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81961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规划概况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范围确定为安徽皖江城市带及与皖江城市带紧密相连的合肥经济圈同城化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中心城市,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等11个城市,土地面积约9.84万km2。重点规划范围为安徽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个地级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km2。本次规划皖江城际铁路方案为“以合肥为中心五条放射线”+“四条省际贯通线”+“三条都市区城际线”的基本构架,规划线路13条,其中新建线路11条

2、,规划区内规模1744km,2条城际线利用合九、池九客专;另外规划新增3条客货共线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兼顾城际功能。近期计划建设的线路共7条,其中新增规划线路5条(另外2条城际线利用合九、池九客专),规划区内新增规模为412km,投资517.4亿元。具体见表1。规划年限: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表1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分步建设方案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全长(km)本次规划范围(km)省内投资(亿元)备注一、近期444412517.41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六安103103191.42合肥-安庆-九江-利用合九客专,安徽境内305km.3合肥-滁州-南京1341271524南陵-繁昌-芜湖-江

3、北集中区城际8787685庐江-巢湖-马鞍山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段6969796池州-九江(与宁安城际联通)-利用铁路”十二五“规划池州-九江客专7亳州-蚌埠-滁州-南京 滁州-南京段512627二、远期1224839813.81合肥-芜湖-芜宣机场-宣城-宁国209209244.5近期利用商合杭铁路2亳州-蚌埠-滁州-南京蚌埠-滁州段125125115亳州-蚌埠段不计入本次里程3天柱山-安庆-九华山-黄山-金华天柱山-安庆-黄山段180180172.8天柱山-安庆段利用安庆-九江城际,江南集中区-安庆段利用宁安城际4天长-滁州-马鞍山天长-来安-滁州-全椒段10210274滁州都市区线5

4、淮安天长南京城际2054349.56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泾县-宣城-高淳(南京)段1777566江苏沿江规划7庐江-巢湖-马鞍山庐江巢湖段9090788马鞍山-禄口机场-镇江-扬州 马鞍山-禄口机场-镇江-扬州段13615142 规划区环境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环境空气根据2012年安徽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全省1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5%,15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0%以上,合肥市为87.2%。可吸入颗粒物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秋冬污染较重。(2)水环境2012年,全省地

5、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66.7%的断面(点位)水质状况优良,11.4%的断面(点位)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江河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湖泊、水库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3)声环境2012年,全省城市声环境声源构成以生活类声源为主。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为53.4分贝,噪声状况质量等级为较好,58.7%的城市区域未受噪声污染。16个地级市城市中,区域声环境噪声状况为好或较好的城市有13个,轻度污染的有2个,中度污染的有1个。与上年相比,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4)辐射环境2012年,全省辐

6、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含宇宙射线贡献值)测量均为98.2%纳戈瑞/小时,范围为87.4103.7纳戈瑞/小时保持在背景值水平;长江、淮河、巢湖流域水体总放射性不超过0.10贝克/升,总放射性水平不超过0.47贝克/升,处于正常本底范围;土壤监测点放射性水平正常。(5)生态环境2012年,全省范围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生态环境状况优,生态系统稳定;皖中和皖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良,生态系统较稳定;皖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生态系统相对脆弱。3 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综合分析结论汇总于表2。表2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与相关

7、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综合分析汇总规划类别名 称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国家相关政策、规划国家能源政策城际铁路采取电力牵引,且单位能耗远低于常规公路交通运输,大力发展城际铁路既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又避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这一绿色交通规划的实施,对于减少皖江地区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赖,促进皖江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本项规划提出皖江地区新增加合肥-安庆-九江客运专线及5条客货兼顾的铁路,是为解决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路网未覆盖到区域,以补充完善路网功能,既是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必要补充,也是落实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本项规划

8、涉及区域较广,规划区域内自然保护区众多,受规划设计深度线路限制,现阶段尚不能准确判断规划可能涉及的自然保护区。下阶段应在线路前期选线、选址阶段尽量绕避、远离自然保护区,从源头上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破坏,以保证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要求。重点关注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城际(泾县-宣城-高淳(南京)段)与宣城市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际(蚌埠-滁州段)与滁州市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城际(宿松-东至-泾县段)与黄山市十里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下阶段应在线路前期选线、选址阶段尽量绕避、远离各重要生态

9、功能区,从源头上避免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造成严重破坏,以保证规划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重点关注报告书初步识别的规划线路内可能涉及的宣城市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处自然保护区、池州市九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14处风景名胜区、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等24处森林公园、池州市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3处地质公园、黄山市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5处湿地公园、芜湖市龙窝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16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相关区域规划相关区域规划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本项规划总体规划布局符合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总体

10、布局的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本项规划的“一心、五射、两贯通”的线网形态有助于皖江城市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带三极两星”的形成,符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本项规划将对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中部崛起目标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发展城际铁路建设有助于“节约基于用地水平逐步提高的土地利用目标”的实现;合理设计线路纵断面,通过提高桥梁、隧道所占线路总长度的比例来节约用地,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中“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的目标。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规划线路虽然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一系列的防护及恢复措施,可大大缓解生态影响,能与沿线各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要求及发展方向相协调。下阶段线路选线时应进一步对涉及生态功能区线路的走向及敷设方式进行优化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及城市景观的影响。安徽省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受目前规划设计深度的限制,线路走向未能精确定位,因此无法明确界定各规划线路与水源保护区的具体位置关系。根据初步识别,其中近期规划新建的4条线路可能涉及水源保护区共9处(确认穿越有2处,线位临近有7处)。下阶段设计应重点关注、尽量避让。4 规划环境影响

12、分析(1)声环境影响预测并行既有铁路路段,一方面新建线路会引起的噪声增加,另一方面既有线客流被新线分流之后车流量大为减少,既有线的噪声影响随之降低,由于新建城际线路主要运营电力牵引的动车组,同等速度条件下声级低于普通客车,使得并行路段靠近既有铁路一侧敏感点处环境噪声因新建线路引起的增加量远小于既有线的减少量,叠加后的环境噪声较现状降低,减少量约15dB,靠近新线一侧敏感点因新建线路引起的增加量一般在3dB以内。新建线路区域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农村区域,现状环境噪声不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背景值较低,一般满足2类功能区标准要求。规划城际铁路建成之后,环境噪声增量较大,增加量一般在5dB(A)以上,2

13、0dB(A)以内。(2)振动环境影响预测由于城际铁路以运行电力牵引的动车组为主,全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振动源强在同等速度条件下较普速列车低3.5dB;城际铁路运行旅客列车,在同等速度条件下普速旅客列车比货物列车振动源强低3dB。由此可见,随着车辆、线路、轨道等铁路设施的技术进步,城际铁路的振动源强要低于普速铁路,影响范围和程度相对较小,在控制了噪声影响的前提下,城际铁路的振动影响将不是规划制约因素。(3)水环境环境影响分析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线网规划中各项目在运营期排放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BOD、COD、SS等。根据铁路网总体规划,规划铁路网建成后,污废水排放量约为7600m3

14、/d。排放的污水大部分可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少量经车站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受纳水体。由于规划区域内河网密集、水系发达,且区域内居民主要以地表水体作为饮用水源,水源保护区分布密集,规划线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第五十八的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因此对于各规划线路可能涉及水源保护区的规划线路,在下阶段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线路方案的合法性,避免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区;对于线路无法避让二级水源保护区及准水源保护区的路段,建议尽量采用隧道形式下穿以此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不良影响;应重点加强施工期的防护措施,防止水中墩施工及施工废水排放可能对饮用水源的污染。本江皖江城际规划涉及的水源保护区类型主要为河流型,兼以湖泊水库型,规划的城际线路一般以桥梁形式跨越,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通过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这些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和水量产生较大影响。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规划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源为沿线车站、动车运用所,污水量较大,特征污染物为COD、BOD、石油类、氨氮、动植物油、LAS等。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当地既有或规划的市政污水管网,最后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