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26475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 试 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2答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卷(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以物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正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各种

2、各样的消费模式,其中有一种消费模式被称为时尚消费。这种消费是一种把时尚作为消费的对象,按照商业逻辑通过资本运作发挥时尚的消费潜能,最终满足大众追求时尚、享受时尚美的需求的消费方式。时尚预示着前沿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时尚特有的追逐心理促成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广,当时尚作为一种消费对象进入到大众的消费视野中时,时尚所引领的生活方式便创造出了一个广阔的具体消费群体,这些便构成了时尚消费的主体。时尚作为一种传播机制,从根本上说传播的是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因此,时尚承载审美趣味并最终促成审美趣味转换的这一功能决定了时尚消费其实是一种把美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形态,即一种新潮审美趣味的审美化消费。审美化消费是指在消

3、费过程中呈现出了审美化的表现方式并且旨在通达审美自由的新型消费形态。审美化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化倾向是美学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展和渗透,消费过程中呈现出的审美幻象和审美体验是对消费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提升,消费正在向着更符合消费者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高层次发展。审美化消费将审美的原则运用到了消费环节中,并且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商业手段将审美价值转化成为经济价值,所以审美化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主要表现为消费被提升到了审美的高度,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成为了审美的过程,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行为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审美享受;审美贯穿于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精神享受得以提升;所以,审美化消

4、费基于商业逻辑,遵循着审美的原则,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新型消费模式。时尚消费反映了审美化消费的特点,即通过消费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审美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就时尚消费而言,这种价值的转化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时尚的设计、传播到营销的各个方面都清晰地反映了审美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这是由时尚消费的主要特点决定的。时尚是所有消费对象中唯一的,也是最能代表前沿消费动向的对象,时尚消费预示着某种时尚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大众最热衷和最痴迷的某种流行事物或行为。时尚只要通过普及和宣传最终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青睐,就可以成功演变为流行,刮起一股流行的旋风。所以,时尚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较强的引领、示

5、范作用。时尚承载的是一种新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方式全面地呈现给大众,从而获得大众的接受和认可。既然时尚消费旨在将时尚推向大众消费市场,那么时尚消费系统中的设计、传播、营销等各个环节便可以充分展现出新的审美趣味,甚至是极致化地表现审美风尚,而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能全面、真切地感知和体验到新的审美风尚,并在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和认可,进而对这一时尚趋势产生消费意愿并发生消费行为,最终实现审美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摘自美与时代2010年第3期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时尚消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尚消费能够满足大众追求时尚,享受时尚美的需求。B

6、、时尚消费是一种把美作为消费对象的审美化消费。C、时尚消费中明显存在审美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过程。D、市场潜力大、有较强引领、示范作用的消费都是时尚消费。2、下列各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时尚消费者全部是由时尚所引领的生活创造出的消费群体。B、时尚是消费对象中最能反映前沿消费动向的对象。C、消费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审美享受。D、时尚逐渐发展,最终会成功地演变成为流行。3、请从下列各项中为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3分)A、审美化消费 B、时尚消费与传统消费C、一种新型消费模式 D、时尚消费:审美化消费的体现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曹、马能收人心曹操

7、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破之,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嘏曰:“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路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

8、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也!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 三征指

9、的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 傅嘏(g),字兰石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相:表示动作偏指另一方,你们B、师又谢朝士曰 谢:道歉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 引:率领D、谁任其咎 咎:失败 5、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3分) 诸君之谏,万安之计,始以相赏 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A、 B、 C、 D、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所有人都得到

10、了宽宥,没有人受处罚。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胜利。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用兵之时一般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3分) 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3分) 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云 唐 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8、联系全诗看,作者对夏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9、

11、第三句本是背景,一般宜放在第一句,请分析作者将其放在第三句的妙处。(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2)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3)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5)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6)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8)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

12、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

13、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 史先生说:“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于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生活,我对他的全部了解来源于他的文章。读我的轮椅后,我知道他身边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守候天使希米小姐,后来,略知他的生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16岁初中毕业,18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21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