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505169908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河池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共22分) 语段阅读最后一次讲演(片段)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1阅读以上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挑拨( )mn hn ( )2以上文段中有几个成语,请写出两个成语 、 语段阅读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片段)在各拉丹东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

2、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草坝子: 接踵而至: 4请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内容积极向上的一副对联并按上下联填序号。香山香水香花香果迎香港 长江滚滚浪花淘尽千秋功罪长城长江长歌长舞乘长风 大漠茫茫明月照空万古恨愁上联: 下联: 5一滴水经过丽江(片段)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

3、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下面是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A正义是杀不完的。B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C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D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6根据下表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的诗句。作者题目批注诗文名句杜甫石壕吏通过对比表现差役蛮横、妇人的悲苦。 ! !白居易卖炭翁通过外貌描

4、写,表现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声写静,抒发诗人对脱俗生活的向往。 , 李白送友人运用对偶、比喻手法,表达对朋友惜别之情。 , 陆游卜算子咏梅运用拟人手法表现梅不争不抢却引来嫉妒。 , () 二、阅读(共38分)阅读壶口瀑布(片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

5、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如泉;或淌过石板,成溪;或被夹在石间,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

6、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7 为第段文字空缺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是()A潺潺 汩汩 哀哀B汩汩 潺潺 哀哀C哀哀 潺潺 汩汩D哀哀 汩汩 潺潺8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9你从选文中能感悟到黄河的哪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阅读壶口冬日奇观(白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多少次听黄河大合唱,心潮都

7、曾经与黄河一同澎湃。拥着新年的第一缕北风,我终于走在了追寻壶口、追寻咆哮的黄河的路上。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这里两岸夹山,河底岩石被冲刷成一个巨沟,滚滚黄河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因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冬天的壶口,夹在两山中间的黄河,似比往日温驯不少,暖暖的太阳照在山坡,壶口瀑布换上了一派银装玉砌的景象。河水不很大,但足以让人震撼。飞来之水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流经壶口,宽阔的河水突然收束成一槽,河水聚拢,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浪涛翻滚,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又像奋勇当先的战士,冲向远方,腾起的

8、巨大水花,成为一道薄薄的轻纱,拂过脸颊,激起的水浪,从河谷到河岸,四散飞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黄土味。这时只有感慨古人用词的精练,“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也许是最好的描绘了。站在河边的石上,觉得脚下的岸在动,仿佛心也如那滔滔河水,面对大自然的博大与深远,让心中的尘埃和阴暗化作那水雾四散而开。风卷千层浪,迎来万丈虹。站在湿滑的岸边向北放眼望去,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烟波浩渺,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滚滚黄河翻腾着咆哮着跌落下去,浪花飞溅,激起的水雾冲上天空。就在那水雾中,就在那奋不顾身的一跃而下里,它完成了一次壮美的经历,化为一道美丽的彩虹。在阳光照射

9、下,彩虹随波涛飞舞,如桥横跨瀑布之上。此情此景,实非笔墨所能形容。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冰挂是冬季壶口的另外一大奇观。河道两侧的平台和崖壁上被厚厚的白色冰层所覆盖,配上河中翻滚的巨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从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冰挂,错落有致,晶莹剔透,形态各异,冰台冰挂伴激流,很有种仙境的感觉。崖边低垂的一处冰挂,像一个拖着长须的老人,俯身凝望着奔腾的黄河,感受着它无穷的力量!奔腾的河面上涌流着来自黄河上游的冰块,它们或大或小,拥挤在一处,纷纷跃入瀑布龙槽,溅起阵阵水雾,形成了“远看河中生雪莲,近观巨鲸翻浊

10、浪”的独特景观。大量流凌顺流而下,在十里龙槽中结成冰面,远处望去,宛若一条银链纵贯秦晋峡谷,极为壮观。壶口的美景是如此让人陶醉。“照相不?”耳边突然传来的询问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个陕北老汉牵着头毛驴笑盈盈地站在我的面前。老汉瘦瘦的,个子不高,头上随意而又整齐地扎了一块白羊肚毛巾,身穿羊皮袄,腰间扎一条显眼的红腰带,黝黑的皮肤,雪白的长胡子,笑容满面,脖子上挂着的长烟袋随着老汉的走动有韵律地摆动着。更加吸引我眼球的是老汉牵着的小毛驴,棕黄的耳朵尖恰好能搔到老汉的山羊胡子;从驴脑门到脸两侧以及嚼子的麻绳上,都有粉红黄纸做的大花,花中间壶口二字分外醒目;驴背上方放着一块碎花布拼起来的棉垫子,让小驴多了

11、几分独特的“俏丽”。老汉笑吟吟地告诉我,他已七十有二,说起壶口的景色,他得意地说:“现在最好,平时只能看瀑布,现在瀑布冰挂一起看,多看了一景。”老汉跟他身后的壶口一样,像黄河岸边的一棵活动着的不老松,依靠着黄河,丰富着黄河,已成为壶口瀑布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望着玉珠堆涌起的天下唯一的黄色瀑布,听着天下最富情韵的旋律,我感到华词丽句在此都属多余,我只想和黄河一起,对着天对着地放开嗓子呼喊一声,真想永远站在这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黄河岸上,永远陪伴着这条生生不息的母亲河。10根据本文的行文思路,简要概括相应段落的内容,完成填空。得名原因 偶遇老汉直抒胸臆11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黄河之水天上来。(

12、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从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赏析加点词语)12选文第段画线句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色?请自选一个角度分析。13选文写冬日壶口瀑布,作者为何在第段花很多笔墨写那位老汉?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13、受冻死亦足!(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4下面对芧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有关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尊称他为“诗圣”。B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八月,事件是暴风雨袭击茅屋,从诗中的一个词语“丧乱”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C诗人称“群童”为“盗贼

14、”,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D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15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B文章写了游赏的感受,以景物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16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判断句)17写出下列画线实词的词性和意义。句子词性意义安知鱼之乐 固不知子矣 18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请循其本。19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0庄子和惠子辩论,他俩谁在这场辩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