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0524144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难点18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18 农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 重难点01 结合案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运用农业区位的原理分析、评价区域农业发展条件。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可变性强的是社会经济因素。2.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与区域农业布局(1)在大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一般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2)在小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除了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局部地区环境特征、水源质量、土地价格、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3)区域农业布局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同样差别较

2、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下表: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作业,发展种植业,大多发展成为粮食、某类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温暖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在缓坡发展梯田种植业。河湖密集地区适宜发展淡水渔业气候温暖较干旱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草原地带适度发展畜牧业,在沿河地带适度发展种植业城镇周边地区应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花卉种植业、乳畜业等城郊农业3.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技术补短)”的原则,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角度、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辩

3、证、全面、有重点地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在某一地区的适宜程度、组合状况、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以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为例:4.农业的空间转移农业和工业一样,因区位因素,如市场、地价、劳动力价格等发生变化,也出现空间转移现象。因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故移入区,也必须具有与移出区有相似的自然环境。 典型例题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正常年均降水量只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水量的一半,传统耕作的谷子出苗不齐、病虫害较多、亩产较低。2017年,当地引进山西农科院的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见下图),选用良种,试验地谷子单产提升显著。据此完成1-2题。1制约佳县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

4、水源不足B出苗不齐C病虫害多 D传统种植【解析】由材料可知,佳县位于陕北高原,降水不足,而引进山西农科院的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后,谷子单产提升显著,故而得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为水源不足,A正确。出苗不齐、病虫害多等问题在不利条件之下导致的农业发展结果,不是条件,B、C错;引进新技术,但没有改变传统种植方式,D错误。2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主要改善了( )A土壤温度B土壤湿度C土壤肥力 D土壤黏性【解析】覆膜技术的功能主要有保土、保水、保温。由上题可知该县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水源不足,因此覆膜主要为了改善土壤缺水问题,B正确。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

5、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3-5题。3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解析】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故选C。4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A长江流域棉区B黄河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

6、 D三大棉区皆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一直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故选C。5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土地资源丰富沙漠化强度减弱机械化水平高气候暖湿化加强ABC D【解析】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全程机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围推广,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从而使新疆棉花生产效率提升,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符合;沙漠化强度减弱是干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

7、提高,不符合;气候暖湿化加强不利于棉花产量提高,不符合。故选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6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解析】蔗糖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对原料需求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地价和劳动力价格都上升,甘蔗种植成本升高,产业升级转型,传统蔗糖厂被迁出,东部甘蔗市场缩小,导致甘蔗种植业

8、随之缩小。广西自然条件利于甘蔗生长,导致甘蔗种植区西移,蔗糖厂随之西移,A项正确;东部地区并不一定会出现环境退化,B项错误;广西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地价、劳动力价格低,蔗糖生产成本较低,故C项正确;广西蔗糖产业的市场在全国,广西人口较少,市场比东部地区小,D项错误。7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双项选择)A技术B资金C地形D气候【解析】甘蔗需要湿热的气候,广西中南部纬度和地势都比较低,气候条件适合甘蔗种植,故C、D项正确。技术对甘蔗种植影响不大,A项错误;甘蔗种植对资金的需求不大,B项错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8-10题。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

9、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8.简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解析】农业自然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农业区位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辩证分析。南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全年少雨,水资源不足,多盐碱土,土壤贫瘠,冬季寒冷,均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参考答案:南疆地区

10、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蔬菜生长。但冬季气温低,全年少雨,水资源不足,多盐碱土、冬季寒冷,不利于蔬菜生长。9.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区位不优越,但农业依然发展得比较好,说明社会经济因素条件好。文字信息“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说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有相关企业的引领,有农民的积极性;文字信息“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说明采用了温室技术改善热量、水分不足的不利的自然因素,增加产量;蔬菜易腐烂变质,不宜长途运输,文字信息“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说明蔬菜需求量大

11、市场大;还说明采用交通冷藏技术,扩大了市场。参考答案:有政府政策支持,有龙头企业的引领,提高农民积极性;采用温室技术、交通冷藏保鲜技术,蔬菜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本地和新疆全境居民对蔬菜的需求量大,市场大。10.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解析】“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说明土地利用率高,生产、生活灵活便利,“对农民的好处”是指社会效益,可从“满足生活需求、增加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角度回答,文字信息“足不出户,增收致富”也显示了这一点。参考答案:提高庭院土地利用率;居家生产灵活便利;直接满足自家蔬菜的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重难点02 结合案例,分

12、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途径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模式:在哪里?(区域定位)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怎么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等)、土地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劳动力、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2)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区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3)区域农业

13、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表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2. 区域农业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的分析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可以从区位条件中的制约因素、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 (1)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2)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并明确产

14、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3)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为例:3.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方法(1)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突出的有利区位条件,确定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如新疆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重点发展瓜果业、长绒棉业。(2)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治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如气候较干旱地区,水资源少,多存在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在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同时,更要保护植被。(3)根据市场定方向:市场决定了农业发展的类型和规模。根据市场需求,调

15、整农业结构,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例如众多棉纺织业内迁到新疆,对棉花的需求量增加,新疆提高棉花种植比重,是其农业发展方向。4.现代农业发展模式(1)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2)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基本途径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即“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的是促进农村地区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振兴乡村。以某地区建立葡萄产业链(下图)为例:A.该产业链中的“三大产业”(经济类)信息:属于第一产业的是“葡萄种植”,产品是“葡萄”。属于第二产业的产品及其对应工业部门分别是:葡萄酒葡萄酒厂;油类葡萄籽油厂;药类葡萄保健品厂;属于第二产业的是在葡萄种植园内进行的葡萄采摘、酒文化活动等旅游业。B. 因为每个生产部门都需要劳动力,故该产业链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在三大产业各自具体生产部门内,属于社会效益类信息, C.该产业链中的环境效益类的信息:葡萄皮、葡萄籽、废品等都得到回收再利用,废水、肥料还田,增加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