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1070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5篇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5篇)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 读过十万个为什么的人都知道,书里的知识犹如颜如玉,写的都是真理,小孩子爱看这类书代表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想要学习的心。国家倡导青少年们读科普类的书为的就是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动脑多力所能及的事,为科学乃至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这个世界的奇妙和没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学,如果你不懂得科学,你将在这个社会上难于立足,相反如果你对科学很感兴趣,并不断尝试,你将会收获到很多的快乐、知识以及你意想不到的

2、成功。 导体有两种,大部分温度越高电阻越高,小部分温度越大电阻越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压力,压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经常使用到的,有些少数民族有上刀山这种民族活动,就是光着脚爬上用刀子做成的长梯子上,光着脚踩在锋利的刀口上,如果你不小心,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就贸然上刀梯上那么你就会有受伤了。如果你躺在钉板上,会有什么感觉呢?痛,会痛!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有关这个的科学道理:比较两个压力哪个产生的作用大,不能光看压力本身,还要看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那就是压强。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科学: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上会有一些水,其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凉的瓶子液化形成的、热水

3、会冒“白烟”,其实是水气化形成的水蒸气、雨后或喷水时,会出现彩虹,其实是小水珠折射太阳光形成的其实呀,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科学有很多很多,但要想真正的认识科学,那还要看你仔细观察了没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那里也离不开科学,至于生产,劳动,体育,卫生,军事,更是需要科学.“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它们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于是,我们机械地认为这些生活常识理所当然的是正确的和有益的,往往不假思索地照做.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也让你的生活麻烦不断,因为这些所谓的“经验”、“常识”恰恰是与生活常理相违背的,而要相信科学,只有尊重科学,才有可能规避禁忌,

4、少受其麻烦困扰.因此,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好奇心是人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主要动机;而最能满足这种强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话、结论,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论点。通过亲身实践,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换来的是自己的成功。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一套散发着墨香的十万个为什么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的拿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富有知识呀!记得有一次,我过十二生日时。爸爸妈妈一起送我一套价值一千二百八十元的十万个为什么。但在我看起来是一套无法用金钱来描绘的,因为这

5、是我爸爸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 这套书一共有十二卷,共分为六册,这六册分别是:日常生活卷(上)、(下);文化艺术卷(上)、(下);基础科学卷(上)、(下);自然科学卷(上)、(下);生命科学卷(上)、(下)和高新科技卷(上)、(下)。自从我读了这十二本十万个为什么后,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时要注意些什么的知识,还增长了许多许多科学道理和文化艺术类的知识。自从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生活卷后,解开了一直埋在我心头的问题:“为什么刚起床时感到全身无力,”这是因为肌肉的活动完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当我们刚醒时,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刚过去,全身肌肉仍然处于松弛状态,肌肉只要不活动,就不会产

6、生力量。所以觉得浑身没力,通过睡眠已经完全消除疲劳的肌肉,只要稍活动一会儿,人就会马上感到清醒,有力了。和“吃柿子为什么不能与螃蟹、土豆一起吃,”这是因为冻柿子里含有一种鞣质,如果吃柿子再吃螃蟹,这种鞣质便和螃蟹中的蛋白质结合,凝成不能消化的东西;那为什么也不能同土豆一起吃呢?这是因为吃了土豆后,可产生胃酸,他接触了柿子也会生成“胃柿石”。看起来吃冻柿子是既不能与螃蟹同吃,也不能与土豆同吃,否则,会使人肚子疼、呕吐、腹泻。读了基础科学卷后,也解开了一直埋在我心头的两个问题:“有四张扑克牌算二十四点游戏中一共会出现多少种可能情况?”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一共有七百十五种。和“二百米赛跑,外圈的

7、起点为什么要比里圈的起点超前很多?”这是因为内圈要比外圈少许多许多路。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自然科学卷后,也是我了解了一个关于自然方面的道理:“地球在转动时,我们为什么不会被甩出?”这是因为地球有一种吸引里,名叫地心引力,他能把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紧紧的吸附在自己的地面上。例如:飞鸟、走兽、山川、湖泊,甚至汪洋大海,都无一不被他吸在地球的表面上。人自然也不会例外,也被地球的吸引力紧紧的吸在地面上。所以,尽管地球在不停的转动,我们却不会被甩出去。 我真喜欢这十二本富有知识性的十万个为什么啊!我决定把这套书上的所有知识都学、记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用到,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3

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也可以让人增长知识。我觉得这两句话都说得很好,因为读书的确是这样,我就亲历了这读书过程。 我读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化学版本。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做任何事都要亲自去实践,感知实践的过程,体会得到答案的快乐。 这本书的第一篇就讲了一个重要的化学知识为什么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我想大家都知道由碳、氢、氧、氮、铁组成的,当然还有许多元素是大家不知道的元素。当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数量的元素“结合”起来以后,就组成了数不清复杂的物质。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氧和铁都是元素,但是它们组合成氧化铁就不是元素了。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干冰”是冰吗?这个问题是显

9、而易见的,有的人会说是的,而有的人说不是的,因为他们是瞎猜的,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知道干冰不是冰。读书让我增长了知识。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干冰吧。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曾经有几个地质勘探队员去勘探油矿,他们用钻探机打孔,钻到很深的地方,突然,地下的气体以极高的压力从钻孔里冲了出来。顿时,钻孔口喷出了一大堆白色的“雪花”。 好奇的地质勘探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上不是起了泡就是变黒了。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干冰”。干冰不是冰,因为它不是水凝结而成的,而是有无色的二氧化碳凝结而成的。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铁桶里,再一加压力,它就变成水一样的液体了。如果温度很低,它就变成白色的东西,宛如冬天的雪花,

10、这就是干冰。干冰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不能直接用手去拿,因为它的温度达到零下7.5度。 十万个为什么里的知识真丰富,再给你说个为什么。为什么水不能燃烧?这个问题看来有些多余,大家都应该会知道的,可是真正研究起来并不是我们想得那样简单。燃烧通常是指物质和氧气剧烈化合的过程。有些物体即使在常温下也会有机会和氧气“见面”,它就立刻同氧气“结合”在一起自动燃烧起来。当然,有不少物质和氧气根本就结合不来,不论你把它怎样加热,它也不会燃烧起来,水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不能燃烧起来的。 还有无数个“为什么”,我不能给你一一列举出来,我真诚地邀请你和我一起走进书的世界里。让他告诉你更多的“为什么”。 读了十万个

11、为什么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让我有了新的目标。在课余的时间里,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进步得更快。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4 今天,当我翻开那本陈旧的十万个为什么时,思绪就被书中一个个新奇有趣的问题牢牢地牵住了。这时我想:科学家们的探索之路不也是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开始的吗?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吧!没错,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从一个小小的疑问开始的。据说有一次,牛顿去郊外游玩,累了就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牛顿看了看手中的苹果,觉得很奇怪,心想: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往下掉而不是往上升?带着这个疑问,牛顿急忙赶

12、回家里研究,后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终于通过论证发现,原来地球是有引力的,从而能把物体吸住。随后,就出现了牛顿物理引力学。 问,是成功的起点。科学如此,文学亦如此。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是善问的代表。他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十分新奇,就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后来,人们把这种虚心求教,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

13、“不耻下问”。 且不说这些拥有伟大成就的科学家们,我对“问”也有切身的体会。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独自在家,突然窗外蜻蜓成群地低飞,我很是好奇,便到阳台上去看个究竟。谁知,不过一会儿,竟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为什么下雨前蜻蜓会这样低飞呢?于是我便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后来才知道通常在下雨之前,空气中的湿度相当高,而在蜻蜓飞翔的时候,一遇到潮湿的水气,往往会把翅膀沾湿,尽管蜻蜓的飞翔能力再强,由于沾湿的身体较重,也就很难像往常般的在较高处飞,而只能作低空翱翔。这时,我豁然开朗,心里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虽不清楚是什么感觉,但,是甜的。 的确,当你提出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你会体会到一种莫名

14、的快乐和满足感,我想这应该就是问的魅力所在吧。合上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我似有所悟。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会问,敢于问,善于问,将学与问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5 香喷喷的饭菜,一声亲切的叮嘱,一阵暖暖的问候.母亲总是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你曾对妈妈说过谢谢吗?“母亲节”就是我们感谢妈妈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用礼物或言语来感恩我们的母亲。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母亲节?母亲节是怎样确定的?下面就让我们翻开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旅游文化来了解一下母亲节的知识吧。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一位叫安娜的女士发起。安娜的母亲于095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15、去世,她悲痛欲绝,立志创立“母亲节”,安娜先后写信给有威望的部长、议员,希望母亲节能成为一个法定节日。1908年5月10日在第一个母亲节上康乃馨被选为献给母亲的花。914年5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现在“母亲节”已成为世界性的节日。19年一位叫多伍德在传播“母亲节”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她强烈要求设立父亲节,这引起了人们热烈的响应,于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在母亲节时,我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感恩母亲,感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感谢妈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现在因为疫情我们只能居家隔离,这时我看到了“多味”的妈妈:妈妈是甜味的,空闲的时候和我

16、一起游戏、玩耍、读书,其乐融融;妈妈也是苦味的,居家的工作日不但要操心我,还要处理工作上的琐事;妈妈还是辣味的,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有时我做错了事,就会把我唠叨得像她炒的辣椒一样热辣辣地.以前到“母亲节”的时候我总是拿出我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妈妈,可她却说:“你在生活实际上有行动,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为什么妈妈这么说我呢?因为我以前一点儿也不愿意搞劳动,但通过这个漫长的“假期”,和家人一起每天相处,我学会了洗碗、拖地、扫地、洗衣服.我现在每天都愿意提前把米饭做上,爸妈说我做的米饭干湿刚好,饭量合适,看着爸妈吃我做的米饭很开心。能够为忙碌的爸妈分担一点点劳动,也许这就是妈妈所谓的最好的礼物吧。 但是因为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