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966226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趣的转动 -中班科学活动海安县曲塘镇李庄幼儿园 吴娟第一部分活动背景:我园是省优质园,地处农村,历年来,我园注重特色办园,开展的“如何对农村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科学教育研究活动,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最近,我班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动的陀螺,引起许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的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发现疑问:“为什么有的陀螺转的慢,有的转得快?”“我发现雪花片插上小棍也可以转动。”引导幼儿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幼儿善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是我们开展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

2、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故设计本次活动。实施时间:2009、4、20设计思路:在“有趣的转动”活动中,我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转动的现象,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第三个环节是操作活动,通过制作陀螺,发现陀螺的转动与形状、大小的关系,整个活动由浅入深,步步紧扣,紧紧围绕

3、“转动”这一现象不断深入。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的经验。2、指导幼儿尝试观察记录的方法,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3、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师:手动陀螺一只,大记录表一个;2、幼儿:雪花片、手帕、球、碗、铅笔、方积木、碟子、易拉罐若干;记录表、铅笔人手一个;圆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的硬纸片和火柴棒若干(总数多于幼儿人数)。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教师转动陀螺。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你发现什么?2、提问:生活中你还发现那些东西会转动?3、小结: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会转动,例如:汽车的轮子,电风扇、微波炉、飞机的螺旋桨、门、风车、洗衣机的甩

4、衣桶它们都会转动。二、幼儿操作1、提问: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不同的物体,看看是什么?这些物体都会转动吗?2、幼儿猜测:风车会转,方积木不会转;雪花片会转动,铅笔不会转动;球会转动,碗不会转动3、提问:请你们去玩一玩这些物体,看看它们会不会转动,然后在记录表上记下了,能转动的在它的下面打个,不能转动的打个。4、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三、验证结果1、提问:刚才你发现那些物体会转动,那些不会转动。2、教师或幼儿验证结果。3、提问:谁能有办法让这些你们认为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可以用其他东西帮忙。四、幼儿再次操作1、教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让它转动起来的?2、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五、做做玩玩

5、1、幼儿选择适合的材料(圆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火柴棒,自己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装饰陀螺。3、幼儿玩制作的陀螺,发现陀螺转动起来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颜色在视觉上的变化。延伸活动在活动区,提供一些材料(如、正方形纸、吸管、纸盒、贝壳、线),让幼儿自由操作,自己制作,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第二部分活动反思:在课后研讨时,大家觉得这节课仍旧没能走出教学的旧模式,没有摆脱旧科学教育观的影响,第一个环节,教师只以一个小小的陀螺来揭示“转动”这一科学现象,幼儿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没有更多的实际经验;在第二个和第三个环节,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八种物体,幼儿只是盲目的摆

6、动物体,赶快记录一下,根本没有用心探索这个物体会不会转动,不好转动的能否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由于物体提供太多,幼儿只是走马看花,能力弱的幼儿更是顾此失彼,不知道怎样记录,抄别人的一混了之,探索活动只是一种走过场,探索活动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幼儿自然就失去了在实践中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机会,更不可能养成执着的探究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教师并没有期待幼儿建立自己的想法,只让少数幼儿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剥夺了多数幼儿交流的机会,虽然给幼儿探索的时间和机会,没有交流,幼儿就失去了精心反思、梳理实践过程的机会,失去了强化已有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失去了学习脚踏实际做好每一件事件的机会;在第

7、四个环节,幼儿再次操作探究让认为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幼儿一边操作教师一边指导,其实在这个环节的开始,教师以变相的将结果告诉了幼儿,幼儿的操作只是验证教师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幼儿获得的认识不是自己的经验而是教师告诉的事实。 第三部分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实际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经过讨论,这节课作如下调整: 1、将活动室一角布置成一个“玩具王国”,让幼儿们自由自在地去玩,满足幼儿的幼儿玩的欲望,在玩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了这些玩具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能转动。2、老师为

8、每名幼儿提供了碗、雪花片、木头积木、手帕、牛奶瓶等几样物品,让幼儿猜测,这几种物体会转动吗?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引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老师请幼儿将猜测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的第一行格子里。幼儿凭经验猜想每一种物体是否会转动,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分析判断,并认真记录猜想结果。3、老师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猜想结果,将操作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真实地记录实验、验证原有的猜想。教师引导幼儿将操作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相比较,如果一致,将强化原有的认识,如果不一致,将调整原有的认识。这就使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真正成为现实,使结论和观点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它能使幼儿真正体会到:事物

9、是可以通过研究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4、教师让幼儿讨论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了解同伴的探索结果,促进幼儿的经验交流,帮助幼儿学习欣赏他人的探索结果,以及获得间接的经验。5、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转动,扩展幼儿对会转动物体的认识。6、选择适合的材料(圆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火柴棒,幼儿自己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得快?有的陀螺转得慢呢?”幼儿们带着探索后生成的新问题又进入下一次的探究活动。附修改后的活动设计:中班科学活动 有趣的转动 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的经验。2、指导幼儿尝试观察记录的方法,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3、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现

10、象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师:将活动室一角布置成一个“玩具王国”,里面有陀螺、飞机、汽车、风车等玩具;大记录表一个;2、幼儿:碗、雪花片、木头积木、手帕、牛奶瓶人手一套;记录表、铅笔人手一个;圆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的硬纸片和火柴棒若干(总数多于幼儿人数)。记录表:(注明:文字全部用图代替)碗雪花片木头积木手帕牛奶瓶猜想操作活动过程:一、玩玩转转1、师: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玩具王国,里面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可好玩了,你们想去吗?师:老师有个建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发现了什么秘密?告诉老师和小朋友。2、幼儿自己选玩具玩。二、猜猜想想1、师:刚才我们在玩这些玩具时,发现这些玩具有一个共同

11、的地方,那就是转动,汽车的轮子好转动,风车好转动,陀螺好转动,溜溜球好转动2、师:老师这里有六种不同的物体,你知道是什么吗?这几种物体会转动吗?3、幼儿预测结果4、师:请把你认为转动与不转动想法记录在表上的第一行格子里。5、幼儿在记录表上记录自己的预测结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记录过程,并做好记录。三、做做试试1、师:那么这几种物体到底会不会转的呢?你们去玩一玩、试一试,然后把你发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行的格子里。2、幼儿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及时做好记录。3、师:你玩的结果跟你猜想的一样吗?4、师:由于你们的操作方法不一样,所以每种物体转动的结果也不一样,也跟我们猜想的结果不一样,很多事件不是猜猜想想就可以的,需到动手试一试才能知道,科学家就是这样来研究、创造的。四、想想说说1、师:你在生活中发现那些物体会转动?这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幼儿回答,教师总结。五、做做玩玩1、幼儿选择适合的材料(圆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和火柴棒,自己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装饰陀螺。3、幼儿玩制作的陀螺,发现陀螺转动起来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颜色在视觉上的变化。延伸活动在活动区,提供一些材料(如、正方形纸、吸管、纸盒、贝壳、线),让幼儿自由操作,自己制作,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