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06144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业企业文化心得体会一、对培训的感受这次培训由国家局组织,行业各地工业、商业企业均派人参加,一共 170 人左右。这些人,大多数是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具有较好的基础功底。由于这次不止于培训,要参加职称考试,所以,一方面, 这次的学习考试时间安排较为紧凑,除了白天 7 个小时培训外,晚上还安排了两 个小时的培训。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是行业企业文化师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各省 工业和商业多一点的也就有 7 至8 个名额,应该说各地参加的人实力都不弱。 特别是听说行业上期在郑州组织初级培训考试,400 多人只通过了 10 多人。而 我自己,理论知识积累少,基本上算是一个全新的接

2、触过程,实践的经验也不具 备什么,感觉到心理压力很大。只能是每天把自己状态调到相对较好,认真上课 听讲,课后抽时间复习看课本。这次考试主要有两本教材,一本是企业文化师 二级教程,一本是基础理论知识。好在是在曾书记的指导下,之前也走马观花 的看了一下企业文化师二级教程这一本,多少有了点心理安慰。真是感谢领 导了。真正的学习时间就有完整的 4 天时间,14 号开始考试,早上基础理论和 实作两门,下午考论文写作,15 号返程。这几天,感觉也是我自工作之后,心 最静,读书最投入的几天了。努力了,自己心里也坦然了,至于结果如何,那是 另一回事了。二、学习的收获通过这次的听课及自己学习,我对企业文化建设有

3、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认识。(一)理论知识得到丰富。通过学习,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和全面。在 职业资格教程里,把企业文化建设分为调研、规划、实施、评价四个阶段。对于 每个阶段需要的理论依据、原则、方法、步骤都加深了认识,指导的思想和思路 更加宽广更加全面,应该说在系统性上得到了一次提升。(二)通过课余交流,对行业其他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有所认识。比 如江苏的“同心”文化,它是在省局统一策划下,以同心文化建设为主题,其余 地市公司结合各自的特点,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比如靠海域的一个地市叫做“领 航同心”,其余的又叫什么什么同心,共同组成“同心”文化构架。河南聘请策 划公司来构建文化体系。工业的呢

4、,则更多关注品牌文化的建设,以品牌文化支 撑企业文化。当然,很多人是无法条理化的表述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无论是对原有文化的提炼 提升还是对新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导入,首先要基于原有的文化基础分析, 关键考虑企业领导高层意志以及员工的需求,另外还要考虑企业优良传统及成功 经验、企业面临的矛盾、企业地理环境等因素。考虑宏观因素外,重点在于从细 节入手,从小处做起,要折射出以小见大之功效。总之,我认为这次的学习是有所收获的,或许这种所得我自己也不能用一句 话一个有效的行为在短期内表现出来,但对于丰富理论知识基础、影响思路思维 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后,我将进

5、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高效、 创新开展工作作出努力。最近一者把丁远志的企业文化一口气看完了,书写的非常好,收获很多,很 有启示。一直以来,我觉得在成功学方面,外国人做的比我们好,像外国的卡耐基, 拿破仑希尔,都是世界上非常棒的作家,我从他们的书学到很多做人处事的方法。而在中国迄今为止写的最好的就算丁远志的书了,记得看他的第一本书事在广州时买的方与圆,收获很多,很实用。企业文化这本书,解决了我很长时间困惑的问题。现在我的新概念学校还不大,老师总留不住。书中就说企业不大的时候,如 何安人,这是就要给员工不停的描绘远景。我恍然大悟,当天中午我就和我的员 工大谈美好的前景,说暑假准备看十个

6、分校,五年做成昌北第一。细细想想,员 工看不到希望,他怎么不走。所以我要他们看到希望。果然我发现我的老师的精 神面貌有不小的改变。真是学以致用啊。我也在想我应该提出新概念的企业文化。“学员和家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是我们的老板,我想看这个是不是可以成为我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长沙三 木培训中心时候看到的宣言中也表达我同样的想法,这是英雄之所见略同。他提 出了:学员是上帝。一、意外尽管准备了尽两个星期,感觉是万事具备了,等到了培训前一天下午,告知 因为有两个车间临时放假,生产副总要求他们也参加这次培训。人员增加了一半, 不论是从场地还是从资料的准备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一下子手足无措。 经过

7、考虑,先向经理说明情况,提出安排一个车间的计划,经理经协调后,方案 调整为两个车间各处一半人员,这样虽然总人数没增加,却让两个车间的负责人 都满意了。从中我意识到,永远不会准备的滴水不漏,当有意外情况或突发情况时,首 要不是抱怨准备不够,而是寻求应变的方法。二、培训制度培训开展的较顺利,大家也很配合。公司和我自己都是初次做培训,也是摸 着石头过河吧。培训前初步拟订了一个暂行的培训制度,很简单,对于培训制度,我是出于这样考虑,根据在培训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再制定制度,如同那位设计 师要在草坪上修几条小路一般,先让大家在草坪上任意走三个月,小路应该修在 什么地方自然就一清二楚了。三、奖惩开始培训前,

8、我强调的重点之一就是奖惩,当时用了一个类比的方法,讲到 培训和大家在车间上班是一样的,所遵守的纪律也是相同的。尽管强调了,但仍然有人置若罔闻,有个员工课堂上趴在桌上睡觉,另一个 员工签到后就悄悄闪人了。有言在先,现在要不要处罚?!公司的员工多处在1823 岁之间,基本是在85 年以后出生,初中毕业 后就出来打工,贪玩、冲动,最不在意的就是规矩了(呵呵,可能是我的成见)。员工们都在眼睁睁看着处理结果如何,有一部分人肯定是在观望的,根据热 炉原则,我即时提出了对他们的处罚结果。纪律明显好了很多。(附:热炉原则)如果说处罚是树立典型,警告大家不要做什么,那奖励就是为大家树立榜样, 倡导大家应该怎样做

9、了。根据测验成绩和课堂表现,对几位表现突出的员工提出 了表扬并发放奖金,是和处罚通告一起发出的。第一次开展培训,首先就要让员工心里重视起来,除了让员工明白培训重要 性之外,还要做到奖惩分明。人都是有惰性的,禁止什么、鼓励什么,是要通过 奖惩加深印记的。四、评估和反馈这一程序很关键,也是能让下一次培训比这次更好的有力保障。评估工作从 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员工接受能力、测验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于 是适当把时间压缩了,内容上增加了员工普遍关注的薪酬管理、请休假制度等内 容的比重,培训时多用通俗的语言,多列举身边、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等。这次企业文化培训是一次演练,作为常规性培训,对于我的目的在

10、于熟悉培 训流程,了解员工情况。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课,虽然是面向中层管理者的,但做为一名普通员工,听 了以后也很受启发。刘田老师将管理者的工作简单分解为管理和领导,前者教人 怎样正确地做事,后者教人做正确的。并由此延伸出制度和文化,执行力和领导 力,绩效和沟通,做人与做事这几对虚实相映的概念。正如刘田所说,对目前处 于人治和法治的过渡区的公司而言,管理只有依靠制度,才能出执行力和绩效, 而领导人的品德及由品德延伸出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对于团队的凝聚和鼓舞,将 起到莫大的作用,左手是管理,右手是领导,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基业长 青。来公司两年多,逐渐对地产行业和公司的情况有一些了解,结合这门课,

11、有 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首先,由于地产行业价值链长,对风险把控和专业要求很 高,每个项目好比长途的接力赛跑,环环相扣,所以对于管理者不论是知识面还 是领导力都要求很高,而责任心是做为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的前提;其次,在制 度上,我们公司有思想深刻的员工手册,其他一些制度也都很完备,但是 公司对于制度的学习和普及不够,员工要么缺乏对制度的尊重,要么将制度刻板 地运用,如何尊重制度,约束人恶的一面,又如何运用好制度,提高效率,是需 要解决的问题;再次,我到公司的那天,一位领导跟我谈到部门之间沟通,遇事 推委的现象,他的坦承让我深受感动,有句老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公司各部门的精英都是各自

12、专业上的能人,即便是一个部门一个项目,都有很明 显的专业分工,并且从性格上,做前期的,与做工程的,销售的也都是性格各异, 公司有没有一个好的氛围能让各部门之间加强理解和沟通很重要。最后,塑造好 的企业文化去感召人,凝聚人心,其中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导向是文化的发源地, 比如老员工和新员工的耦合,企业存量人才的质量决定增量人才的质量,存量人 才是不是具有包容性,有没有受到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将会间接地影响新员工 是否能在本岗位上有最优的发挥。另外,我注意到刘田老师在课堂中讲到两个决定成败的因素,一是制度,二 是心态,同时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而性格决定成败。 亿城的性格是什么呢?决定这个的,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制度?还有在亿城所赋予 的这个环境下,员工和管理者都是以什么心态在工作?如果我们的企业解决了这 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答案,就不愁生存,也不愁得不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