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89642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福建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项目分项目之一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三年一月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所 长:评价证书:国环评证 甲 字 第0944号发证单位:国家环境保护局协作单位:福建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委托单位:福建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分项目负责人:专题报告主编:编写人员:福建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审 核:福建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编制时间: 年 月目 录1前 言2项目区自然、社

2、会现状态3项目环境影响分析4项目水土保持效益预测5措施与对策6环境效益分析7环境监测管理 8公众参与9结论与建议10结论与建议水土保持与农业开发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前 言1.1项目由来为改变福建省较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边缘地带的经济面貌,即农村发展较薄弱的地方,除厦门外,在全省八个设区、市,共50个县(市、区)建设福建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二期项目 ,内容包括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畜牧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农产品流通、农村小水电、农村供水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其中与水土保持工程配套的包括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畜牧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分项目。根据86国环字第003以及“亚行”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2002

3、年9月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亚行贷款项目办委托省环保科研所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省环科所接受委托后,编制了评价大纲。水土保持与农业开发分项目是福建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二期项目的内容之一。根据评价大纲的要求,省环科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已于2003年6月编制好水土保持与农业开发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评价目的: 本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旨在了解拟建项目的可能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将不利的影响减缓最低程度。 1.3编制依据a.86国环字第00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b.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环监1993324号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华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

4、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d.2002年9月福建省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关于福建水土保持与乡村发展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e.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on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Environment Division Office of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rch 1998 (亚行环境评估要求环境和社会发展处环境科, 亚行环境评估要求 1998) 1.4评价主要结论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农业综合开发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属于B

5、类,从长期来讲,该项目本身是改善环境的项目,以正效益为主。项目实施将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社会环境的改善。因此,本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必要的。1.5项目概况本分项目规划在福建省8个设区、县的市即宁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等中的34个县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内容包括果园、茶园、竹园改造、营造水土保持林等。项目的建设规模与各品种分布见表1。 表1 各品种分布区域及建设规模一览表 单位:公顷区域龙眼/荔枝橄榄枇杷柑桔杂果茶叶竹类水土保持林合计福州160501416123771886952223福州市区705020140仓山区10024701575284连江县

6、90415083071033501399长乐市8070250400宁德220015023042055362019604153蕉城区10015040801011004701041寿宁6090161130420861霞浦404080101100370731柘荣501011090120380福安80408080130330740福鼎8070250400莆田2001601400140401906501520荔城区7080250400涵江区2001601404030150720仙游县07080250400泉州10000901802411294501190洛江区100802170300571德化县9010

7、022059150619漳州60017080102102202157002205漳浦县42090105014015100825南靖县18080808080130350980长泰县8070250400龙岩00301901702913309431954永定县4080111110370711武平县2090100140350700漳平县3020503050180长汀县1103050173363三明00027027021040013372487泰宁20805080300530将乐202010080100320宁化县1209030120514874尤溪县1103050173363沙县8070250400南

8、平00052943860842812653268延平区1405022098235743建阳县2006812050100538武夷山798014580300684光泽县30354330138顺昌4035403050195松溪409040100300570政和县8070250400总计11204904501460244025402500800019000 2.项目区自然、社会现状2.1自然条件.1.1农业气候区水土保持农业开发项目区域南起诏安县北至福鼎县,范围大、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均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福建省农业气候区划,项目区主要可划分为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和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项目区内,南亚热带

9、与中亚热带主要以闽江分界,闽江以北为中亚热带区,闽江以南为南亚热带地区。2.1.2地理位置本分项目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即北纬24172624,东经11 6、5912040之间,涉及宁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南平、龙岩8设区、市。2.1.3地 形我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受新华夏系地质构造的控制,全省形成了西部的闽西北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均呈北北东和北东走向,大体互相平衡,形成本省的基本地貌骨架。两大山带之间形成一条长廊状的谷地,闽中大山带的东侧逐渐降低过渡为填海平原和大陆架。本省最大、较重要的平原为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面积1,853平方公里

10、,都在项目区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4。2.1.4气 象我省属典型的中、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延绵起伏的武夷山和戴云山,犹如一道屏障,在冬季阻挡冷空气的南侵,从而使项目区的热量资源比邻省同纬度地方高,因此使南亚热带东端北界向北推移一个纬距左右。这个特点,使闽东沿海地区具有很多气象优势,同样可发展名贵的亚热带果树。项目区的太阳总辐射量,大部分地地区在4,2005,000MJ/平方米,与全国相比,居中等水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721C,年降雨量在1,100-2,000毫米之间,一般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增多。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是36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5060;79月视台风大小影响雨量,平均

11、约在2040,10月至次年2月雨量最少,为干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2040。2.1.5水 文全省项目区内河流众多,水系密集(0.11公里/平方公里),共有29个内河水系,663条河流,河流总长13,569公里,河流都为外流型。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和交溪等5条。2.1.6土 壤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以红壤化作用为主。在福州以南的闽东南地区大致以砖红壤和红壤为主,以北为红壤、黄壤。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明显,一般300米以下为砖红壤性红壤;海拔3001,000米为红壤;1,000米以上中山为黄壤。另外,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在同一地带性生物气候条件下

12、,还发育着非地带性的紫色土、石灰土、风沙土、黑色石灰土、滨海盐土、水稻土等。土壤类型多,差异大。2.1.7植 被 本省地带性植被分别属于亚热带季风雨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般边际山区和中低山带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主,海拔千米以上山地矮林,1,500米以上常出现低矮灌木与禾本科植物及零星山地草甸植被,植被覆盖度多在80以上。随着海拔高度下降,人工林和荒草的面积逐渐增多;沿海低丘则以人工林或荒地为主,森林覆盖率39.5。2.1.8生物资源本省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有4,500种以上,可开发利用的有3,000多种,据初步调查,全省木本植物1,943种,用材树种约有400多种,其中还有中国和福建省特产树种和珍稀树种,如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guoia glypostroboides)等,竹类约有近百种。2.1.9自然条件综合评价项目区东部和东南部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