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30018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焚膏继晷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司马光惜书的故事 ,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8 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

2、典。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朱熹读书法的故事 ,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9、勤学苦读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

3、的景象。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一、 说说你读过那些书。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五、熟练背诵课文。六、总结。板书设计 勤学苦读 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10、劝学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学准备

4、:故事教学过程:一、 诗人孟郊简介。唐代诗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二、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三、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七、天一阁明朝-范钦。 板书设计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