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96451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拓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回顾拓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顾拓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拓展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2.熟读兵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二过程与方法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调查结果,进行表达方法的小结。日积月累:多种形式读,熟读成诵,粗知大意。趣味语文:学生独立阅读感悟为主,联系实际,谈谈这个趣味故事对我们的启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学生学习、积累的兴趣。【教学重点】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

2、解“日积月累”中古诗。【教学方法】引导、点拨,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背。【教学时间】 一课时。一、交流平台(一)、学生自由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明确交流的内容。(交流了解到的民风民俗、本组课文的写法)(二)、交流民风民俗。1、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2、指名说说。3、教师小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辽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有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等处处都有历史文化的积淀。想了解更多的就多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三)交流本组课文的写法。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的写法。2、指名反馈。3、小结:这些表达方法在我们今后的习作中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二、日积月累(一)、

3、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通。指名读。(二)学习元日1、再读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即诗意)2、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初一,人们迎接新年的景象。从诗中,你了解了哪些人们迎接新年的习俗?(放鞭炮、饮屠苏酒、换新桃符)(三)学习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1、从题目理解到什么。(地点:天竺寺;时间:八月十五)2、“夜桂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传说月宫中有桂花树,每到中秋之夜,嫦娥都会向人间抛撒桂花)3、理解古诗意思。4、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中秋节人们赏月的习俗,中秋节还有哪些习俗?(吃月饼、吃团圆饭)(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拓展课外再搜集关于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六)、教师小结。三、趣味语文。1、

4、学生自由阅读有趣的标点,想想有趣之处在哪里。2、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标点符号的作用很神奇,很有趣等)3、练习感受标点的有趣。(1)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便连夜赶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胜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吗?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上海队胜:广东队胜:(2)有一户人家,他们的儿子外出打工,三年过去,杳无音信,突然有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儿子的信,做父母自然喜出望外,妈妈首先去看,读着读着就号淘大哭起来,父亲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去看,去哈哈大笑起来。同一封信,为什么母亲看了号啕大哭,父亲却哈哈大笑呢,原来这封信没有一个标点,请看这封信。(出示这封信的内容)儿子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钱多病少挣了好多钱。母亲读哭:父亲读笑:4、小结:标点有趣、神奇,但我们一定要小心使用,不然可能会闹出笑话或把事情弄糟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