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乘法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965591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底数幂乘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底数幂乘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底数幂乘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底数幂乘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底数幂乘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底数幂乘法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识记目标:熟记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能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从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体味科学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法则的正确应用是本节学习中的又一个难点三教学

2、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二)探索交流发现新知(三)应用练习促进深化(四)提炼小结完善结构(五)布置作业延伸学习1、 从天文中的有趣问题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特点,从而引入本节课题。2、 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义独立求出1010。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醒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要将a+a+a与aaa相混淆。(同时渗透幂的组成要素:底数、指数,为后续的找规律作好铺垫。)1、提出新任务:(课本P12做一做1)。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2、提高任务难度:(P12做一做2)。同时注意

3、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3、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4、更高挑战:你能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吗?5、 比一比,赛一赛识记公式6、反思。“除了记得准、记得快之外,衡量记忆力好坏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持久性和准备性。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用这个办法能持久吗?针对此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借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发地产生对公式特点的探求的一种自身需要,并积极思索和回顾公式的得来过程。(法则的剖析:条件是乘法同底数幂;结果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7、再识记。“在理

4、解的基础上,结合公式的特点和语言叙述,有提取的记忆一遍。”8、“你认为这个公式的应用,应特别注意什么?”给点时间思考(目的是让学生记住这个问题),却不必急于回答,只要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练习就行了,之后再作回答。1、 理论之于实践展示课本P13 例1,可由学生自行讲练,教师辅助。2、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课本P14 随堂练习1,借以检验所学。3、闯关练习:x+x;xx;xx;xy;xy。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条件和结论两方面来辨析公式特点。4、又一轮更大的挑战,真实的测出对公式的理解程度及熟练程度,培养举一反三,逆向思维的数学品质。教育学生学习要多思多想,力求学深学透。amanap等于什

5、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倡算法的多样性,同时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理由。am+n可以写成哪两个因式的积?5、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例2生活背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1、默忆,并用自己的语言整理笔记;2、独立完成课本P14习题;整理同底数幂乘法的探索过程(可以加以发挥,本题作为选做)。3、自编一道最能代表个人水平的题目,向与你水平相当的同学发出挑战。4、仿照本节课的方法,预习并尝试独立探索下节内容:幂的乘方。1、 探索这个问题,自然地体会同底数幂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

6、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2、 回顾并应用幂的意义,尝试求解。3、将幂的意义与乘法的意义混淆了的学生在对比中澄清了认识,改正了错误,巩固了知识,也为下一步的探究工作铺平了道路。 1、根据幂的意义,独立解决此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每一步的理由,做到有理有据。2、通过努力,完成任务,进一步熟悉了幂的意义。 仔细观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个人的观察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3、通过对特例的考察,归纳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发展了推理能力(归纳、符号演算)。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进步意义。4、运用幂的意义进行说明,加深了对幂的意义的理解,提高了应用本领,对公式的认可由感性转为理性。5、 记忆与呈现交流比赛

7、6、学会反思,学会学习。进一步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与集体智慧的无穷,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开放的学术性格。在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达成了识记目标。仔细观察公式特点(二要素、对比、变化、左边和右边、整体和局部);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交流;回顾性质的得来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7、按要求,用新方法二次识记,同时体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增强动脑的自觉性。8、“一个奇怪的问题,不就是要注意符合公式的特点吗?刚刚已经说过了。难道还有其它的?”1、战前演习。具体体会公式在解题中的应用,熟悉了公式。2、自我检验,巩固反馈。考察个人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及时查漏补缺。3、对比练习。通过观察、对比,找

8、出它们的异同,提高警觉性,增强对公式特点的灵敏性。从根本上消除了知识的负迁移,澄清了概念,杜绝了错误的发生。4、随着探讨的步步深入,对公式的理解不断加深。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思维变得流畅、变通,更富有创造性。 先大胆猜测,类比联想,再利用符号间的运算加以验证。通过思考、探究、交流等个体活动,进一步熟悉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幂的意义和乘法运算律,同时注意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发展逆向思维,对公式灵活运用。5、运用同底数幂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大数目,发展数感。条理本节内容,回顾做题经历,畅谈个人体会,互相交流借鉴。原本分散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

9、动性,在本人原有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继续学习、自我教育。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多媒体教学播放录像,展现无际而神秘的宇宙,引发思考。同伴交流小组讨论个别学习同伴交流个别学习个别学习与同伴交流相结合同伴交流小组讨论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多媒体教学展示实际背景同伴交流个别学习(七)教学反思: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法则)。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尝试相结合;在学生学习的方式上采用接受式学习与活动式学习相结合。对于法则的推导过程,我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先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法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而对于推导出的法则及其语言叙述,我则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接受式记忆。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我对自己教授本课基本上是满意的,完成了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有些细节还有待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改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