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056577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方式转变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探讨【摘 要】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融资 活动与企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与生产 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得出 了结论。指出,改进生产方式才是中国中小企业能够有效获 得外部融资的关键。【关键词】 生产方式 ;中小企业 ;融资关系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活力持续得以保持的关键市场细 胞。包括欧盟、日本在内的诸多发达国家均将推动中小企业 发展作为引领该国经济走出阴霾,创新未来的战略举措来筹 划并实施。外部融资推动中小企业摆脱自身积累的桎梏,而 跨越式发展就构成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获 得外部融资的关键则在

2、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代表了 具备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并因此得以长期带来可观的利润。据 此,中小企业才具备合格资格投入到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中 去。因为资本市场的任何放贷主体之所以愿将剩余资本贷给 或入股于中小企业是以获得资本利得为目的的。脱离了资金 循环过程的联系,则货币还只是货币,而不能成为资金(陈 共, 1985)。货币资本经营者参与实体经济的活动,最终都 是为了谋取资本利得,正因如此,货币才羽化为资本。二、融资活动与企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货币资本的职能在于使经济中已经存在的潜在的生产 要素相结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货币资本发挥了“第一 推动力”的作用。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体现了资本

3、 的特定物质性。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 合方式必须内在的契合于市场经济要求的成本效益比,从而 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高收益,并依此建立起适应市场需 要的企业竞争力。显然,企业自身资本积累是其利润转化的 体现,企业需要获得外部资本支持,更需要获得外部资本持 有人的肯定并产生愿与企业建立信用关系的经济动机。从这 一点来看,企业融资,特别是急需外部资金首肯而需快速发 展的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得以顺畅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具体的 中小企业内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否科学并以 此产生出较高利润,从而才能在未来为自己也为资本贷方人 产生较高的利润分红,满足资本贷方人给予企业融资的经济 目的。三

4、、中小企业发展与生产方式转变如上文所述,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自 身,审视中小企业当前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结合来进行适应市场需要的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必须以合适 的理论与方法论来看待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而这在一国的宏观经济制度与技术条件下,表现为中小企业在该时代下的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搭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要环节。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 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 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1 不失一般性的描述 生产方式,则无论于何种社会,生产方式本身一般的表现为 劳动者、生产资料与科学技术以一定

5、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并 以一定的配置方式发挥具体的生产作用。生产方式作为生产 力具体发挥作用,促成包括劳动、生产资料在内的可能的生 产要素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的具体方式。马克思认为: “不 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 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是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 素。凡是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 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时期” 。2 资 本论研究大家杨志教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所分析的经济 形态也包括了既定历史时期内以相对短的时间尺度(小尺度) 衡量的国民经济形态,并认为研究一定的经济制度内部的生 产方式运动状况,对研究当代经济发展

6、与经济增长具备重要 的指导意义(杨志, 2013)。而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即隶属 于既定历史时期内以相对短的时间尺度(小尺度)衡量的国 民经济形态下的具体经济发展形式的存在表现。生产方式链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表现了劳动力与 生产资料的技术结合方式与经济结合方式,具备物质性与社 会性的双重属性。考察中小企业发展如何本质上是对中小企 业生产方式的考察,进而才能得出其是否代表先进的经济发 展模式并创造出可观利润与资本市场贷方者分享,从而使得 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顺利开展。四、当前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探讨 先从劳动力数量来看,我国进入“刘易斯拐点” ,人口 红利消失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从“十四五”期初开始

7、,劳动 年龄人口以较快速度减少, 10 年间均减少 870 万人 ;人口老 龄化大幅提速,人口抚养负担快速上升。面对老龄化社会, 如果缺乏周密性安排,措施失当,则将对经济与社会产生重 大冲击,造成社会失谐甚至社会动荡 3 。从劳动者素质方面来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1年最新发布的年度国际教育统计纲要教育概观。OECD的报告使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 ISCED 构架,在进行教育成果的 国际比较中考虑到了国家间不同的高等教育结构。ISCED构架分为三个层次,涵盖了美国的副学士学位

8、、学士学位、硕 士学位、博士学位和第一专业学位(或等同于这些学位) 。 2009年OECD的数据显示, OECD国家25-64岁的人口中有 30%获得了 5B 及以上(相当于美国副学士及以上)的学位, 比 1998 年增长了 9%;25-64 岁的人口中有 21%获得了 5A 及 以上(相当于美国学士及以上) 的学位。从OECD国家来看, 2009年获得5B及以上学位的25-64岁人口中,美国和日本 共占据了 47%;从OECD和 G-20国家来看,2009年获得高等 教育学位的 25-64岁人口中,美国占据了 26%。而我国的这 一比例仅为 11%。在我国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就业人口的受 教育

9、水平的地区分布也很不均匀。大学专科及以上比率最高 的三个地区为北京、上海和天津,大学专科及以上比率最低 的三个地区为贵州、江西和广西。而初中及以下比率最低的 三个地区同样为北京、上海和天津,比率最高的三个地区为 贵州、云南和安徽。显然,东部人口素质高于中西部成为明 显特征。从科技发展的比较分析来看,首先从研发支出占国内生 产总值(GDP)的比重来看,我国与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 等国有明显的差距, 2011 年我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值为 1.84%,而日本的比例为 3.39%,我国的这一比率几 乎只有日本的一半。进一步地看,在我国内部东、中、西部 也存在明显差距。企业是科技力量的重要承

10、载组织,企业新产品是企业科 技实力重要体现,东中西部地区新产品的推出数量也存在较 大差距。其次,从 2012 年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数量的数据 来看,东部地区新产品的数量为 233516 项,占 72.20%;中部 地区新产品的数量为 59211 项,占 18.31%,西部地区新产品 的数量为 30721 项,占 9.5%。五、改进生产方式是中国中小企业能够有效获得外部融 资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 “积极推进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这 是我国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新常态”所面临的经 济约束是人口减少、经济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加快建

11、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新经济模式越来越急迫。我国的中小 企业受制于劳动力数量减少、素质较低,科技水平低下等一 系列自身约束,却面临的是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越 来越明显的外部竞争压力,其生存状态很不乐观,严重冲击 资本市场对其生产经营活动所抱有的信心,并进而产生融资 障碍。通过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说明,当前转变中小 企业自身生产方式,加快吸引高素质人才引进,以各种方式 引进高新技术,推动管理技术升级,构成中小企业自身发展 关键也成为其能否有效获得外部融资的关键举措。【注 释】1 马克思 .资本论(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 2004.8.2 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2004.44.3 http :【作者简介】庆东瑞( 1983-),陕西泾阳人,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 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管 理与宏观经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