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966583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8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课件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课件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导与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 什么数? 3、滨州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怎样表示这两个温度? 二、自主学习,合

2、作交流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 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 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 号,如前面的 5、 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 来表示,如上面的 3、 8、47.2)活动 : 两个同

3、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 用正负数表示.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3, 0, 3.1415, 200, 754200, 2)、任意写出5个正数:_;任意写出5个负数:_ 3)、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 记作_,-4万元表示_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练习巩固: 1)、一个月内,小明

4、发体重增加2公斤,小华体重减少1公斤,小强无变化, 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负数有_ 3)零下15,表示为_,比O低4的温度是_ 4)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 米,其中最高处为_地,最低处为_地 5)“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 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 存在的数量,如

5、0 五.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共10) 1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23,+2023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写出比O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 5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六、作业

6、布置 1、阅读下节教材,提出你发现的有价值或困惑的问题,填写在下节“师生随笔”中; 2、课本习题1.1 第 1、 2、 4、5题. 七、自我反思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点时的难点在于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本知识点完全不同于 以往知识 ,可以借助生活常识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推荐第2篇: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2023年度数学学科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望江新坝中心学校 檀根犬 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之后,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生思维的发展上更是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也更有了指向性,那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

7、参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多媒体课件已渐渐地走进了我们课堂,给我们平日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渐渐成为大家讨论的主题。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对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课件设计的学习方式应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要达到这一目标,课件的设计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心里需要为出发点,真正地

8、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以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的,而不是让课件“走过场”、“凑热闹”。 因此,课件的设计必须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提供挖掘和发挥潜能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做数学”而不是传统的“听数学”的活动中。 如:一年级教材中“认识图形”一节,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发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并体会“面在体上”,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 各种颜色的长方体、正方体、圆体、三角形的椎体,并在各个立体图形上用更亮的对比色描出它们的一个面,并动态的闪动。 这样动态、直观的课件,就给每个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思维刺激,它们就会有“我要学”“我乐学”的积极性,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现各种平

9、面图形及“面在体上”,那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二)课件的设计的情境应是有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数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延伸、发展和运用;任何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和验证;对任何一组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的掌握,都需要一定的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而这种需要与612岁儿童的思维水平有一定差距。怎样缩小这种差距呢?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些实际意义的情境,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做法。 (1)创设情境,给学生体验和感知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完成的,传统式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师口头的说、一支粉笔的写

10、来传递的,而现代多媒体课件都将枯燥的知识动态的演示出来,给学生以不断的惊奇,课件设计的情境,更是将知识的形成过程步步呈现出来,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知也是真实、具体的,对内容的抽象概括也是贴切的。以一年级“加减应用题”为例,学生对“加”和“减”的概念没有完全建立,为了让学生准确描述,可以设计以下的课件: 1.大树上停了5只小鸟,(动态演示)又飞来了3只小鸟。(用闪动的圈将它们圈起来,并用语音提出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2.停车场原来有9辆汽车,(动态演示)开走了四辆。 问:还剩下多少辆? 创设了这种学生熟悉的情境,并借用动态的演示,学生体验了“加”与“减”的过程,很自然的就对“加”和“减”有了

11、较深的感知,也加快了它们从形象入手到抽象概括的发展。 (2)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重点的内容 心里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4个阶段,在经历两岁前的感觉运动阶段和两到七岁的前运算阶段,再到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指七岁到十一岁,初步逻辑思维的形成。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将会有质的变化,但它们对概念的获取和使用仍需要实际经验作支柱,需要借助具体事物和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对于重点知识内容的课件,还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 如:“认识分数”一课中,认识分数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产生的前提是“平均分”,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这样的课件: 1.出示两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并提出问题:怎么办? 2.出

12、示一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并提出问题:怎么办 3.出示一张饼,两个人怎么分? 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4.出示饼,3个人怎么分?4个人怎么分?(同时动态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看似很简单的分东西情境,却将全课的重点“平均分”多次地从学生口中引出,并用课件的图、声、文并茂帮学生构建了一个活跃的“思维场”,帮他们体验和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推理并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更重要地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课件设计的评价方式应是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学中 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元评价”,以往的课堂评价关注的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是不科学

13、的,科学的评价应是关注过程、情感态度以及结果。心理学提出,人在知道自己在接受评价时,心情会很紧张,平价的结果不一定可靠,因此潜移默化式的才是最好。而多媒体更是一种让学生全身心放松的媒介,所以课件的设计也应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很可喜的是,身边的许多前辈和同事给我做了榜样: 1.课件中出现:小组中互相评一评,等某个同学回答结束后, 2.课件出示:你觉得他说的怎样?你自己呢? 3.如果你是老师,会给他几颗星?(并到台上涂一涂)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两张画面的介入,但给学生自我评价和 师生评价的机会确实无限的。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整合为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但它的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从儿童心里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出发,为课堂教学服务,我们也只有在不断的研究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3、心理学 推荐第3篇: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多媒体辅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