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163153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单元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案第1单元第1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一页例题,第1-2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情境图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情境引新,促进迁移谈话引入,激发兴趣想看看漂亮的月星小区的楼房吗?(想)出示情境图以及文字(月星小区有15幢楼房,平均每幢楼住14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从题目中你知

2、道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你会列式计算吗? 指名板演 巡视指导互相交流已知信息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过程组织集体交流计算时的思考过程共同小结计算过程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引入新课如果把平均每幢楼住14户改成平均每幢楼住144户(同时出示完整的题目),还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4415读题交流想法以及算式 14415激励探索 能试着算出结果吗? 巡视检查组织集体交流,根据回答板书过程及答句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小组交流算法总结算法谁能说说今天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

3、数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拓展练习,深化理解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组织交流,对学生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独立完成计算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第2小题)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错误原因,检查订正情况独立找错改错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交流:你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计算总价的?默读题目 认真分析 独立完成交流数量关系以及计算情况课堂总结谁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作业布置“想想做做”第3题提示第2题的竖式的书写格式独立完成作业教学随笔:第1单元第2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想想做做”第5-10题,思考题。

4、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计算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体验乘法计算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计算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投影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口算连习“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第一组214 2140 2104这组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口算方法:可以先算0前面的,再添0口算 互相检查都是先算“214”,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成熟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出示后三组609 432 12406008 2034

5、70206050 3230 3900用第一组小结的口算方法口算同桌互相检查集体口算(任意指题目)竖式练习“想想做做”第6题出示第一行三题 指名板演 (巡视)检查板演题 适当提问独立完成计算交流计算过程检查订正解决问题练习“想想做做”第7题指名读题 分析题意怎样算京沪铁路的全长大约多少千米?京沪高速公路的全长呢?你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计算全长的?交流已知信息独立计算两天路的全长交流解题方法、过程“速度时间路程”“想想做做”第8题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要用到哪些条件?“人均月收入”“人均年收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巡视)默读题目 分析题目交流获得的信息交流与解决

6、问题有关的条件“平均每人每月的收入”“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独立解答 交流思路“想想做做”第9题指名读题 可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根据回答板书 115455175(个) 530045117(个)35(个)530011546(个)10(个)能完成吗?分析题目独立解题 交流不同的方法45分钟不能完成这份稿件解决思考题出示两个竖式引导根据对笔算过程的理解以及竖式中已知数的特点进行推理巡视完成情况师生共同解答 适当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共同分析题目的特点合作完成(有能力独立完成的可以独立解决)检查订正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下面一行,第10题第10题第一个问题用哪些条件?第二个问题先要求出什么?分析 独

7、立完成教学随笔:第1单元第3节(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 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计算的依据。3、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酸法的依据教学准备:情境图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出示情境图以及文字仔细观察这幅图并阅读文字,你知道了什么?1

8、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小区共有850平方米草坪根据这些,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回答出示问题会解答这些问题吗?交流问题: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自主探究交流算法探究的计算过程“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能列式计算吗?巡视 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指名不同竖式写法的板演思考 口头交流算式85015独立尝试竖式计算互相交流竖式写法指着板演的竖式:都对吗?哪一种简便?小组交流想法组织全班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板书简便写法简单小结根据板书互相说思路教学“试一试”提问:解决“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

9、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回答板书算式)巡视练习情况 指名简便计算的板演思考交流算式 85020尝试做题交流计算方法和过程交流添两个0的理由(允许不同意见)小结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迁移训练出示“明月小区共有草坪800平方米,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读题独立解答交流计算方法并进行总结迁移巩固解决问题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重点交流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独立计算交流简便计算过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能口算出这两组题的得数吗?同桌互相口算指名说结果提问:每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互相检查 订正互相交流每组题的联系共同小结

10、这类题的口算方法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巡视学生填表情况比较后面四栏与第一栏,乘数分别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独立完成表格比较 交流比较结果(积的大小变化,积末尾0的个数的变化与乘数的关系)评价总结今天学习的乘法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类题怎样计算?你还有什么收获?交流这类题的共同点、计算方法以及收获布置作业“想想做做”地2、4题独立完成教学随笔:第1单元第4节(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6第6-10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联系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计算,掌握几百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和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 使学生在思考、交流和

11、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重点:口算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投影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口算练习“想想做做”第6题第7题出示第一组题1160 11600 11060这组口算题有什么联系?1160可以怎样算?其余两题呢?互相口算都可以先算116,然后在积(66)末尾添一个或两个0是不是这样的题目都可以这样算呢?出示第二、三两组题2032 133020032 1330020320 13030通过这三组题的口算,你有什么发现?口算 感受相同算法第二组都可以先算232,然

12、后在积的末尾添一个或两个0第三组都可以先算133,然后在末尾添一个或两个0交流发现(转化成几十几乘几)出示第四组题5040 50400 50040这一组题又有什么特点?口算 比较算法(转化成表内乘法口算)出示第7题指名口算 适当提问部分题目的口算思路交流算法感受算法竖式练习出示第8题第一组题20740 27040指名板演 巡视检查这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独立完成计算交流计算过程交流两题在计算时的不同注意点拓展练习出示第10题1600 2400积的末尾有几个0?根据刚学的知识,可以填哪些数?有信心完成吗?有没有不一样的解法?独立完成 交流不同答案2080 4040 32503080 4060

13、4850布置作业第8题后两组 第9题第9题可以题哪些问题?提问题 口头交流思路教学随笔:第1单元第5节(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计算。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和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3、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的价值,激发学好计算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口算练习卡片出示练习一第1题选择部分题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提问: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怎样算?集体口算依次口算互相交流口算过程(先算出0前面的数相乘的积,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相应个数的0)笔算练习出示 26014 67189 40560指名板演 巡视检查计算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