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00870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小学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解析、教学大纲3.小王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

2、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 D.合理进行复习4.“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是用来训练学生的()。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5.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A.教书育人 B.献身教育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7.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 C.个人发展 D.为人师表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

3、加 C.社会集资捐资 D.教育专项资金9.教师履行教学职业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是()。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权10.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突破重点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为目的的说剖是()。A.研究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11.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的区别是()。A.问题具有启发性 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 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答12.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A.备课技能 B.教学反思技能 C.课堂教学技能 D.结课技能13.使用最广泛的课堂观察方法是()。A.目视法 B.扫视法 C.巡视

4、法 D.提问法14.适用于介绍具有非时间性联系的事理知识的是()。A.横向叙述 B.纵向叙述 C.交叉叙述 D.描述性叙述1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创造美的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A.谈话法 B.说理法 C.情感激励法 D.榜样法16.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17.某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此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这属于教育的()。A.总目标 B.实质性目标 C.发展性目标 D.教育性目标18.参观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叫做()。A.参观教学 B.教具教学 C.现场教学 D.感知教学19.(

5、)是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A.教学实验 B.教学调查 C.教学观察 D.教学问卷20.汇集学生作品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是()。A.档案袋评价法 B.专题作业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1.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 D.经济发展水平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

6、的转化,属于()。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3.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有()。A.教师修养 B.教师义务 C.教师良心 D.教师公正 E.教师荣誉4.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专有的权利有()。A.获得公正评价权 B.申诉权 C.免试入学权 D.就近入学权 E.不交学费权5.试卷设计是对试卷的全局性安排,主要解决()。A.试题内容分布 B.试题编制的问题 C.试卷的拼组问题 D.试题类型分布E.试题教学目标分布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运用的主要方式有()。A.课堂观察 B.自学活动观察 C.作业分析 D.问卷调查 E.学业考试7.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

7、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A.品德常规管理 B.学习常规管理 C.教育活动常规管理 D.学籍常规管理E.生活常规管理8.同辈群体的特征有()。A.关系的不平等性 B.价值的趋同性 C.交往的自愿性D.关系的平等性 E.群体的凝聚性9.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 D.便于检测 E.总结性评价10.如果教学的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8、。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2.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3.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属于知识型课程。()4.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5.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6.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7.锐意创新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8.师德修养的行为准则是更新教育观念。()9.教育法比教育政策

9、更具有灵活性。()10.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1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教师负责制。()12.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13.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教材是核心环节。()14.教学强化的类型有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和活动强化。()15.学生的神态表情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形体动作。()16.教师的反思过程必须是教师的自我反思。()17.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说明它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应居于中心地位。()18.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19.班主任应当公平地对待学生,但对后进

10、生可以多偏爱一些。()20.与班集体、共青团和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相比,同辈群体缺乏人员的参与力度。()21.愉快教学法是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22.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23.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的感知,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参观法。()24.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源,也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媒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4.为了促进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5.简述教案的构成要素。6.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五、案

11、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语文课上,老师要求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接着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流得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点评道:“用活泼来描述水,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以后注意改正。”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2.2010年10月15日中午,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石在放学回家时经过校门口的拐弯处,被歹徒刺死。家长要求学校赔偿,而学校则认为孩子已经放学,并已离开学校,学校无过错。请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指出学校对未成年人应担负哪些安全责任?请你为学校提出一些加强学校安全

12、的防范措施。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2.根据遗忘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减少遗忘?(使用范围:小学 教师资格)四、简答题1.(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2.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其基本要求有二: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3(1)深度加工材料;

13、(2)有效运用记忆术;(3)适当过度学习;(4)合理进行复习。4.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为了促进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讲演慢一点;(2)重复复杂的主体材料;(3)呈现做笔记的线索;(4)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5)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让他们观看;(6)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提纲等。5. (1)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2)教学内容。(3)教师的教学活动。4)学生的行为。(5)教学媒体。(6)时间分配。6.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集体;(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五、案例分折题 “活泼”一词的主要含义是“生动自然。不呆板。”学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气,反映了他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