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14865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 是表现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的手段。它不仅具有交 际功能, 且能反应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共识、生活态度等。而谚语、惯用语等是大众普遍认可的约定俗成并被广泛使用的通俗语言形式。 日语表达中的谚语和惯用语折射出生活的智慧 , 反应该民族的文化心理。日语中的很多惯用语和谚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存在于日本社会突出的性 别差异特征 , 也构成了日本独特的男女社会关系。构造写像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 根特纳(1) 于1988年提出后,由日本学者锅岛弘治郎 (2)归纳整理而成。构造写像理论是在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 是隐喻的一个分支。该 理论将原有的修辞法上升

2、到文学与思维的层面 , 并通过对背景 ( 研究对象所属的 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 ) 、构造 ( 语言表达的构造。其语言表达内容往往将表达对象拟人化或拟物化 ) 、映射(将研究对象的具体 化、清晰化) 、基盘(原因理由)等因素的分析 ,把庞大的隐喻网络细化为一个从源 域(具体的直接的、视觉可及的、亲身经历的物质空间 ) 投射到目标域 (抽象的、 间接感受的思维空间 ) 的成像过程图 (通过物质空间里有限的具体的亲身经历来 理解思维空间里无限的抽象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 。本研究在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 上,以日语中的性别表达差异为研究对象 , 运用构造写像理论 ,参考其中的多义解 释(本文所列举的

3、研究对象都有其表面意思与隐含意思 ,表面意思是其原意 , 隐含 意思是其从原意衍生出的意思 ) 、基盘、领域特征 (研究对象在各自的概念空间里 的特征 ), 通过相关惯用语、谚语等对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予以对比分析 , 进而探究其异同点及其产生的根源。构造写像理论 , 具备可以清晰折射性别特征的功能 , 对于对比分析日语表达 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 且该理论与本课题研究的关联性较强 ,运 用该理论研究语言认知与文化认知相关课题具有创新意义 , 开辟了一条多元化的 研究途径。目前运用构造写像理论对日语表达中的性别差异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尚 显匮乏, 本课题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弥补相关研究欠缺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