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91208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生物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学案二、 教学课题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4.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三、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承接前面学习的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对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细胞的进一步学习。新课标中与细胞膜有关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讲

2、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了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二章中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功能的认识具体化、结构化,将前后知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为后面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下基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教学难点: 1.细胞膜的功能。 2.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四、 教学方法有机整合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基本环节,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

3、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作到因材施教。五、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百度视频】显微注射:http:/ 2学生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1)细胞膜的出现对于细胞有何意义?生: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2)【百度百科】质壁分离:http:/ 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失去了那种成分? 细胞中的色素有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外界溶液?根据课本和自己的理解构建细胞物质交换图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外排)分泌物(抗体、激素)病毒、病菌注意: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3)观看激素作用机

4、理、精卵结合动画,【百度百科】胞间连丝:http:/ 生:渗透吸水原理2. 小组分工协作,利用准备的材料用具,按步骤完成实验。【百度视频】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http:/ 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易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资料2. 20世纪初,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分析以上事实,你得出什么结论?2.阅读教材P41,思考:1.细胞膜的成分中是否只有脂质和蛋白质?2.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哪一类物质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教师投影:细胞

5、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脂质主要为磷脂,还有少量胆固醇。【百度百科】细胞膜:http:/ )A红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胰腺细胞 D骨胳肌细胞答案:C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体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B使细胞呈现特定的形状C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出入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使细胞呈现特定的形状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功能,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作用,可维持其形态。3与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到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 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 A磷

6、脂分子 B蛋白质 C蛋白酶 D糖类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实现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可与特定的物质结合,从而使细胞具有识别功能。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膜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答案:C解析: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成正相关。5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 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答案:C解析: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说明此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说明此成分中含有还原糖,综合可知

7、应选C。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的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答案:B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所以B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得到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下降,所以癌细胞易扩散转移。7.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需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从真核细胞分离出较纯净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细胞内其他的膜混杂。而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膜,将其特殊处理后,会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

8、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1)为什么要选用成熟的红细胞?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3)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4)“血影”的化学组成是 、 、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 。(5)制备细胞膜的时候用鸡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可以吗?为什么? 。(6)由资料分析,细胞膜中脂质为 分子层。答案:(1)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9、细胞壁,同时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把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细胞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3)血红蛋白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运输氧 (4)脂质 蛋白质 糖类 磷脂 (5)不可以。鸡不是哺乳动物,其红细胞内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6)双解析:哺乳动物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利用渗透吸水原理可使其吸水涨破,从而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其他动物红细胞含有多种膜结构,不适宜作此实验材料。红细胞内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和学案的巩固练习。六、 教学反思1.灵活利用教材,微调了教学内容的顺序。这是在

10、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做出的调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整堂课,易于接受相关知识。2.合理综合运用各种教法: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利用讲授、谈话、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3课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观察实验结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该部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 姓名:徐炳强职称: 中学一级 电话:0536-3889005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徐炳强,男,聊城大学毕业。多年送高三毕业班,本人积极肯干,认真钻研。曾多次主编高考复习资料,多次参与地区高三复习资料的编写,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生物竞赛中获奖,先后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