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80626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病患者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 1、 开始服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使血压逐步恢复正常:高血压病患者到医院看了病以后,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条就是在刚开始服药的前一周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正常水平:120130/70_80mmHg之间。而有的病人只注意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忽略了血压的测量,天天服药不去测量血压。仅凭感觉,片面的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后,原来的头晕头痛消失后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是血压不高了。等到突然有一天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四肢发软无力也不去量血压,自认为是血压高了,就自己随意增加降压药量,结果头晕越来越重,没办法来找医生。说:大夫我服降压药无效

2、,血压不降又升高了,引起了头痛头晕。而大夫一量血压,是血压降的太低了。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王玉民 而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而没有定期量血压,等到不舒服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感到恐惧,赶快减降压药,过一天仍发现血压过低没有恢复,又赶快停药以后怕血压过低就不敢再服降压药。以至于时间长了大概经过两三周血压又升高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的存在需要大概三周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长期服用降压药过量的时候就是短时间把降压药完全停掉体内也有蓄积不会使血压马上升高。一旦停药到了一定的 时间23周以后药物在体内消失,降压效果不存在,血压就又恢复到原来的高水平状态。这样导致血压忽高忽地,不

3、知道该不该服药而无所适从。那么该如何办呢.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的前二周至少要每天测量一次血压。,然后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药量,大致经过三周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然后就基本固定住这个药量不变坚持服用。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性急,用药三天一看血压没降就以为是药物无效,想换药。这样是不对的,一个药至少要用三周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血压在短时间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也不要加药或者是换另一种降压药,而是观察三周后,血压不正常偏高,再调整降压药。除非是高血压急症,一般不要在短时间内调换降压药物,坚持用够疗程。因为心内科大夫,开出的降压药,根据你目前

4、的 血压水平,和以往服降压药后的血压水平开出的降压药,可以使患者的血压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就是这样也需要根据血压水平进一步调整降压药用量而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到血压恢复正常,有一个调整降压药物的时间过程。而有时候开出的降压药,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血压过高而降不下来,则你的头晕,头痛症状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降的过低,都会对你的身体不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特别是老年人,一般都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脑部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在血压下降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扩张增加脑血流量。如果血压降低过快,或者血压过低,容易发生脑缺血而诱发中风。因此要根据服药后的血压水平,血压到110/70mmHg的时

5、候就该再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及时调整降压药量把血压控制在120-130/80-70mmHg的正常或更高的目标水平。 综合现有临床证据,70岁以上者收缩压维持在不超过160mmHg的水平也能获益。如伴有糖尿病或肾衰,则把血压降到150mmHg以下。老年人常有所谓的“假性高血压(Pseudo-hypertension)”,这是指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肱动脉血管不容易被血压计袖带压缩,导致血压指数被错误地报高。如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避免过度治疗此类病人。假如病人体检发现血压维持在“高水平”,使用多种药物也不能降到正常;仪器检测但是没有器官损坏迹象(包括心脏增厚扩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视网膜

6、出血等);测血压的时候给血压计充气,汞柱达到200/100mmHg左右再桡动脉还能触到脉搏的波动。而甚至因为用药过多而产生副作用。一旦有了这些迹象就得考虑存在“假性高血压”的可能。“白大衣”高血压在老年人身上也常见。基于如此,如果血压水平不完全肯定或病人服食药物后晕厥、低血压,那么就需要用24小时办公室外血压监测来评估病人的真实血压。 65岁以上的 老年人血压可在150/90mmHg左右,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以再低,一旦发生头晕头昏,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肢体无力等脑缺血症状应立即停止降压而用改善脑供血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经过三周左右的几次降压药量的调整血压就基本正常了,以后就基本是固定这个药量不要

7、轻易变动。这时候配合中药汤剂可促使血压下降而且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坚持长期用中药还可以使西药降压药逐渐减量。 正常人体位变化也会有血压波动,一般是卧位、座位、立位相差10mmHg,超过20mmHg才是异常的,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2、按时服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血压才会稳定: 看完高血压后,应该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可是有的人服用降压药物很随意,是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毫无规律,认为只要把降压药按大夫嘱咐的剂量服下去就可以了。这样是不对不的。人体的血压水平不仅需要降到常,而且还要保持节律正常。正常人的血压都是白天高,夜间降低。大致的节律是这样的:一般早上醒来较高,逐渐升

8、高到上午10点左右达到一天的 最高峰。然后下降,血压在下午4点到6点左右,又会出现一个小幅度的升高,但是一般不会超过早上的血压水平。之后逐渐下降,直到午夜零时血压最低。而后血压逐渐升高到第二天,这样的节律是正常的叫“勺”型节律。因此服降压药需要在每日的血压高峰值的前面。最好是在早上6点到7点之间,服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果因经济条件用的是每日两次的降压药,第二次用药一般在下午的3点左右服用。如果服降压药不定时,不在较合理的时间内用降压药,就不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会导致人体自身的血压波动节律紊乱,这样不利于人体的血压稳定。3、血压降的不好不是换药,是加另一种药: 刚开始服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

9、朋友,如果用一种降压药后降低血压的效果的不理想,或者是不降,要着急,有的朋友服用降压药几天,一量血压没有正常就以为降压药无效,频繁的调换药物,因为降压药物发挥最大效果是需要时间的,一般在三周以后血压不正常再考虑加降压药物。这时候如果是这个降压药已经达到了正常剂量,已经用了三周足够的时间,就不要再增加了该药的剂量了。这时侯也不是停用该药而换用另一种降压药来代替原来的降压药,应该是在原来降压药的基础上增加另外第二种降压药物,效果不好再增加第三种药。 因为一种降压药效果不好,如果降压药已经用足量了,单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量,降压效果不仅不大,而副作用增加很多;换另一种降压药,单独应用一种降压药效果还

10、是和原来开始用的那一种降压药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有的病人把所有的降压药一个一个的换着用都换遍了,血压也还是降不下来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临床观察表明,降压药,一开始就应该是多种降压药少量联合应用,这样副作用少,效果好。而两类药配合在一起效果比但一种药加倍的效果大的多,而且副作用很小。现在研究发现治疗高血压病是多种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用降压效果好,而副作用小,又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不要嫌大夫开的药品种多。需要注意的是,开始服降压药的患者,因为降压药发挥最大效果一般是在三周以后,因此不要刚用降压药没有几天血压不降就换药。二是要等应用降压药三周以后根据血压情况下降的不理想再找大夫加另一种降压药。4、认真阅读

11、说明书,每年定时体检: 好多降压药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只是在少数比例的病人们身上发生,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但是病人用了降压药,要注意这个药都有哪些副作用。留心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因为有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如硝苯地平引起的头张头痛,停药后就消失了。倍他洛克导致的心动过缓,减量后就消失了。而有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不能及时发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卡托普利之类导致白血球减少。但是也不要因此对药物恐惧,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降压药的患者,每年定期体检,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血糖,血、尿常规等看看身体有什么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是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的。5,血压偏低可以减少

12、药量,但不能随便停药: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后,如果注意配合生活调整,血压会逐渐降低,(因为刚开始服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当经过两到三周的降压药剂量的调整后,血压基本正常后,剂量一般固定不变了。)因此长期应用降压药,每个月也要至少测量三次血压。一但发现血压异常,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安静状态下血压低到110/70mmHg就应该减量,具体如何办,就要及时到大夫哪里检查由大夫调整药物剂量。自己不要以为血压正常了就停药,高血压病很难治愈,大多数的病人几乎是终身服药。否则血压会反弹到原来的高血压水平,有的病人停用降压药后,甚至会出现比原来的血压更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有恢复原来服用的可以控制

13、血压正常的药物剂量血压也不能恢复正常,必须用比以前更大的降压药量才能使血压恢复正常。6、血压波动大,应该排除生活中的 影响血压稳定的因素,而不要频繁的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我在临床常常碰到这样的高血压病患者,见不得血压有一点点波动。一见血压升高就恐惧,马上频繁的加降压药,(其实就是血压稍微比平时高一些也不会出什么生命危险。)由于短时间加的降压药量太大,加药后血压又过低不舒服。导致血压忽高忽低,无所是从。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例如剧烈运动,过急的情绪反应,饮酒以及高度的精神紧张)正常人一天中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mmHg,老年人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只要安静状态下血压正常就不要调整降压药的 药量。

14、 其实正常人的血压都有每天在波动,血压是个动态平衡,象潮水一样每天都有升高降低,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我们量的血压是心平气和,安静休息半小时后的血压数值。因此生活中的饮酒(饮酒后短时间内脸红扩血管是暂时降低血压的,以后总的长期对人体的影响是升高血压。),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你长期服降压药血压控制的正常,偶然发现有暂时的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如果不是太严重,可以不加药,先观察两三周,如果是持续升高,就要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加以消除就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正常,这时候不是先加降压药,而是应该检查身体,看是不是体内有新的病变影响血压不

15、降,如血脂,血糖升高,肾功能不好等。如果是血压过高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最好去医院找大夫调药,配合中药治疗即可改善症状,又不会导致血压过大的波动。 有时候自己量出的血压不是太准确,如果想变化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还是找大夫确定。高血压对人体的损伤是个几十年的慢性过程,除非是血压突然过高,或者是有心脏病或者是体内有血管瘤,血压高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一般的血压即使有波动,稍高一点不会导致人体的严重损伤,因此不必过于害怕。7、注意季节变化:以及生活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一般来说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血管舒张,血压就降低。长期服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春天过后,进入夏天就会发现血压逐渐降低,如果低于110/

16、70mHg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而进入冬天后,因天气寒冷人体的皮肤血管收缩,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血压在季节出现过大的变化就要找大夫调整降压药量,适时的增减降压药的用量,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生活中的吸烟,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缺乏锻炼,都是短期导致血压波动的因素,如果长期服降压药,血压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偶然发现血压有些升高后也不必立即JI加药。注意分析生活中导致血压高的原因后,加以消除,血压就能恢复正常。但是生活中的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如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情不好难以稳定,失眠,缺乏锻炼,得不到控制,就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会导致血压难以恢复正常。8、注意配合其他预防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药物的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