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76070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高层框剪医疗楼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QC成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单位名称: 小组名称: 日 期: 2011年12月 一、课题介绍1.1课题所在工程简介本工程项目用地总面积165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8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66486平方米,地下建筑13602平方米,地上共23层,地下2层。本工程由南部23层92.05米高的住院主楼、东北部4层22.2米高的康复门诊楼以及西北部6层30.3米高的体检及研究楼组成;建筑至高点为96.3米(含电梯机房避雷针高度),绝对标高600.11米。钢管柱从地下室到顶共有23根钢管柱,其中圆柱2根,矩形柱21根。圆柱尺寸为80030,矩形柱尺寸分别为7001000,6001000,钢骨厚度分别

2、为36、30、24、22。柱混凝土: -2层5层:C60;6层18层:C50,19层以上:C40;梁、板混凝土:C30。钢管柱及钢骨柱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浇注高度一次至柱顶下500mm处。以防焊接时的高温影响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粘接强度。钢骨柱钢骨柱外测混凝土浇筑高度为轨道层梁加腋底,内侧混凝土浇筑高度为柱顶下返500mm。平面布置浇筑立面1.2课题介绍目前,国内的钢管柱内主要采用的是自密实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有:泵送顶升浇灌法,高位抛落免振捣法,分段抛落振捣浇灌法,导管浇灌振捣法。 我公司虽然有类似结构的施工经历,为确保钢管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公司特开展“提高钢管

3、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二、小组概况:本小组成立于2010年,先后已获得省级、国家级等奖项。小组概况如下: 小组名称小组类型攻关型成立时间2010年8月28日小组注册编号活动时间2010年8月28日2011年11月2日课题注册编号课题名称提高型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小组成员名称简况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务在QC小组内任职TQC教育情况男研究生项目经理组长36h男大学公司技术部项目顾问36h男大学项目执行经理副组长48h男大学项目执行副经理副组长48h男大专技术负责组员48h男大学质量主管组员48h男中学施工员组员48h女大学资料主管组员48h女大专资料员组员48h男中专安全员组

4、员48h制表:* 时间:2010年8月29日三、选题理由及选题:为实现“四川省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本企业自身对质量要求比较高为掌握钢管柱内浇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要求 提高钢柱内混凝土的密实度企业要求掌握工艺制图:* 时间:2010年8月29日四、现状调查目前此类型工程在不断增多,逐渐成为成都地区主导趋势,尤其在西部地区,因此必须制定并掌握该施工工艺。本小组通过收集资料,对工程的图纸认真研究、对无收缩性混凝土的技术性能进行分析。QC小组对调查及几次试验信息结果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出5类问题造成钢柱内混凝土不密实的缺陷主要有:钢柱内混凝土不密实的缺陷频数表序号项目频数(个)频率(%)累计频率(%)1混

5、凝土在隔板下部产生自沉;2445.345.32刚管柱隔板下面的角内出现空隙;1528.373.63混凝土与钢管柱之间出现收缩分离;713.286.84混凝土的内部出现气泡。47.594.35其他35.7100合计53100100制表:* 时间:2010年9月5日总结分析:由排列图可以看出,混凝土在隔板下部产生自沉、刚管柱隔板下面的角内出现空隙两个问题累计频率达73.6%,是影响钢柱内混凝土不密实的的主要问题,属于A类因素,是需解决的主要对象。围绕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筑,本小组通过几次(1:1玻璃柱模型)试验,并严格按设定的混凝土配比及施工工艺操作,实验结果如下所示:砼标号水()水泥()砂()石子

6、()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隔板下方产生缝隙高度深度C50170420598106010018.35255-8C50165410610106011018.3544.57-8C501754206001040110195065-6结果显示:混凝土在隔板下部位置均出现混凝土自沉(高度5-6mm,深度5-8cm),未出现其他的缺陷情况。五、设定目标及可行性论证5.1、设定目标值目标值设定目标值:消除混凝土在管柱隔板下口的自沉(隔板下口缝隙3mm,缝深度4cm)5.2、目标值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本小组围绕第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对造成钢管柱隔板下部混凝土自沉的不利的主要愿意。从“人、机、料、法、

7、环、测”即“5W1H”方面进行分析,并采用鱼刺图的形式表达如下:石子的粒径太小混凝土在管柱隔板下产生自沉人机料法震动棒长度不够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振捣方式不对水灰比控制不严浇筑时间控制不严环 膨胀剂的参量控制不准粉煤灰的参量不够责任心不强未控制好浇筑时间没有控制好浇筑温度混凝土的保养措施不够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浇筑方法不当混凝土结合部位不密实缺少合理的施工工艺缺少培训指导交底不到位制图:* 时间:2010年9月8日七、确定要因序号末端因数要因确认确认方法负责人日期确认结果1未控制好浇筑时间没有做到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入模,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现场观察、分析10.09.08 非要因2责任心

8、不强浇筑时没有严格要规定的要求分段浇筑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3振动棒的长度不够由于柱子的高度11米多,振动棒的长度只有8米,对下部振捣不够现场观察、分析10.09.08要 因4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导致浆石分离,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5膨胀剂的参量控制不准膨胀剂的参量小,混凝土内在起不到到微膨胀的作用,从而混凝土自身达不到微膨胀的功效。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6石子的粒径太小骨料的级配不佳,致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减低。现场观察10.09.08非要因7粉煤灰的参量不够粉煤灰使用小,促使水泥用量高,导致混凝土的自收缩。现场

9、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8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造成浆石分离,影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现场观察、分析10.09.08要 因9缺少培训指导没有专门的工艺指导学习,对工艺部了解现场观察10.09.08非要因10缺少合理的施工工艺没有有效的优化施工操作工艺,导致隔板下部的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能及时排除。现场观察、分析10.09.08要 因11水灰比控制不严水灰比增大,增加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导致了浆液太多,气泡增多。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12混凝土振捣方式不对没有及时的采取复震,造成二次混凝土的结合部位混凝土不密实,加大了混凝土的自沉。现场观察、分析10.

10、09.08要 因13交底不到位没有及时对工人进行全面的交底造成工人振捣方法不对现场观察10.09.08非要因14浇筑时间控制不严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太长,影响了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混凝土自身得不到密实。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15混凝土的保养措施不够冬季浇筑好的混凝土不及时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受冻,影响混凝土强度。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16没有控制好浇筑温度管柱外面的温度太低、太高都会影响混凝的凝固,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现场观察、分析*10.09.08非要因制图:* 时间:2010年9月8日经过分析确定以下3个要因:1、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配合比2、缺少合理的施工工艺3

11、、混凝土振捣方式不对八、制定对策:针对钢管柱内隔板下部混凝土产生自沉,导致质量缺陷的3个要因,广泛的提出对策,同时小组成员邀请本公司技术总工、商混站的专家及混凝土方面的权威专家一起讨论、研究,综合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针对确定的对策,结合要因确定时的判断标准,设定了实施对策要达到的目标,从而制定了实施措施,进行模拟实验。编制的对策表如下: 对 策 表序号要因对策目 标措 施实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时间1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配合比调整混凝土中各种掺合料的用量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混凝土的配合比1、应在混凝土中加水泥的含量13.6%的UEA微膨胀剂,使混凝土浇筑后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达到密实。2、适当的

12、降低水泥的用量,增加粉煤灰的比例。3、减低石子的用量,同时适当增加砂率。 4、掺入适当的减水剂。现场实验2010.9.122缺少合理的施工工艺将钢管柱内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促使钢管内混凝土的气泡排尽。1、进行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80cm100cm为宜。2、每次浇筑到隔板段时,距隔板面20cm位置留到第二次浇筑。现场实验2010.9.123混凝土振捣方式不对振捣钢管混凝土内浇筑法,调整振捣方式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复震,使管内混凝土更加密度1、待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进行振捣,时间30S。2、间隔30分钟后进行第二层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将振动棒插入至前面浇筑层10cm20cm处,进行振捣。现场实

13、验2010.9.12制图:* 时间:2010年9月12日九、对策设施 实施一、针对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配合比: 措施:1、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混凝土中加水泥重量13.6%的UEA微膨胀剂,使混凝土浇筑后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达到密实。2、适当的降低水泥的用量,增加粉煤灰的比例。3、降低石子的用量,同时适当增加砂率。4、掺入适当的减水剂。效果验证:通过增加粉煤灰的比例,及增加UEA膨胀剂,可以使混凝土自身收缩得到相应的补偿,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现象。实施二、缺少合理的施工工艺措施: 1、编制合理的施工工艺,混凝土通过导管注入:2、进行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80cm100cm为宜。3、每次浇筑到隔板段时,距隔板面留高度50cm的位置,这样混凝土震动棒震动时,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