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89659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已经是迫在眉睫。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积极引导社会对于这些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是理论建设和现实需要形成良性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

2、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

3、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

4、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 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 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5、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前行才能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享受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价值观应该是有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低阶价值观的标准,所以要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和确立并不是想当然的事情,而是隐含在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等之中,所以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现有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社会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对那些在中国历史和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已经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一些价值观点,通过国家认可的方式给予合法地位,为理论体系建设确立基本面,然后慢慢地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旗帜下进行有机融合。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