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26000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附进度安排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春期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附进度安排表新人教版部编本2022年春期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 一、班级学情分析p 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根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能独立考虑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展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培养语文自学才能,进步学习成绩。 二、教材概况: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2年春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 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全

2、册共1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其中,第六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把听说读写才能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详细内容、方式、方法, 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筹划、组织、协调和施行的才能,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才能。 本册教材保存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北京的春节、腊八粥、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效劳、金色的鱼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

3、弥新,老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历。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骑鹅旅行记、那个星期天、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合适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表达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局部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三、教学目的: 一 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

4、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 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进步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才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老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

5、趣,引导互动交流。交际目的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的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 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进步学生的口语交际才能,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每个单元课文后“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2次小练

6、笔,分别安排在3课和16课后。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把听说读写才能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详细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筹划、组织、协调和施行的才能,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才能。 七古诗词背诵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 八综合复习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习”,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思路和 复习方法。

7、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展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p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络实际,深化考虑;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继续学惯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根本的表达方法。 2.难点:学惯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可以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五、教学策略:

8、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步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才能之间以及知识、才能、情意之间的联络,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进步。 3、要重视学生思维才能的开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运用比拟、分析p 、归纳等方法,开展他们的观察、记忆、考虑、联想和想象的才能,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理论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进步语文才能。要提倡灵敏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防

9、止繁琐的分析p 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6、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络,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理论的时机。 7、对学生进展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8、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进步学习兴趣和成绩。 9、每堂课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0、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才能,进步学生的语文品位,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1

10、1、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时反应,补漏查缺,加强培优 补差,不让一个学生落伍。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2、老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月10日2月14日 6 开学第一课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10号开学 2 2月17日2月21日 6 3、古诗三首 4_、藏戏 习作:家乡的风俗 3 2月24日2月28日 6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测试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4 3月2日3月6日 6 6_骑鹅旅行记节选 7_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11、习作:写作品梗概 5 3月9日3月13日 6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测试 8、匆匆 国庆放假7天 6 3月16日3月20日 6 9、那个星期天 习作例文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7 3月23日3月27日 6 第三单元测试 10、古诗三首 8 3月30日4月3日 6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效劳 13_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9 4月7日4月10日4月6日放清明节 5 习作:心愿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检测 清明节放假一天 10 4月13日4月17日 6 14、文言文两那么 15、表里的生物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1 4月20日4月24日 6 17_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口语交际:辩论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2 4月27日4月30日星期五放劳动节 5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检测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劳动节放假一天 13 5月4日5月8日 6 第六单元检测 古诗词诵读 14 5月11日5月15日 6 古诗词诵读 综合复习 15 5月18日5月22日 6 综合复习 16 5月25日5月29日 6 综合复习 17 6月1日6月5日 6 综合复习 18 6月8日6月12日 6 综合复习 19 6月15日6月19日 6 综合复习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