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277689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 A动力触探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A.1 概述A.1.1 校准对象:动力触探仪A.1.2 校准用标准器:电子秤、游标卡尺等A.1.2校准依据:依据JJF (桂)XX-202X动力触探仪校准规范A.1.3校准方法:按照JJF (桂)XX-202X动力触探仪校准规范规定的校准 项目和校准方法,对动力触探仪进行校准。A.2 击锤锤重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2.1 测量模型 以轻型动力触探仪为例,动力触探仪击锤锤重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5 二 10 m式中:5 动力触探仪击锤锤重示值误差,kg;m 击锤锤重三次测得值的平均值,kg;A.2.2 不确定度传播率u 2 (5 ) = c

2、2U 2(m)c式中,灵敏系数:c =a /a =15mA.2.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A.2.3.1电子秤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1采用B类方法评定。电子秤的分辨力为10g,半宽区间a =5g,假设为均分布,k = :3, u = a / k = 2.89gmlA.2.3.2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m2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包含了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分量,为避免重复计算,取二者较大者。因为击锤质量是非常稳定的,示值重复 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很小,故只需考虑u即可。m1A.2.3.3电子秤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采用 B 类方法评定。以轻型动力触探仪为例

3、,在 10kg 附近,电子秤的最大 允许误差为10g,半宽区间a =10g,假设为均匀分布,k =.3, u = a/k = 5.78gm 3A.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由于各分量彼此独立不相关,则击锤锤重示值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 (6 ) = u(m) =、;u2 + u2 =*2892 + 5.782 =6.5 gcml m 3A. 2. 5扩展不确定度计算取包含因子k =2,则击锤锤重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 = k - u (6 ) = 2x 6.5c=13 gA.3探杆直径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3.1 测量模型 以轻型动力触探仪为例,动力触探仪探杆直径示值误差

4、的计算公式:A = 25 - d式中:A 动力触探仪探杆直径示值误差,mm;d 一探杆直径2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mm;A.3.2不确定度传播率u 2 (A) = c 2u2 (d )c式中,灵敏系数:c =a /a =-1AdA.3.3标准不确定度评定A.3.3.1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dl采用B类方法评定。游标卡尺分辨力为0.1mm,半宽区间a =0.05mm,假设 为均匀分布,k = 3, u = a / k = 0.029mm。d 1A.3.3.2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d2采用 A 类方法评定。因测量次数较少,故标准偏差采用极差法计算。测量次 数为2次,查表

5、可知,极差系数C = 1.13。根据实验数据,极差R = 0.15mm, u = R /C = 0.13mm。d2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包含了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分量,为避免重复计算,取二者较大者。故只需考虑 u 即可。d2A.3.3.3游标卡尺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d3采用B类方法评定。游标卡尺的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土 0.1mm,半宽区间a=0.1mm,假设为均匀分布,k =、3 , u = a/k = 0.06 mm。d 3A.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由于各分量彼此独立不相关,则探杆直径示值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 (A) = u(d) = u2 + u2 = J0.132 + 0.062 =0.14 mmcd 2d 3A.3.5扩展不确定度计算取包含因子 k =2,则探杆直径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 = k - u (A) = 2 x 0.14 =0.28 mm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