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30056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优工程优秀教研活动案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大班额实施小组有效合作的教研活动案例李高中心学校古城小学高毅青一、活动背景与主题1、背景说明: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 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适时有效的给予引导 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 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 都越来越重视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之间对于某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相互 交换意见,交流思想,交流多了,师生关系自然也就和谐了,课堂教 学会逐渐活起来,学生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我们在实际 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也会遇到一些操作起来有很大难度的问 题,这也

2、是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班额过大的班级弱势所在。在实践中以 下几个方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第一,对于班额大的班级,我们经常会为学生的合理分组和座位安排绞尽脑汁。我们现在的班级教学,大多是教室小学生多,分组排 座时占用的空间更大,学生只能更拥挤得坐在一起,根本没有足够的 空间进行交流。第二,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上,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调控。以前, 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整齐地坐在课桌前, 有走神的,有做小动作的, 我们都可以一目了然, 但现在这些问题我们就难以发现,更难以调控C第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切实有效难以衡量。小组合作学 习重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但在小组内是否所有的成员都参与 学习了,学生彼此

3、之间能交给他人多少知识,一节课下来,小组内到 底有哪些学生真正把知识学会了,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都是难以衡 量的。2、活动主题:立足大班额,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二、活动设计与实施1、活动的设计活动的主题:立足大班额,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活动方式:案例研究基本流程:呈现案例一一讨论分析一一总结得失2、实施过程准备阶段:任教大班额年级的教师就周长的认识,上一节公 开课。3、研讨阶段:呈现案例:教学实例: 周长的认识片段:第一步:教师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测量学具袋里图形的周长(每个合作小组一个学具袋,学具袋 装有一片纸质的树叶卡片,一张圆形卡片,一张三角形卡片,一把直

4、尺,一副软皮尺,一根线) 把测量的结果填入记录中(需要计算的写出计算过程)。图形选择的测量工具周长树叶卡片 圆形卡片三角形卡片第二步:学生分成 4 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 开始尝试探索, 先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再动手寻找测量周长的方法, 其中 2 名学生合作进行测量, 1 人检查, 1 人记录,分工明确。(所有听课的教师也很感兴趣开始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 对于树叶 和圆形卡片, 大部分小组的学生开始直接选用皮尺围一围, 直接测量, 写出结果,对于三角形的周长有的小组学生用软皮尺围一围测量,也 有用直尺一边一边的量,最后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我们听课的教师 同时也注意到学生测量树

5、叶和圆形图片的周长时误差较大,足足有 3 厘米之长。)2 分钟过去了,教师还在巡视观察学生合作的情况,教室里的空 间真的很紧张,只能侧着身子在里面指导着几个小组的操作。又过了 一分钟,教师看看学生的情况基本还是刚才的状态,于是启发到:同 学们我们的学具袋里还有一根棉线,除了你们的测量方法外,能不能 想办法把棉线也用上,再来测量测量周长?小组可以讨论一下,试一 试,注意要完善一下自己的表格。大约又过了 1 分钟,小组合作活动 基本完成。第三步:学生开始汇报展示小组合作情况, 8 个小组,教师选择 了 4 个有代表性的小组说说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及其测量方法,小组 汇报员汇报,不完善的地方组员可以补

6、充说明, 4 个小组雷同的地方 可以不重复发表,不同观点可以补充说明。凡是有价值的回答可获得 小红星一颗或笑脸一枚。教师又追问,看到这 4 个组的不同答案,你们想说点什么?学生 1 质疑:同样的图片,周长的大小怎么不一样呢?学生 2 :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周长就不一样。学生 3 :不对,图形是一样的,周长应该一样,测量方法不应该 影响周长的大小。师质疑:你们认为谁说的对?那咱们这 4 个小组竟然有 3 厘米的 误差会是什么原因呢?第四步:请第一展示小组上台演示自己测量周长的过程,这次在 教师的规范指导下让学生再次探究操作,台下同学认真观察并进行评 价学生的测量情况,找出问题,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测量

7、时 2 位要合作 好,一人按牢, 1 人检查要看清刻度,从起点绕圆或树叶一周,要密 贴边沿,再重新回到起点,这个封闭图形一周就是周长,否则不规范 合作和操作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最后由各小组总结本组的学习情况, 成绩与不足。 第五步教师又一次启发:圆的周长利用现有的学具测量你还能想出其 他的办法测量吗?一个学生在讲台前演示,在圆上做出标记用在直尺 上用滚动一周的方法测出圆的周长。通过学生评价并认识到用滚动化 曲为直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三、活动分析与启示 大班额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设计的如此周密实属不易,可以看出这段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的,成功之处就是:1、教师掌握了合作要领,恰当的分组。小组合作学

8、习是一种有 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小组由 4 人组成,便于管理,对 于大班额的分组,小组人数切记不易过多,根据班级座位的变动,可 以随时进行动态管理。 这位教师采取的是异质分组的办法 (小组成员的 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等不尽相同,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 做到优势互补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掌 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和做好小组汇报;“记录员”记录小 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 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探究,在小组长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 ),若经过争论后大

9、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 报时提交全班讨论。2、教师给了学生明确的方法,提供了足够的合作时间。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明确学习目标,更 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很多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 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掌握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教 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时,不怕暴露学生问题,不 是二、 三分钟就让学生草草收场, 汇报结果, 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

10、论、交流,质疑,再探究,保证学 生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3、教师及时组织评价和交流,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各小组进行学习汇报、 交流、评价。由合作小组的组长汇报,其它成员作补充,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时公平、公正、客观,既肯定成绩、 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小组汇报、交流、评价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质疑,通过适时点拨,规范操作,归纳提升,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这样通过小组间的学习汇报、交流,能弥补小组学习上的不足,有利于

11、小组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通过小组间和教师的评价,能培养学 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评价观。通过评价还可以激 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班额学生多,难控制,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显得尤 为重要,整节课可以很清晰地感到教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格 外重视。在小组讨论交流中,要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要求 1 人先 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 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仅停留在明白的层面上还不够,还 要听懂,思考发言人的观点是否正确, 说理是否有据, 叙事是否合理, 说明是否恰当、准确,思考自己是否能从中生成新的观点

12、等,同时眼 睛要注视他们。因为这样便于集中精力,听明白讲话的内容,同时便 于互动。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倾听的习惯,而 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老师还注重表情示意的习惯和文明反 馈的习惯培养。倾听中,若听懂了发言人的话,善意的点点头或笑一 下或给一个眼神等都行。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或做一个苦脸状等都可 以。大家可以观察这些表情反馈所讲的内容学生是否听懂。学生也可 以从大家的表情中知晓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同学相符,从互相倾听的过 程中,碰撞出更多的思路或观点。倾听既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那么 倾听完后,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文明地反馈自己的观点,当别人 的观点与自己不相符时,要以文明

13、协商的口吻来反馈。如:“我以 为 ”,“我的看法是 ”,切不可在私下交头接耳,大声说话。4、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适时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 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 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 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 不是更清闲了, 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 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 学习能始终卓有

14、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 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 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 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 适时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新课程对老师介入 学生的讨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老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 随时掌握他们“困难的解决”和“问题的提出”的情况如何,进展怎样,及 时掌握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无论老师何时介入学生的讨论,都要定 位于为学生更好地搞好合作学习上,而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表面圆满 而剥夺学生通过合作尝试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让学

15、生按照老师预设 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因此,切记不要将“暗示”作为秘密武器,介 入过早,未能让学生充分合作,就被老师牵到预定的轨道。作为教师 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 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 质。5、教师的激励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教师采用适合本班的评价手段,坚持“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把握加分层次化。采用堂堂有评价,人人被评价,组组互评价的 方式,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采用评价的 方式课堂每答对一项得一分,赢得一个红星,红星榜放在教室的显著 位置上,评价结果形象化,然后评选日冠军、周

16、冠军、月冠军。6、小组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 学生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负有个体责任; 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 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并设法提高其有效性。四、问题与反思通过大班额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和研究我们虽 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一些困惑和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其中主要的困惑和问题是: 、由于班额过大,在学生合作时要想关注每一个小组是不可能 的,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怎样才能关注全体是我下一步要研究的主 题。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