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道路网结构形式优缺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08071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道路网结构形式优缺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同道路网结构形式优缺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道路网结构形式优缺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道路网结构形式优缺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道路网结构形式优缺点 方格网式:几何图形为规则的长方形,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 为大小适合的街坊。优点:形式简单,比较方整,划分街坊规整,有利于建筑布置、土地规划和方向识别;便于交通机动灵活的组织及分散,交叉II交通组织容易;开发土地在拆分组合上具有灵活性。缺点:对角线交通不便利,道路的非直线系数大;如果不配合交通管制,容易形成穿越中心区的交通;如果采用加设对角线方向的道路来方便对角线交通,会形成三角形或复杂交叉11;使人们感到次序过于同一,构思过于严谨,缺乏开放流畅感;往往多街坊、胡同,但是道路密度达不到一定要求。带形式:是一条或几条主要道路

2、呈带状轴向延伸,一些较短的次级道路与其垂直布置形成的路网形式。是方格网式的 变形。优点:对城市地形条件适应性好。缺点:易形成轴向交通集中。星形放射式:由多条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的道路构成,主要适用于与多个郊区工业区,卫星城相联系的市区。优点:保证主要吸引点间快捷联系,道路交汇11易形成城市景观节点。缺点:道路交汇11不便于交通组织和管理。环形放射式:由城市中心向四周引出的放射干道,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道路组成。优点:有利于使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非直线系数小;有利于解决过境交通问题,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减小过境交通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交通干线以市中心为形心向外辐射,

3、城市沿干线两侧发展,易形成“指状”城市的布局。缺点:导致交通过分向中心集中,容易产生许多不规则的街坊,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道路系统;单纯的环形放射式路网己经不能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量的不断增长,需要与方格网等形式路网结合;规划不当,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会形成“摊大饼”的城市布局,在市中心土地使用过高,中心区的道路网不能满足 交通需求;环形放射式路网规划不当造成中心市区交通压力增大,进而带来市区中心交通阻塞问题。自由式:一般是伴随城市地形起伏,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优点:一般都适于依山傍水的城市,城市道路的选线受限,道路结合不规则自然地形布置而形成,变化很多,较好地满足地形、水系等限制

4、条件;以结合地形为主,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节约道路工程造价;如果精心规划,不仅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人车分流效果,而且可以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缺点:无序性,非直线系数较大,道路交叉口易形成畸形交叉:由于受地形限制,道路弯曲无一定的几何形状,不利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建筑用地分散。 道路不规则,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易形成不规则交叉II,不便于交通组织和管理。混合式:由以上几种基本结构形式组合形成。优点:适于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些城市一般都已经发展成了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对外II岸等, 原有的路网布局己经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形式多样不拘泥,综合式路网没有固有的形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顺地理环境地势的形式而规划自己城市的路网: 合理规划布局可以发挥各路网形式的优点,通达性好、非直线系数小、利于城市扩展和过境交通分流:缺点:一般都面临着旧城改造的问题,一些历史悠久城市的路网都反映城市的文化色彩,城市路网的发展,要妥善处理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应用混合式路网的城市中心区通常面临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