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旅游导游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81530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旅游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邯郸旅游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邯郸旅游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邯郸旅游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邯郸旅游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旅游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旅游导游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旅游导游词邯郸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个旅游的胜地,很多来自异乡的游客来参观, 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景点的介绍。下面是带来的邯郸的导游词,仅供参考。邯郸,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 园林城市。位于河北省南端,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地处山西、河南、山东、河北 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19个县市区,人口 884万,其中市区人口 126 万。游客朋友,您知道“邯郸”两个字的来历吗?据汉书记教:“邯,山名;单,尽也。 邯山至此而尽,故名邯郸”。游客朋友,如果您是初次到邯郸,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她的 历史悠久和文化的厚重。有人曾形象地讲,在邯

2、郸两脚就能从地下踢出个文物来,三句话 就能带出个成语典故来,抓一把泥土也能攥出古老文明的汗液!早在7500多年前,这里就 有人类聚居,并在世界上最早开始了粟、胡桃的种植和家鸡的饲养,由采食经济迈向产食 经济,开启了人类的农业文明,诞生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郸已有3100年的建城史,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此定都158年,立志改革图强的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异军 突起令邻国胆寒;西汉时期,邯郸经济繁荣,商家如云,时人称之为“富冠海内”、“天 下名都”,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并称“五大商都”;邯郸名人辈出,英才荟萃,千古 一帝秦始皇出生在邯郸;三国时期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踞

3、邯郸临漳 境内的邺城并葬于此。“三曹”、“七子”扬起的“建安文学”猎猎大旗,使“建安风骨” 彪炳中国文学史册;北宋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崛起,作为陪都“北京”而声名远播;宋 元时期,磁州窑瓷器面向民众,种类繁多,在众多窑系中独树一帜,进入鼎盛时期;近代, 邯郸的永年广府古城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故乡。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武式太极拳小巧 紧凑,两种拳式柔中寓刚,刚柔并济,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 白雪”。100多年来,杨式、武式太极拳,从开宗传至五代,从永年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邯郸的涉县和武安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 区政府的所在地,邯郸成为

4、北方较大的区域性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邯郸乂是著名的 “成语典故”之都,出自邯郸常用的成语典故多达1580条,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经过 八千年的文化积淀,在邯郸这块土地上,形成了独具特色、脉络清楚的“十大文化脉系”。 即:标志中原黄河文明源头之一的“磁山文化”;标志华夏始祖技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婿文化”;以中原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相交融形成的以“开放、进取、包容”为 特质的赵文化;以清峻通脱、记实悲壮把五言诗发展成熟的建安文化;有宗教与石刻完美结 合的佛教石窟文化;有开创中国民窑先河的“磁州窑文化”;有涉县、武安老区为代表的革 命传统文化;以“黄粱梦”为核心集梦之大成的“梦”文化;以杨武式

5、太极拳为代表的太极 文化;脍炙人口 “成语典故文化” o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对邯郸乃至中华民族产 生着深远的影响。邯郸乂是一个物质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的现代经济重镇。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 的矿物资源多达40多种,物产资源主要是“两黑两白”,即钢铁、煤炭和纺织、陶瓷, 其中煤炭储量40亿吨,铁矿石4. 8亿吨,是我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高品位铁矿石产区。 农业发展实力增强,小麦和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和无公害蔬菜生 产基地,大名花生,涉县核桃、魏县鸭梨、永年大蒜、鸡泽辣椒、临漳獭兔等特色农产品 久负盛名。邯郸工业种类较为齐全,是全国重要的火力发电基地,是现代“钢城”、“煤

6、都”,为我国重要的冶金、电力、建材、纺织、陶瓷生产基地。拥有邯钢、新兴铸管、太 行水泥、邯峰电厂、发达纺织、雪驰等一批著名企业。培育了新兴牌离心球墨管、太行牌 水泥、雪驰牌服装、丛台牌白酒、力力牌强力位等一批名优产品。游客朋友,邯郸西部太行山,蜿蜒雄奇,景色宜人,古武当山、炉峰山、武华山于险 峻中蕴含着无限的秀美;京娘湖、天桥断山回水转,一派诗情画意;在朝阳沟、长寿村吃农 家饭、住农家小院则能体验到太行山区的古朴民风。邯郸的民间艺术、民风民俗丰富多 姿。如涉县的“上刀山”、“扛阁抬阁”。武安固义村的傩nu。戏“捉黄鬼”,武安骄 pian山村的“走黄河”;峰峰矿区王看村的“点老杆”和“苇子灯”;

7、邯郸县大隐豹村的 “彩布拧台”;邯郸县的“赛戏和扇鼓”;曲周县的舞龙灯;临漳的“抬黄杠”和“撵花”, 永年县的“吹歌”和“抬花桌”,大名县的现代艺术草编,邱县的“青蛙漫画”等等,值 得游客朋友观赏和品味。游客朋友,邯郸依靠其历史文化和太行风光交相辉映,人文古迹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的旅游资源优势,现己形成古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三大类旅游特色产品, 正在着力提升和重点推出八条精品线路。1、古赵文化游览线:丛台公园一黄粱梦吕仙祠一 赵苑一学步桥-回车巷。2、佛教石窟游览线:蜗皇宫-响堂山石窟一大乘玉佛寺一月爱寺。3、 太行民俗风情游览线:京娘湖-古武当山-长寿村-朝阳沟-东山文化公园。

8、4、磁州窑艺术 游览线:磁州窑盐店遗址-富田遗址-磁州窑博物馆-陶瓷购物一条街。5、红色旅游游览线: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冶陶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中韩友谊纪念园一大名 郭隆真纪念同。6、太极健身寻根游览线:永年广府古城-杨露禅、武禹襄故居-弘济桥-拜 访太极名师。7、宗教旅游线。8、曹文化探秘旅游线。同时,还将大力开发建设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推出一批辐射周边、连接中原区域的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旅 游者的需求。近几年来,邯郸市坚持开放总揽,环境先导,民营突破,突出结构调整和增 长方式转变,强力推进“四大”建设的战略目标,努力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加强 对城区

9、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大大加快了城市向国际化、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从而 推动了邯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吃住行游购 娱六要素日臻完善,专线公路和旅游专线车辐射各主要景区,可进入性大大增强。火车站、 汽车客运总站均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全市现有景区30处其中,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 7家,旅行社60家,星级饭店21家。2021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40万人次,旅游总 收入35亿元。邯郸交通便捷,106、107和309国道在境内形成两个十字交叉点,京珠高 速公路纵贯南北,青岛兰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广铁路和长治邯郸济南铁路在此交汇; 邯郸机场开辟多条国内航线

10、,是四省临界区唯一具有铁路交叉、国道交汇、高速公路过境、 机场通航等综合交通优势的城市。各位游客朋友,名城邯郸,丰厚博沉,纷华耀眼,名闻遐迩,魅力无限。到邯郸旅游, 一定会让您真切体验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观赏到太行山的雄奇秀美,感受到红色旅游 的浓浓氛围,体察到太行老区的古朴风情,更能激发您多走走,多看看,对邯郸有一个更 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衷心祝愿您的邯郸之行旅途愉快,收获颇丰。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蜗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蜗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它依山 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 好地保

11、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涉县蜗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婿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 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乂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蜗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 像。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 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醪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 处的蜗皇宫。蜗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蜗而修建的。据淮南子览冥训、 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蜗曾接土造人,送子继嗣,“林五色石以补苍 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

12、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 念。对F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婿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 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蜗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 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据这里碑文记我,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 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另据涉县志记我,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 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 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 修建了蜗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

13、以后乂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乂陆 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乂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 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蜗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它由四组建筑组成, 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乂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 为朝元、停修、广生三宫。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 烧,停修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期皇诞辰之日,民 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这个宫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蜗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 辇图”。一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蜗,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

14、护卫,腾云驾驾,驰骋 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停修、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 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蜗皇宫所在。蜗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蜗皇阁 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 “蜗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乂不 拘一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蜗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期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 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

15、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 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 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 弓弦,楼体前倾,因而乂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 杰作。纵观蜗皇阁,嵌于绝壁,雕梁画栋,登楼远眺,太行群山涌翠,漳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之境”。千百年来,蜗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 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崖壁现留石窟三处,除蜗皇阁底基石窟外,其右侧另有“眼光”、“蚕姑姑”二窟,窟内石像已遭破坏,残缺不齐,惟内壁环刻经文

16、较为完好。在蜗皇古迹 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此处古迹之精髓。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 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 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4. 18平方米,字数也 多达4.1万有余。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所刻经 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 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 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 价值和藏经内容上,蜗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 个缩影。同时也可看出,蜗皇古迹始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 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蜗皇古建 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蜗皇阁亦称三阁楼,坐东面西,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从下向上依次名之为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