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73223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57(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语言大学21秋社会语言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 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和金文出现的年代是( )。A.商代B.夏代C.周代D.唐代参考答案:A2. 病人的面容是一种符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 )。A.语素和语素组B.语素和词C.词和词组D.词组和句子参考答案:C4. 在交际中,语境往往可以补充词义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 A特长B擅长C优点D爱好A特长B擅长C优点D爱好正确答案:B6.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既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为什么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参考答案:(1)语言符号的任意

2、性是指音与义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无法论证,无理据可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2)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旦结合,进入交际领域,就被传播开去,固定下来,具有约定性、强制性,不得随意改变。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约定性(或强制性)具有辩证关系:A、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约定性(或强制性)是语言的变异性和稳固性的理论基础。B、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创始之初而言的;约定性是就语言符号的流通之时而言的。C、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既不能因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随便改变符号的音义组合关系,也不能借约定性而限制语言的发展。7. 语言的可塑性是指

3、语言及语言生活形成以后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通过语言规划使语言及语言生活朝着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及语言使用者的方向发展。( )语言的可塑性是指语言及语言生活形成以后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通过语言规划使语言及语言生活朝着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及语言使用者的方向发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 普通话y是低元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 谈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理论。参考答案: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被分别称作“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其实这就是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语言符号间的纵横交错使语言系统运行起来。1)组合关

4、系:组合关系是指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符号之间所形成的横向关系。比如:“鸡吃小米”,“鸡”和“吃小米”组合构成了主谓关系,而“吃”和“小米”的组合构成了述宾关系。主谓和述宾这样的关系是组合关系在语法层面的表现。此外这种关系在语音和语义层面也各有体现。2)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比如:在“我读书”“你唱歌”“他打球”这三个结构体中“我”“你”“他”位置相同,作用相同,可以替换,“我”“你”“他”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再如:在普通话“jian”这个音节中,“q”“x”两个声母可以替换“j”,构成“

5、qian”“xian”,符合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这样“j”“q”“x”就构成一个聚合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但是,处于聚合关系之中的各个符号之间在替换时要受到语义条件上的限制。3)语言结构里的每一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和别的符号聚合的两种关系中。语言层级结构装置就是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运转的。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共同说明了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系统还有它的自主性和封闭性,它的内部的一些变化往往自身就可以调节得十分合理。10. 现场促销语言中,儿化音、轻声出现相对较多。( )现场促销语言中,儿化音、轻声出现相对较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 由

6、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有(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有( )。A.语言政策B.语言接触C.语言影响D.语言融合参考答案:BCD12. 下列语素,( )是词缀语素。A.手表的“表”B.梳子的“子”C.伟大的“大”D.books中的“s”参考答案:B13. 固定词组包括熟语和专名两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语言获得是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T.对F.错参考答案:F15. 语言具有民族性。客观世界对各民族人民是同一的。但是语言要指称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分别给以名称,对现实的这种划分各语言很不一样,这就是语言民族个性的表现。( )A.错误B.正

7、确参考答案:B16. 语言先于文字产生。( )T.对F.错参考答案:T17. 只要付出,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A抓着B拿着C控制D依靠只要付出,每个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A抓着B拿着C控制D依靠正确答案:C18. 言语(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言语是说话时实际存在的话语以及为说出和理解这些话语而进行的行为过程。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19. 界定濒危语言的核心指标没有( )。界定濒危语言的核心指标没有( )。A.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B.母语使用者年龄段的分布比例C.母语使用者的性别比例D.母语能力的大小参考答案:C20. 语法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一般不包括( )。A.形态问题B

8、.构词问题C.词类问题D.虚词问题参考答案:D21. 研究某个具体语言的语音,即研究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的语音情况的的语音学是( )。A.普通语音学B.专语语音学C.历史语音学D.实验语音学参考答案:B22. 把词和词素区分开来主要强调词定义的能否独立运用部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3. 语言兼用的类型有( )。A.全民双语型B.局部双语型C.个人双语型D.家庭双语型参考答案:ABC24. 当代中国的语言规划显现出两个主要特点是( )。当代中国的语言规划显现出两个主要特点是( )。A.阶级分析色彩强烈B.具有相当强的传承性C.具有明显的连贯性D.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参考答案:BD

9、25. 下列辅音属于舌尖后辅音的有( )。A.B.C.tsD.tshE.参考答案:ABE26. 表象思维(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表象思维或称“形象思维”。“表象”是指事物被感觉时在脑中留下的形象,它可以凭记忆而重现。表象思维就是思维时在头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27. 中国古代的小学是指:( )A.文字学B.音韵学C.训诂学D.语法学参考答案:ABC28. 黑话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方言,它是特有的社会集团秘密使用的一种隐语。它只是为了保守秘密,对全民语言(主要是词语方面)做了些歪曲改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Esperanto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

10、,1887年柴把这个国际语方案公之于世时用ES-作笔名,本义为“希望者”,即希望人类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互相理解,进入“世界大同”,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语言叫做ES-,汉语称“世界语”。(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0. 实物记事,方法原始,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也有限,是人类寻求完善的记事办法过程中的产物,但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1. 莫里斯1938年首先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2. 最早使用辅音文字的是( )。A.埃及人B.腓尼基人C.希腊人D.中国人参考答案:B33. 从语言规划角度去看,语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现不包括(

11、 )。A.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性质、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B.语言应用中折射出的各种文化现象,如经济形态、思想观念等C.语言交际中所反映的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D.语言交际中所反映的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情感、态度及其他文化背景等参考答案:C34. 如果我今天把这件工作做完就决回家!A没有没有B没有不C不不D不没有如果我今天 把这件工作做完就决 回家!A没有没有B没有不C不不D不没有正确答案:C35. 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它的形成有三个具体原因:( )A.地理条件B.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C.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D.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

12、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参考答案:ABC36. 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共同点在于:( )A.随意约定B.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C.复杂性D.强生成性参考答案:AB37. 当代中国的语言规划显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A.阶级分析色彩强烈B.具有相当强的传承性C.具有明显的连贯性D.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参考答案:BD38. 同语言变异有关的社会变量多种多样,( )是诸多变量中最重要的参数。A.年龄B.性别C.职业D.阶层参考答案:A39. 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 )。A.社会语言学B.文化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本体语言学参考答案:C40. 方言分区主要依照的标准是

13、( )。A.语法特点B.语义特点C.语汇特点D.语音特点参考答案:D41. A得到B得手C取得D收到A得到B得手C取得D收到正确答案:B42. 搜集语料的方法有( )。搜集语料的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B.访谈法C.观察法D.实验法参考答案:ABCD43. 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运用改变声调的办法来区别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如“妻”,“妇与夫齐者也”,名词,平声。“以女妻人”,动词,去声。这属于异化的手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 “驸马”、“太监”等等,在现代人的日常口语中不再有人使用了,原因是人的思维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5. 词语在个别言语中的形象感和它本身可能具有的形象色彩是有些不同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6. 下列选项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阿哥B.语言C.电灯D.是非参考答案:A47. 音质(名词解释)参考答案: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也叫音色,是声音的四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48. 根据词的来源特点可把词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