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入馔成佳肴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529957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入馔成佳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茶叶入馔成佳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茶叶入馔成佳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叶入馔成佳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入馔成佳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叶入馔成佳肴以茶为菜,古已有之。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发现茶时,当时的 人是把它当作食用的。所以在我国民间不少地方称茶叶为“茶米”, 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茶的原产地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一直认 为,祖先的最初食物是茶与米的结合,因此云南省纳西族老人临终前, 亲属要把茶叶和米放入其口中。据专家研究,茶音是从粥音中分化出 来的,而且原始茶为粥羹状食物,从而进一步推断:茶、粥原为同物。 1982年绍兴出土了三件铸有铭文的东周铜器,其中用来煮茶的汤鼎 的铭文中有“涂”字,当时“涂”就是“茶”音,专家认为:“涂” 就是“茶”。铭文中有“宏良圣婿”之说,即茶肴。茶叶有很高的营 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吃茶比喝茶

2、水摄取的营养更多,因而茶叶入馔日 渐风行。茶肴是中国烹饪中一枝清灵的奇葩。茶叶做饭菜,有以茶叶为主 料的,但更多的是作为配料熏、腌、蒸、炸、炒、煮、拌。厨师或将 茶叶碾成粉末融入菜中,取其茶香清雅;或将茶水烧菜,取其色香悠 久;或直接爆香炒菜,化解油腻,而茶韵犹存。直接用茶叶作主料的菜,最有名的是安徽“炸雀舌”。安徽黄山 毛峰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茶叶片小而尖,似雀舌。将这绿茶发好, 裹以鸡蛋和淀粉制成的糊,投入油锅中炸好后放入花椒盐即成。这道 菜放在小瓷碟中,精致玲珑,入口则雀舌细嫩,清香廿美。云南省基 诺族的“凉拌茶叶”也是用茶叶作主料,把新鲜的茶叶放进锅里煮熟 捞起晾干,佐以辣椒油、大蒜

3、泥,加入清泉水即食。浙江菜“龙井虾 仁”,不好说何为主料,何为配料,盘中的虾、茶,一白一青,对比 强烈。“虾仁玉白鲜嫩,茶芽碧绿清香”,色丽味美。1972年美国 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设宴招待,尼克松一尝,赞不绝 口,不由自主地说:“是否还来一盘”。用茶叶熏的菜最多。其中的茶菜有:四川菜“樟茶鸭子”,广东 的“茶香鸡”和“香茶鸡”,安徽“毛峰熏鲥鱼”。各地学习以上名 菜的烹饪法,派生出各种茶叶熏鸡、茶叶熏鸭、茶叶熏鱼等茶菜。熏 樟茶鸭子的茶叶是上等的沱茶或竹叶青茶。把熟的肥鸭入熏炉用茶叶、 樟树叶熏过,出炉后入笼蒸,再下油锅炸。此菜色红油亮,肥而不腻, 鲜嫩香脆,茶香四溢。茶香鸡及香

4、茶鸡,都是香茶熏成,但用的茶叶 不同,鸡的味道也就不同。茶香鸡用广东的水仙茶直接熏成枣红色, 肉嫩味醇;香茶鸡用福建的茉莉花茶加曲酒置于精卤水浸鸡,再用白 糖熏制成金黄色,味中带有一股茉莉花茶的淡雅清香。毛峰熏鲥鱼, 选用中国茶中极品黄山毛峰熏成,金鳞玉脂,油亮发光,细嫩鲜美, 茶香十足。腌就是浸,用茶水腌鸡鸭鱼肉,待茶水浸入肉内再制成各 种茶菜。茶叶浸出的名菜是“童子敬观音”。观音是指中国十大名茶 之一的铁观音,童子就是童子鸡。一斤多重的童子鸡放入铁观音茶水 中浸泡12小时,待茶液渗入童子鸡后卤成,吃时有茶叶的甘味。蒸茶菜中有茉莉花茶蒸桂鱼。把桂鱼放在蒸架上,朝上那面盖薄 膜纸,下面空出的地

5、方摆茉莉花茶,让花茶蒸气渐入鱼身而香不外溢。 上桌时茶香扑鼻,鱼腥尽解,食得鱼真味的同时,满口茶香。用极品 乌龙茶蒸出的猪肘,茶香浓郁,味道醇厚。制作乌龙猪肘并不难,把 浸湿的乌龙茶包在纱布中与猪肘一起蒸酥,再将猪肘放入锅中放盐和 味精把汁烧干即可。炸,把茶叶剁碎或整茶拌入鸡蛋、淀粉制成浆糊,裹住要炸的菜。 炸出的茶菜酥脆,色泽鲜艳,香中有茶味。如茶叶炸肉,肥而不腻; 炸出的茶叶虾,风味独特,是下酒的好菜。炒,大多用茶汁,也有把泡好的茶叶连茶汤一起倒入锅中炒菜的, 有茶炒腰花等各种各样的炒茶菜。有名的台湾乌龙肉丝,就是在肉丝 快炒熟时,把泡开的乌龙茶汤连茶叶一起倒入翻炒而成,香醇诱人。 极品碧螺春炒银鱼,绿白相间,肥美鲜嫩。茶叶炒出的鸡蛋色彩艳丽, 悦目爽口。用中国十大名茶祁门红茶炒出的鸡丁,色泽红润而富有光 泽,那红茶带甜味的香质在鸡丁中清鲜持久。煮也就是炖,包括烧、焖,做法是按一定的比例,把茶叶和要煮 物同放进锅内加水煮,也有用茶水煮的。煮出的鸡、鸭、鱼,肉嫩茶 香,回味悠久;煮出的猪肉、排骨、牛肉,味道鲜美。用茶水煮出的 大米饭,营养价值高,除了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肠道传染病、牙齿 疾病外,还能祛风清热,防治中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