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75987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草拟初稿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 是最需要花费心思的工作。初稿虽然只是文章的一个坯子,但却是下 步进行加工的基础。不能因为它是初稿,写作时就可以草率行事。起草初稿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1、周密思考,慎重落笔毕业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 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 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清人刘熙载 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 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 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

2、不能动手写文的。其 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 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谓“格局”, 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 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 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 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 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 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古人说:“袖手于前,

3、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 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 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 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 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 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2一气呵成,不重“小节”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 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 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 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 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

4、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 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 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 相信自己一一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 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 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 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 字待稍暇时再想。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 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r=#ff4810size=33、行于所当行,止于 所当止北宋大文

5、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 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 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 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 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版权所有“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 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 性质特征等,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 明白,不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 的缺陷。“

6、止于所不能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 “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 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 毛病。4、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提出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 其中第二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是很有道理的。“写不 出”,有种种原因:或者对所谈的问题认识不充分,仅停留在表面上, 未能透过现象深入其本质;或则对所论的问题分析不透彻,没有从不 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所掌握的材 料还不够充分,或则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还没有想好,等 等,都可使文章写不下去。“写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坏 事。它说明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写作时机还不成熟。这时候,应该 明智地停下来,细心地分析写不出的原因,回顾写作的各个环节,找 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是材料问题,就要进一步搜集材料;如果是 认识问题,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写作对象进行 再认识。“不硬写”,不等于不能再写。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克服 了写作中的障碍,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