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737871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的性质练习测试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一、 选择题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华生 )。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学观点是(认知的观点 )。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精神分析的观点 )。5、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生物学的观点 )。6、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行为的观点 )。7、主张人的所有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的心理学观点是(现象学的观点 )。8、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

2、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9、 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 )10、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特征 )。二、填空1、个体趋向目标追求时的意识活动称为_意志_过程。2、失言、笔误、梦等现象属于_潜意识_的心理活动。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心理的事实、规律、机制和_本性_。4、心理现象产生的源泉是_客观现实_。5、心理是_脑_的机能。三、判断1、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2、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3、行为能表现心理,这种表现是完全可以觉知到

3、的。( )4、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5、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说明了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 )四、解释名词1、 心理学是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3、情绪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五、简述1、 为什么说个体的心理现象具有复杂性?个体的心理之所以具有复杂性是由于: 个体心理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 个体心理具有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 个体心理具有能动性。2、 个体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个体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 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 心理对环境具有选择

4、和建构作用;心理对脑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六、论述分析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答案要点: 心理学知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影响活动效率的提高; 教育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变化; 教育实践又不断地为心理学家们提出研究课题,并检验着心理学理论,促进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第二章 人格与学校教育一、选择题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 )。2、我们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主要是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3、某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到了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从气质类型看,他属

5、于( 多血质 )。4、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胆汁质 )。5、某学生做事很有耐心,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在理解问题时常比别人慢些,由此判断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粘液质 )。6、心理学中把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称之为( 性格 )。7、具有“对时间有紧迫感,做事快,争强好胜,长期处于亢奋状态”性格特点的人,属于典型的(A型性格 )。二、填空1、 从性格结构来看,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个人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和_意志_的性格特征。2、 狼孩的例子说明,对婴儿的_社会_剥夺会使人丧失人性,不能形成人格。3、 我们把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各不相同的

6、现象称为_个性差异_。4、 我们把个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意志_。5、 在性格类型的划分中,冲动型和思索型是以_ 认知方式_为标准划分的性格类型。三、判断1、气质与性格都有好坏之分。( )2、人格的稳定性意味着人格一经形成,终生不变。( )3、“秉性难移”是说一个人的气质难以改变。( )4、学生的学业成就是由其智力水平高低决定的。( )5、气质特征依赖于个体的遗传因素,主要是由个体的内分泌腺决定的。( )6、小明做事一贯认真仔细,但昨天下午为了赶时间看球赛,竟然做错了三道很容易的题,这说明他还是有马虎的性格特点。( )四、解释名词1、人格指

7、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2、社会化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3、气质是依赖于个体的遗传素质和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它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4、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五、简述1、 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涵义是什么?、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四个基本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有多种成分的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但在一个现实的人

8、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2、 个体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个体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径有: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要有不断地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 要在克服困难中磨炼自己。简述遗传与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答:(1)遗传所决定的个体特征是由受精卵内23对染色体中的大量基因支配的,遗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通过成熟表现出来:通过家谱分析和血缘关系的研究,人格

9、特征在家族中出现的频率要高于普通家族;通过双生子的对比研究,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人格特征上比异卵双生子相关程度高;通过对分开抚养的双生子进行对比研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多项人格特征上的相似性仍高于异卵双生子。(2)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学校在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学校精神、班级气氛、教师特征、教育观念、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人格施加有意识的影响,教师本人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同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人格的发展。家庭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教养子女问题行动坚决和一贯、对子女表示慈爱、尊重子女意见的父母,倾向于

10、造就有能力、有自立精神、乐于交往、有自控力的儿童。六、论述分析1、 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在情感、动作、学习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如果你是教师,该如何对待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才能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获得良好发展?2、 有些学生受到表扬,学习积极性就高,受到批评,学习积极性就差;还有些学生考了高分,就有学习兴趣,考了低分,就没有了兴趣。试从人格动机培养的角度,谈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答案要点:1、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做到: 认识每一个学生气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他们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组织教育活动,例如:胆汁质的

11、人的优点是热情、积极、精神振奋,但其缺点是急躁、易激动、缺乏自制力;抑郁质的人的优点是敏感,富有同情心,但其缺点是要求不高,易受暗示,优柔寡断等。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 同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于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很不相同。例如,教师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抑郁质的学生更加萎靡不振,而耐心细致的关怀,可能会使他们倍受感动;粗声大气地同胆汁质的学生讲话,容易激怒他们,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而如果采用轻声细语的方式,就会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总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各方面获得良好发展。2、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

12、行活动,并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个体的动机可分情境动机和人格动机两类,情境动机是暂时性的,而人格动机才是个体持久的、不因情况改变而有所变化的稳定的人格特征。 以表扬、高分为学习目标的学生稍遇挫折便对学习失去兴趣,正是表明了他们的动机体系中还未建立起求知动机,所以教师可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利用说服、练习、动机迁移等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有关学习活动的正确的人格动机。第四章 行为的动力机制一、选择题1、从根本上说,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 )。2、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是( 需要 )。3、关于需要种类的划分,影响最大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4、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

13、需要叫( 愿望 )。5、对于饥饿的个体来说,他所见到的食物是一种(正诱因 )。6、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诱因的作用 )。7、为掌握知识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属于( 内部动机 )。8、“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况属于(双趋冲突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双避冲突 )。10、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趋避冲突 )。11、在韦纳归因理论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中,下述属于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是(、能力 )。12、认知内驱力在个体身上最初表现为(探究的需要 )

14、。13、个体由想要通过学业成绩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所产生的内推力是一种(自我提高内驱力 )。二、填空1、 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某一行为,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_动机_。2、 模糊意识到的、未分化的需要叫_ 意向_。3、 体内食物缺乏会导致个体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由此而引起的旨在恢复平衡的内在推动力称为_内趋力_。4、 能使个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叫做_正诱因_。5、 能使个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为_ 负诱因_。6、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_ 体验_。7、 当这生在课堂上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不平衡,这种现象称为 _ 认知失调_。8、 个体对自己从事某种活动的胜任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_自我效能感_。9、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称为_ 强化_。10、由于其呈现而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称为_正强化物_。11、由于其撤除而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称为_负强化物_。12、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一个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这属于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_亲和_内驱力成分。三、判断1、在现实生活中,决定个体的比较重要的行为的,常常不是一个单一的动机,而是一个动机系统。( )2、高级社会性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