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13953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大赛评分表2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腹腔穿刺评分表姓名 科室 总分项目考评内容标准分扣分扣分原因准备工作10分l、病人准备:解释穿刺目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凝血试验和血小板计数、B超检查、测血压、脉博、操作前嘱病人排尿。2、戴口罩、帽子、洗手。3、物品准备:治疗车或治疗盘、穿刺包、手套、碘伏、麻醉药、记号笔、棉签、胶布、纱布、砂轮、腹带、盛放容器及试管、注射器、必备的抢救药品。4、穿刺室消毒准备。424操作实施55分1、体位:平卧位或侧卧位。2、选择穿刺点。3、消毒顺序和范围(直经约lOcm)、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巾。4、麻醉:范围及方法(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作局部浸

2、润麻醉)。5、穿刺:穿刺针选择、穿刺针通畅、穿刺方向、穿刺针固定。6、抽液:记量或送检、一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ml。7、抽液结束:局部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压迫并胶布固定。8、术后观察: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出血、渗液情况。9、术后物品归类处理。3310101010333注意:1、穿刺点确定要有物诊复查2、消毒及铺巾过程中无菌观念3、穿刺和抽液过程观察患者反应和处理质量评价5分1、态度严肃认真、作风严谨。2、关注患者舒适。3、与病人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4、操作流程熟练。5、动作敏捷、迅速、连贯、正确。11111注:穿刺点的选择(任选1个)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

3、损伤腹壁动脉;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O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监考人签名:腰椎穿刺评分表姓名 科室 总分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扣分原因准备工作10分1、病人准备:解释穿刺目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凝血试 验和血小板计数、B超检查、测血压、脉博、操作前嘱病人排尿。2、戴口罩、帽子、洗手。3、物品准备:治疗车或治疗盘、穿刺包、手套、碘伏、麻醉药、记号笔、棉签、胶布、纱布、砂轮、试管、注射器、测压管、必备的抢救药品。4、穿刺室消毒准备。424

4、操作实施55分1、体位姿势正确:侧卧、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背部与床面垂直。2、穿刺点:第34腰椎棘突间隙或上、下一腰椎间隙。3、消毒顺序和范围(直经约l0cm)、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巾。4、麻醉范围及方法:自皮肤至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5、穿刺:穿刺针选择、穿刺针通畅、穿刺方向(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穿刺深度(成人约46cm、儿童约24cm)、穿刺成功将针芯慢慢抽出,见脑脊液流出,用拇指顶住针座,防止脑脊液继续流出、固定穿刺针。6、测压及送检:双腿伸直测压(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分)、收集脑脊液24ml送检。7、穿刺结束:插入针芯拔除

5、穿刺针、局部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压迫并胶布固定。8、术后观察:去枕平仰卧4-6小时(脑脊液压力偏高者须平卧12小时)、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头痛及呕吐、瞳孔变化:9、术后物品归类处理。3310101010333注意:1、体位姿势指导到位2、消毒及铺巾过程中无菌观念3、穿刺和放液过程观察患者反应和处理质量评价5分1、态度严肃认真、作风严谨。2、关注患者舒适。3、与病人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4、操作流程熟练。5、动作敏捷、迅速、连贯、正确。11111 评审专家签名:胸膜腔穿刺评分表姓名 科室 总分项目考评内容标准分扣分扣分原因准备工作10分1、病人准备:解释穿刺目的、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胸部

6、X线片、B超定位、测血压、脉博。2、戴口罩、帽子、洗手。3、物品准备:治疗车或治疗盘、穿刺包、手套、碘伏、麻醉药、记号笔、棉签、胶布、纱布、砂轮、盛放容器及试管、注射器、必备的抢救药品。4、穿刺室消毒准备。424操作实施55分1、体位:坐位面向椅背或半坐卧位(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2、穿刺点选择准确。3、消毒顺序和范围(直经约l0cm)、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巾。4、麻醉:范围及方法(自皮肤至壁层胸膜作局部浸润麻醉)。5、穿刺:穿刺针选择、穿刺针通畅、穿刺方向(下一肋骨上缘进针)、穿刺针固定。6、抽液:记量或送检、抽液量适当(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1)。7、抽液结束:局部

7、皮肤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压迫并胶布固定。8、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9、术后物品归类处理。3310101010333注意:1、穿刺点确定要有物诊复查2、消毒及铺巾过程中无菌观念3、穿刺和抽液过程观察患者反应和处理质量评价5分1、态度严肃认真、作风严谨。2、关注患者舒适。3、与病人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4、操作流程熟练。5、动作敏捷、迅速、连贯、正确。11111注:穿刺点选择: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肩胛线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隙;或由B超定位确定。 评审专家签名:一般情况及前侧胸肺部检查评分表姓名 科室 总分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扣分得分准备工作(5

8、分)1、器具齐备。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131一般检查(10分)1、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2、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检查脉搏(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4、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对称性。5、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6、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两次,间歇1分钟)。212122前侧胸肺部检查(50分)1、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 2、触诊腋窝淋巴结:右手触诊左侧、左手触诊右侧,五群。3、触压胸廓、了解胸廓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4、检查胸廓扩张度:双拇

9、指沿肋弓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拇指距离2公分)、深呼吸。5、触诊语音震颤:上、中、下胸部对称交叉比较。6、触诊胸膜摩擦感:下侧胸部、深吸气。7、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8分) 按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先前再后、两侧对比原则;前胸从肺尖开始,沿锁骨中线、腋前线第一肋间至第四肋间; 侧胸自腋窝沿腋中线、腋后线向下至肋缘:8、肺部听诊:肺尖,前胸锁骨中线、腋前线; 侧胸腋中线,腋后线;9、听诊语音共振:上、中、下部位两侧对比。10、听诊胸膜摩擦音:前下侧胸部、深吸气。5555533225253质量评估(5分)1、态度严肃认真、爱伤观念强(减少暴露、暖手)。2、操作熟练、连贯、正确有效。

10、3、各部份检查顺序:胸廓、胸壁、肺部; 视、触、叩、听4、完成时间:15分钟。113 评审专家签名:一般情况及及背部检查评分表姓名 科室 总分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扣分得分准备工作(5分)1、器具齐备。 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122一般检查(10分)l、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2、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检查脉搏(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4、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5、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6、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两次,间歇1分钟)212122背部检查(50分)受检者坐起、充分暴露背部 1、视诊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

11、动。2、触诊胸廓扩张度:两手平置背部约于第10肋水平拇 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两拇指距离2公分)、深呼吸。3、触诊语音震颤: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对称交叉比较。4、背部叩诊:双上肢交叉抱肘、肩胛间区脊柱两旁及肩胛下区肩胛线左右两侧对比。5、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 肩胛线自上而下平静呼吸叩出肺下界,分别于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自上而下叩出肺下界移动范围,并作标记(双侧)。6、背部听诊:区域同叩诊; 7、听诊语音共振:区域同叩诊。8、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9、叩诊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10、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双侧)235451055434质量评估(5分)1、态度严肃认真、爱伤观念强(减少暴露、翻动)。2、操作熟练、检查器具摆放整齐、交待言语恰当。3、肩胛下角确定标志正确。3、各部分检查顺序正确(视、触、叩、听)。5、完成时间:15分钟。1112 评审专家签名:头部及心脏检查评分表姓名 科室 得分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扣分得分准备工作(5分)l、器具备齐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122头部检查(20分)1、观察头发、触诊头颅2、眼:结膜、巩膜、瞳孔(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眼球(检查左右眼球运动六个方向)集合反射3、检查耳廓、观察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