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171017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检测 13 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单元检测提升一、选择题1(2017河南郑州模拟)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下列思想与其相吻合的是()A“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智)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解析:选A。人人都能“随其成心而师之”与题干的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强调人的感觉”不等于强调理智,故B项错误;心学以“心”为本源,与材料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中“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表

2、明是理学,与材料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符,故D项错误。2(2017河南洛阳模拟)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解析:选C。注重提升公民素质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故B项错误;“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说明对雅典民主不满意,故C项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只

3、是指出,而不是采取措施,故D项错误。3(2017山东淄博模拟)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示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示的那样。”该思想的意义在于()A准确定位人的主观能动性B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C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D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不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准确定位,故A项错误;“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示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示的那样”并没有指出客观真理,故B项错误;“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且材料中不是重在研究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示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示的那样

4、”说明重在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其意义主要是否定神对客观事物的主导,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D项正确。4(2017河南洛阳一模)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解析:选D。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

5、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5(2017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模拟)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解析:选B。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文艺复兴追求

6、世俗享乐主义,故C项错误;追求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题,故D项错误。6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解析:选A。从“起点”“兴起”“世俗化”等关键词可以判断出是文艺复兴,这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开始,之前都笼罩在神学的阴影当中。B项是智者运动,C项是宗教改革,D项是启蒙运动。7(

7、2017四川内江模拟)圣经有言:“死亡和税收,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这表明()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恶”C圣经认为教皇应该大量出售“赎罪券”D政府应提高税收解析:选B。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不是古代希腊的文献,时间也不符合,故A项错误;死亡是人们不愿看到的,税收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表明人的一种处世态度和哲学,税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故B项正确;圣经不会让教皇出售赎罪券,天主教会为了敛财才这么做的,故C项错误;题目中只是表明一种人生的态度,不是建议政府提高税收,故D项错误。8(2017安徽宿州一模)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

8、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A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B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改革C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D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解析:选C。恩格斯针对“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一事上,持反对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仅论述了恩格斯在新教徒迫害科学家一事的态度,并未全面否定加尔文改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可知两者的态度没有本质的区别

9、,故C项正确;“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不属于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故D项错误。9(2017北京东城模拟)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项应该是()A价格革命B拿破仑法典C启蒙运动 D人权宣言解析:选C。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价格革命,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材料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而非影响,故A项错误;拿破仑法典,是材料中“法国革命”的产物而非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启蒙运动兴起,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独立,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人权宣言,

10、 是材料中“美国独立”的产物而非原因,故D项错误。10(2017贵州遵义联考)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材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A人民主权原则 B自然法则C社会契约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解析:选B。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和最终属于人民,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自然法则指每个人在自然状态下都是同样自由而平等的,根据材料代替“迷信、特权和压迫”的,必将是“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故B项正确;社会契约论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

11、果,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故C项错误;分权制衡表现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并且相互制约,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1(2017广东七校联考)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C卢梭 D康德解析:选C。伏尔泰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因而不符合题干中“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的描述,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的重大贡献是创立“三权分立”学说,故B项错误;卢梭是18世纪法国大

12、革命的思想先驱,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符合题干中的描述,故C项正确;康德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不符合题干中的描述,故D项错误。 12(2017山东青岛一模)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A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B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C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D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主张,这些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体现,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构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故B项正确;材料中提出的三权分立

13、、人民主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基本的运作模式,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德治的要求,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云南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

14、宗的活跃气象。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

15、、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解析:第(1)小问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从交流、创新、经济支持等方面回答。答案:(1)唐宋文化复兴: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科举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西方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2)相似之处:传统文化的基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启示: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支持;文明发展需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14(2017江西南昌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其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