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校医室学生突发疾病处理预案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50KB
约5页
文档ID:505048002
校医室学生突发疾病处理预案_第1页
1/5

校医室学生突发疾病处理预案  为了确保学生在突发疾病状况下,生活管理老师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 ,特制定相关预案  一、熟知医药箱中配置的各类药品及用途  1、扑热息痛: 学生发烧、头痛时服用  2、去痛片: 学生头痛、牙痛时服用  3、盐酸小檗碱片:学生腹泻时服用  4、肝胃气痛片: 学生胃疼时服用  5、速效救心丸: 学生有心脏病史,当他感到胸闷不适并含过此药时可含服  6、利福平眼药水:学生沙眼、眼部不适时外用  7、氯霉素滴眼液:学生沙眼、眼部不适时外用  8、双氧水: 学生外伤时使用  9、红药水: 学生外伤时使用  10、更换药品时间:2013年9月9日  注:过期药品要及时扔掉  二、常见的五大严重疾病  1、外伤: 轻者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再用利凡诺溶  (俗称黄药水)消毒,用创可贴包扎如果伤口大而深,就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用红药水,再用灭菌结晶磺胺(俗称消炎粉),最后用纱布包扎  2、扭、挫伤: 一般是脚脖处扭伤,先判断是否骨折,如不是,则在48小时内对伤处先冷敷,48小时后热敷或者上跌打损伤的药如红花油等。

如疑似骨折,建议学生去医院拍片、诊治  3、感冒: 先测体温,如果学生发烧,就让其服用扑热息痛或VC银翅片,如果学生发烧并且鼻部不适,就让学生服用速效作风胶囊  (也叫氨咖黄敏胶囊)   4、胃疼: 服用肝胃气痛片  5、头疼或牙疼:服用去痛片  三、学生生病或受伤时应该如何处理 ?  1 、对持有医务室证明或班主任签单的学生;要及时联系家长,送医院诊治,要做到关心、体贴学生  2 、发现有学生生病或受伤校医人员要了解学生情况,如情况危急,则校医拨打急救“ 120”,待急救车到达,护送伤病人员到医院就诊,并及时通知行政值班领导,立即与其班主任或其家长取得联系  、伤病学生原则不能一人独自在寝室内休息,如需卧床休息,必须有陪护   四、出现传染病如何处理?  (一)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二)如何预防传染病?  (1)以上传染病都是疫苗可预防的,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在传染病高发季节,避免前往空气不流通、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病期患者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勤晒被褥,保持环境卫生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共用私人物品不随地吐痰  (5)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三)常见传染病的特点  ——麻疹属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凡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潜伏期为10天左右,最长可达21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眼结膜炎、咳嗽和皮肤斑丘疹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易感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1-7日,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临床分为普通型、暴发型二种类型,暴发型病死率极高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  ——流行性腮腺炎又名“撑耳黄”,好发于一侧或二侧腮部,以 肿胀、发热、不化脓、易传染为其特征常见于冬春季节以4至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

一次得病之后,可有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本病者,极为少见本病可并发睾丸炎、重型脑炎及心肌病  ——水痘是一种好发于幼儿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亦可感染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多伴搔痒或疼痛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在10日以内可自愈,无后遗症  (四)出现传染病如何处理?  1、学生如果得了传染病,班主任及时向校医报告或向校主管领导汇  2、定时对教室公内共设施设备消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清理、消毒  3、要求各教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积极开展室内消毒、  大扫除,每天及时清理室内垃圾,多开窗、多通风,  以保证室内的清洁卫生,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  手,勤换衣被     5、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舍务中心将根据学校的部署,及  时下发防疫宣传材料和防治药品  6、如发现有疑似病例,立即要求病人到医院就诊,并进  行相关人员的有效隔离和排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