和电源,四再添加电压表。6设计电路设计先画电路图,开关位置是关键。开关控谁跟谁串,通常闭合电灯亮。所有电器都控制,开关一定在干路。任一开关闭合后,铃响铃定在干路。7电流的强弱电流表电流表,测电流,测谁电流跟谁串。

15、“+”进“-”出右偏转,左转线柱定接反。禁止直接连电源,短路烧毁电流表。读数首先看量程,再看最小刻度值。量程选用06A,002A一小格。量程选用3安培,一小格为01A。8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串联电流之关系,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并联电流之特点,总流等于支流和,I=I1+I2。电压、电阻1电压表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通常先画连电路,最后添加电压表。量程选用3V,01伏一小格。量程选用15V,一小格为05(V)。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1=U2=U。3电阻导体阻电叫电阻,电阻符号是R。电阻单位是欧姆,欧姆符号。决定电阻三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不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它无关系。受到影响是温度,通常计算不考虑。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谁电流跟谁串。一上一下连接线,关键是看连下线。左连右移电阻变大,右连右移电阻变小。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及其运用欧姆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